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MW超超临界火力机组深度调峰研究

2017-12-28 10:01王刚
电气技术与经济 2017年6期
关键词:调峰煤粉风量

王刚

(浙江国华浙能发电有限公司)

1000MW超超临界火力机组深度调峰研究

王刚

(浙江国华浙能发电有限公司)

随着电力行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大型火力发电机组的调峰压力越来越大,调峰深度逐年加深。本文从实际出发,针对百万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的深度调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给出了简要的解决方案,为同类型机组的深度调峰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稳燃;深度调峰;百万机组 ;脱硝;协调

0 引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也经历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全国装机容量不断增大,截至到2016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6.5亿kW,其中,火电装机105388万kW、水电33211万kW、风电14864万kW、太阳能发电7742万kW、核电3364万kW。但近几年随着清洁能源水电、风电等的大力发展,以及特高压长距离、跨区域输送电设备的相继投产,火力发电机组等效利用小时数不断下降,2016年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4165h,同比降低199h。

为进一步提高火力发电机组利用小时数,避免在电网低负荷工况下机组调停,同时分担电网调峰的压力,需要进一步研究机组低负荷工况的运行方式,不断提高火力发电机组的灵活性。火力发电机组长期低负荷运行时,容易出现锅炉稳燃、受热面积灰、主再热汽温控制、引风机失速、给水控制、环保设施运行、汽轮机振动异常、发电机进相、手动操作量大等问题。下面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 锅炉的稳然

1.1 着火稳然性指标[1]

着火稳然性指标用燃料着火稳定性指数Rw来表示,可按照下式来表示:

式中,Ti为着火温度,单位为℃;T1max为最大失重速度时对应的温度,单位为℃;W1max为最大失重速度,单位为mg/min。Rw判别界限如下表所示。

表 着火稳燃划分界限

根据相关研究[2],煤粉品质不但对锅炉经济运行有影响,而且对锅炉的安全运行也有重要影响。

1)煤质对着火的影响。煤的着火主要是挥发份析出引燃固定碳,所以在同样煤炭粒径的情况下,挥发份越高的煤越容易着火。

2)煤粉粒径对着火的影响。随着煤粉粒径的减小,煤的平均表面活化能随着颗粒平均粒径的减小而增大,着火更加容易。

3)煤粉浓度对着火的影响。根据燃烧机理,当煤粉浓度较低时,颗粒升温速度很慢,煤粉可用于析出挥发份的时间较长,但是热解产生的挥发份少,不足以引起整个煤粉气流均相着火,所以着火指数降低;当煤粉浓度很高时,整个气流中挥发份浓度增加较快,浓度的增加使得升温速度明显减慢,挥发份的浓度效应不足以抵消升温速度的降低,导致着火指数降低。因此,存在着一个对应最小着火温度的最佳煤粉浓度,当煤粉浓度大于或者小于该浓度时,着火指数均降低,也就使得着火变得困难。

1.2 针对低负荷稳定燃烧采取的主要措施

1)保持煤质稳定,保证锅炉的入炉煤种与设计煤种相匹配。

2)改变制粉系统运行方式,正常低负荷情况时维持中间层制粉系统运行。

3)采用较低的一次风率和一次风速,可以使煤粉气流的着火热减少有利于着火。另外,为减少煤粉空气流中局部的一次风率,可以采用浓淡分离的高浓度煤粉燃烧器,从燃烧器出口喷射出来的煤粉气流,有一部分的煤粉浓度较高,所需要的着火热大为减少,从而加快局部着火,有助于整个煤粉气流的稳定着火。

4)维持合理炉膛风量。风量过低会导致燃烧不充分,而且会导致风机失速;风量过大会降低炉膛温度使得燃烧不稳定。

5)加强制粉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保证合理的磨煤机出口温度、煤粉细度等。

6)采用等离子、微油枪助燃或者采用较小的磨煤机。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国产1000MW超超临界锅炉除哈尔滨锅炉外均采用了螺旋管圈水冷壁,因此锅炉有良好的负荷适应性,即使在30%负荷时,水冷壁质量流速仍然高于膜态沸腾的界限流速,能保持一定的壁温裕度,因此水冷壁的安全不用担心。

2 深度调峰的安全性

2.1 风机失速

由风机特性曲线可知,当机组负荷较低时,风机流量和压头较低,风机动叶开度也较低,风机容易陷入失速区。同时,较低的风量情况下,一旦风机发生RB,则容易导致锅炉总风量低MFT。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为了满足风箱差压及投入机组协调的需要,要对动叶的开度设定下限,同时对氧量自动进行闭锁限制。当然在改造资金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电机变频技术或者厂用电变频技术。按照经验而言,动叶下限设定为34%~40%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区域。另外也有个别厂,低负荷时采用单侧风组运行,但这更多的是考虑节能因素而不是安全。

2.2 给水泵汽化、抢水

考虑到给水泵的流量特性,当机组负荷低于50%时,容易出现给水泵汽化和抢水的现象,因此汽泵再循环要及时投入,并做好自动调节参数调整。同时,要对四抽到小汽轮机的抽气量进行核算,必要时可以切换小汽轮机汽源到辅助蒸汽,保证给水的出力。另外,还要监视小汽轮机密封水压力、轴封压力和温度等参数。

2.3 调节机构卡涩

由于机组长时间低负荷运行,很多调节机构都处于下限运行。由于长期不动作,易出现卡涩。因此,在升负荷过程中务必要对风机动叶、除氧器上水调门、带保护的闭冷水系统等重要调节装置进行检查。

2.4 锅炉部分受热面积灰

由于机组持续低负荷,锅炉总风量较低,尾部烟道存在烟气走廊,会造成部分受热面积灰严重,甚至塌灰造成锅炉全火焰丧失,MFT动作。因此,要利用机组加负荷的机会,增加吹灰的频次和压力,如果负荷长时间低于50%出力,应该向调度申请加负荷对受热面全面吹灰。

2.5 锅炉排烟温度低

机组低负荷时,锅炉排烟温度较低,不能满足SCR化学反应温度。因此,为了满足环保排放的要求,同时减少低烟气温度下生成的硫酸氢铵堵塞催化剂孔隙的情况,要采取措施提高锅炉排烟温度,实现脱硝装置在30%以上热负荷投入的技术要求。

1)可以通过调整吹灰方式、改变制粉系统组合方式、增加尾部烟气氧量,提高主再热气温等方式。

2)进行脱硝烟气旁路改造[3],从二过出口抽取部分高温烟气,通过增设的烟气旁路来混合加热尾部低温烟气。当锅炉低负荷运行时,通过调节脱硝烟气旁路挡板,来提高脱硝入口烟气的温度,从而保证氮氧化物排放达标。

3)采用零号加热器,提高给水温度,从而提高排烟温度。

2.6 影响电除尘装置的运行方式

锅炉投油稳燃后,要将各电场输灰切换到粗灰库运行,同时停运电除尘三、四电场;油枪投运时间较长时,还要考虑停运电除尘一电场,阴阳极振打改为连续振打方式运行,密切注意电除尘器进出口烟温的变化情况,防止炉后及电除尘器内部二次燃烧的发生。

3 协调控制系统

随着火力发电机组地位的转变,经常性深度调峰成为了常态,为了减少运行人员的操作量和防止发生人为误操作,要降低协调控制系统投入的下限至30%负荷。

3.1 给水控制

锅炉在低负荷时会发生干湿态转换,当由干态转为湿态的时候,给水流量会大幅度波动,对协调系统造成扰动。如某厂锅炉进行了低氮燃烧器改造,火焰中心上移,在低负荷情况下,汽水蒸发段后移,分疏箱见水,同时由于该厂干湿态转换判据不合理,触发干湿态转换逻辑,给水流量大幅度下降,机组负荷随之下降,四抽压力低于除氧器压力,造成除氧器汽水返到四抽管道,进而小汽轮机进水轴向位移大保护跳闸,最终锅炉MFT。

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方面要优化锅炉干湿态转换逻辑判据;另一方面,要适当降低锅炉最小质量流量,保证锅炉在30%以上负荷处于干态;第三,要增加低负荷时变前馈逻辑,在实际负荷指令低于 500MW 时,自动减小锅炉主控前馈系数,降低给水、煤量、风量等调节强度;第四,确定最低煤量和最低水量,保证炉膛燃烧,防止煤水比失调。

3.2 负荷速率

在机组低负荷阶段,建议降低机组负荷升降速率,原因如下:

1)由于低负荷时机组各项参数较低,对金属受热面、汽轮机厚壁部件冷却作用比较强烈,为防止应力过大而影响金属寿命或造成汽轮机振动偏大,在低负荷阶段应该降低机组负荷变化速率。

2)低负荷时,机组质量流量较小,在同样调整策略下,主、再热汽温、汽压波动较大,这就要求一方面提高协调控制的精度,另一方面也要适当降低负荷升降的速率。

同时,为了防止烟温变化过快,导致空预器扇形板变形卡涩,应该对空预器扇形板的下探频次引入负荷修正,保证低负荷工况下及时调整扇形板位置。

3.3 滑压曲线

为了保证汽轮机、加热器等的出力,同时也为了减少机组负荷变化及一次调频时的大幅度扰动,在低负荷情况下,需要对机组的压力曲线进行修正,保证滑压曲线的平滑,同时保持汽轮机调门的合理开度[4],防止汽轮机调门频繁波动造成阀杆磨损或抗燃油管路的破裂。

4 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一般而言,当机组深度调峰时,系统负荷较轻,应加强监视GIS母线电压不超过规定值,同时注意观察AGC、AVC装置运行正常。当发电机进相运行时,机组的进相深度要满足发电机稳态需要,机端电压和厂用电母线电压压降不大于5%,厂用电机运行正常,发电机定子线圈和铁心温度正常。

5 结束语

本文结合现场实际运行经验,同时参考同类型电厂相关技术措施,从锅炉稳燃、深度调峰的安全性、协调控制优化、对电气设备的影响等方面,对百万超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给出了简要的解决方案,为中国火电项目灵活性改造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1] 朱全利. 1000MW火力发电机组培训教材 锅炉设备系统及运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 张磊,李光华.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丛书:锅炉设备与运行[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黄文静,戴苏峰,艾春美,等.电站燃煤锅炉全负荷SCR脱硝控制技术探讨[J].节能技术,2015,33(2):189-192.

[4]李劲柏,刘复平.汽轮机阀门流量特性函数优化和对机组安全性经济性的影响[J].中国电力,2008,41(12):50-53.

2017-09-05)

猜你喜欢
调峰煤粉风量
高炉喷吹煤粉添加助燃剂生产实践
新常态下电站锅炉深度调峰改造与调试实践
某乘用车冷却系统进风量仿真及优化
江苏省天然气储气调峰设施建设的探讨
调峰保供型和普通型LNG接收站罐容计算
重庆市天然气调峰储气建设的分析
1000MW机组一次风量测量装置技术改造
循环流化床机组风量与燃烧控制的技术改进与分析
煤层气排采产气通道适度携煤粉理论
高炉煤粉精细化喷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