浅谈教材中三序结合原则的应用研究

2017-12-27 11:09郑晓双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6期

郑晓双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一纲一本”教学方式已经被打破,“一标多本”的局面焕发出勃勃生机。本文基于三序结合原则的编写方法对比人教版、鲁科版和苏教版中“氯气的性质”一节的“三序”进行梳理,对教学中教科书合理使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三序结合 氯气的性质 有效使用教科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6-0152-02

新课程下使用的高中化学教科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以继承、创新、发展为基本理念,结合社会需求、学科特征和学生发展来编写化学教科书,现高中化学教科书由2本必修书和6本选修书组成,其中,化学必修模块的学习是基础中的基础。主线脉络清晰但是会发现不同出版社的教科书中内容编排却有不同。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死板的“教教材”,而是要对各版本教科书深入研究,取其精华,探寻一种适合本班学情的教学方案。

1.三序结合原则在教科书中的构建

一本优秀的教科书,其编排方式必然充分体现了三序结合的原则,那么何谓“三序”呢[1]?即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认知发展顺序和学生心理发展顺序。三个版本必修教科书均在内容组织上很好的体现了三序结合原则,下面以“氯气的性质”一节为例,浅谈不同教科书三序结合原则的构建方式。

1.1 人教版的三序结合原则

在人教版必修一的化学教材中,知识点划分依据物质的分类,分为金属及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对知识的设置主线有初步了解,有助于进行接下来的单元学习。并且人教版教材注重对知识的启发和情境的创设。它在学生已有的经验或者熟悉的事实和现象基础上设置有关的学习情境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知识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详见图1),分别是氯气的性质、氯气的应用以及氯离子的检验。目的在于体现发现生活中的化学,化学造福社会的理念,并通过最后一部分巩固知识,是相较于其余两个版本的亮点。本节内容以实验为基础,人教版教科书中设置了氯气与金属单质、非金属、水和氯气的漂白等实验探究,实验表述较为简单,因此所占篇幅不大,没有设置专门的关于实验类的栏目,形式比较单调,并且实验与实验之间缺少知识的过渡,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但单看脉络图可发现人教版教科书较能体现三序结合原则的编排。

1.2 鲁科版的三序结合原则

鲁科版教材中“氯氣的性质”属于《化学1》的第1章的《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与程序》中的一个案例,目的是让学生构建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与程序的知识结构,它是科学探究过程的具体化[2]。 教材通过研究物质的基本程序,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因案例是归类于研究物质性质方法内,所以前后知识点缺少连贯性,但内容包摄性较广,该案例以学生实验探究为主线,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笔者认为,这种编排方式从知识的逻辑顺序上考虑,两个部分知识点联系紧扣,逻辑性较强,难度由易到难(详见图2)。

1.3 苏教版的三序结合原则

苏教版“氯气性质”一节教学内容上,主要学习生产原理、性质、用途三方面知识要点,相较于人教版和鲁科版,苏教版的亮点在于对氯气的生产原理多加一个课时进行介绍,既使学生关注了化学与技术 、社会、环境之间的现实问题,形成合理利用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强调了实验室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2.如何在教学中有效使用教科书

2.1 结合学情,“开发”教材

了解学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措施,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建立在了解学生基本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知识储备程度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做好教学内容与其它课程模块的衔接,切实把握深广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基础设施较优的条件下,笔者认为教学中可以将苏教版中实验室制氯气的实验以演示实验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中,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直观形象的了解探究实验的基本过程,在学生自己上手研究问题时,有一个清晰的研究思路。因此教师手中应有各版本高中化学教科书,去了解研究各版本教科书间的共同与差异之处,学会教材的“二次开发”,会评价、选择、研究和使用教材。

2.2 有效教法,“开放”教学

教学是一个知识和经验传递的过程,传递不仅仅是灌输那么简单,而是积极、丰满的学习活动[3]。现阶段的教学主要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因此,可以尝试将讨论、辩论方式引进课堂。通过学生在讨论中参与学会自悟,这不仅体现了教学的民主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帮助学生解决了学生思想的疑点,学生独自思考解疑的过程远比老师的直接教授更加有效。

2.3 探究合作,“开拓”思维

课堂中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够促进学生探究意识和小组合作能力,帮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互帮互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联系新旧知识,从多个维度对问题思考。通过实验现象学生可能较难思考出具体的反应,在教师引导下联系过去所学习过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原子守恒定律,让学生探究合作,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培养。

3.小结

随着课程改革,教师要学会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4],两者虽有一字之差,但是教学观念是截然不同的,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学会对教材的使用和开发,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3个版本教科书都依据“三序结合”的原则从整体上符合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又符合从感知到理解、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这样一些认识规律和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但通过对比3个版本教科书不难发现各版本都有各自特点和优劣,教师要学会取其精华,在课程的实施中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去合理选择、组织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后雄. 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M]. 科学出版社, 2012:104-105.

[2]李玉银. 三个高中化学教材版本中对《氯气的性质》编写的对比分析[J]. 内蒙古教育, 2012(16):48-49.

[3]刘知新. 化学教学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213.

[4]顾晔. 从“三序结合”视角研讨人教版《化学1》的使用[J]. 化学教育, 2012, 33(1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