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呼唤爱的回归

2017-12-27 11:09石国文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6期
关键词:呼唤禅师人格

【摘要】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情怀,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关怀。教育中“人”的因素尤为重要,在现实中,不管教育的表现形式多么纷繁复杂,但“爱”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和出发点,教育,需要呼唤爱的回归。

【关键词】爱 人格 自尊 相信 宽容 弃“恨”从“爱 弃“严”从“容”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6-0186-01

题记:先引述《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中的一则案例供各位同仁思考:

盘圭禅师是一位诲人不倦的禅宗良师,有一次他的一名弟子行窃,被当场抓获,其他弟子要求盘圭禅师把此人逐出,但盘圭禅师没有理会,不久以后,那名弟子恶习难改,再次偷窃,又被当场抓住,众徒弟再度请求盘圭禅师惩治,哪知盘圭禅师依然不予发落。众徒弟十分不满,联合写了一个陈情书,表示若不将窃贼逐出,他们就集体离开。盘圭禅师读了陈情书,把众弟子们全都召来,对他们说:“你们都是明智的人,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只要你们高兴,到什么地方去学都可以。但是这位兄弟连是非都分不清,如果我不教他,谁来教他?我要把他留在这里,即使你们全都离开也一样。”热泪从那位偷窃者的眼中涌出,涤净了他的心灵,从此,偷窃的冲动就烟消云散……

读罢故事,我们不禁被盘圭禅师大慈悲的胸怀所感动,感动的背后也引发了我们对教育本质的思考。

教育需要呼唤爱的回归。

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情怀,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关怀。教育中“人”的因素尤为重要,在现实中,不管教育的表现形式多么纷繁复杂,但“爱”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和出发点,教育,需要呼唤爱的回归,需要一个充满爱的心灵去震撼另一个心灵,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我认为,教育,需要呼唤爱的回归。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爱学生是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格关系

学生首先是有思想的可发展的独立的人,是人就有自尊和人格。教师也一样,所以从“人”的角度出发,从“人格”的角度出发,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既然平等为什么只要求学生尊重教师而教师不尊重学生呢?现在的好多教师思想当中就有一种传统的旧观念:我是老师,你是学生,我可以打你骂你,你就必须悄悄地忍受,这哪里还有公平可言?这简直就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强制性践踏。我想教育公平倡导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公平受教育权利,而且还应该公平在教师与学生的人格主体上。

从“人”的角度和高度出发,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每一个人格都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尤其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就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人格关系,而不应该始终以“教师”自居。我们作为教师的还应该明白孩子的潜力恒大于已经实现的一切,现代的科学研究早已证明,人的潜能是巨大的。残疾人舟舟不也成为很棒的指挥家吗?聋哑女孩周婷不也成长为美国著名大学的高材生吗?所以说只要让爱回归到教育,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佼佼者。而大多数教师就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这里引用一个老掉牙的教学案例:老师问:“雪融化了是什么?”学生说:“雪融化了是春天”,回答得多好,多有诗意,老师却说:“错,雪融化了是水”,这个案例虽说老旧,但反映出的问题却很深,教师都应该深思,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不应该将学生的突发奇想扼杀在萌芽状态,答案肯定是丰富多彩的,尤其在语文这门学科当中尤为明显,假如这道题目满分为十分的话,我认为这个学生应该得十二分,理由是这个学生想得比老师心目中所谓的“标准答案”更远,更有创意。作为老师,首先应该爱学生,应该肯定学生的想法,新课标倡导的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着重考查的是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進行多样化的探究。因此我们教师应该着力培养有想法的学生。

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教育的大前提,核心和出发点,教育需要呼唤爱的回归,以“爱”为基础和出发点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爱学生就要相信学生,宽容学生(包括学生的犯错)

魏书生说:“一名好教师必须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乏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少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信心,相信他们都有成功的可能。教师要辩证的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他好的一面,教师要多看到好的一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给学生提供张扬个性的平台,发挥其特长,发展其个性,丰富其共性,。教师不应简单的只以分数的高低衡量学生的水平,不应只以成绩的好坏评价学生的优劣,要看到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去求整齐划一,只追求各个与众不同的成功。

作为教师我们还应该宽容学生的错误,学生毕竟是学生,不是成人,有种说法说得好,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这种观点昭示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坚决放弃“高压,强迫”的教育方式,而代之于“宽容,理解”的教育理念。

宽容要“面向全体”,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观点。我们的学生肯定是形形色色的,作为老师应该用一颗宽容的博爱的心,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要相信他们个个都是可造之材,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而不是只以成绩的高低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准绳。

宽容就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就是让他们拥有自己的空间。实践证明,管得过多,过死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自尊心就像花瓣上的露珠,他需要我们小心的呵护。”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我们不能宽容以待之,那么教育的代价就是学生的自尊。没有自尊的学生何谈“健康发展”?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尊严为指向的关爱与服务”。

宽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精神和人格。无数精英人物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独立的精神和人格。爱因斯坦曾经告诫教育工作者:“对于学校来说,最坏的事是,主要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来进行工作。这些做法摧残学生的健康和感情、诚实和自信,它制造出来的也只能是顺从别人的人。”这样的教育绝不是真正的教育,不教也罢。

总之,教育需要呼唤爱的回归。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要 弃“恨”从“爱” ,弃“严”从“容”,积极为学生创造丰富,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我们的每一位学生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格关系,一切从爱出发,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为其设置适应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各自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相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

作者简介:

石国文,男,土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呼唤禅师人格
以鸟喻人
呼唤生命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无声呼唤
与你相伴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服从
一个苦者对禅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