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大学生失恋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2017-12-28 21:38刘容
南北桥 2017年23期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个人成长

刘容

【摘 要】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改变不合理认知,经过四次咨询,来访者的不良情绪基本消除,睡眠改善,积极学习,咨询效果较为明显。

【关键词】失恋 合理情绪疗法 个人成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3.006

本文是一例大学生因失恋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追求一名女生被多次拒绝,出现焦虑、抑郁、烦躁情绪,伴有食欲下降、失眠、厌学、社会交往减少等症状,持续时间三个多月。从第一次咨询开始,由于倾听建立起较好的信任关系,来访者得到应有的接纳、尊重和温暖,所以咨询过程一直较为顺利。

一、一般资料

(一)一般情况

张某,男,20岁,未婚,某大学翻译专业学生。身高1.75米,身軀凛凛,衣着整齐洁净,气质较好。他出生于重庆市一个农村家庭,独子,父亲和母亲是私企职工。父母常年在外,忙于工作,平时与孩子交流较少,孩子缺少来自家庭的关心与爱护,经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性障碍。

(二)个人成长史

来访者性情温顺,偏内向。小学至初中成绩优异,高中阶段偏科但英语成绩突出,大学选择就读翻译专业。不善于交往,与同学关系较为冷淡,自认为大学生活与想象中落差较大,自己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优点,觉得生活枯燥。

(三)精神状况

来访者精神萎靡,谈话时思维条理较清楚,但情绪不稳定。

(四)身体状况

经常失眠,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身体健康状况较差。

(五)社会功能

有厌学情绪,对其他活动兴趣下降,回避社会交往。

(六)心理测验结果

SCL-90测试结果:人际关系敏感:2.9;焦虑症状:2.6;抑郁症状:2.5,其余因子分在正常范围。

SDS结果:标准分67分,提示求助者可能中度抑郁。

SAS结果:标准分65分,提示求助者可能中度焦虑。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进入大学后,偶然机会与学姐相识,数次接触后逐渐产生好感,后来多次对女生示爱均遭拒绝,导致心灰意冷,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下降。

个人陈述:从第一次见到她,她给人的感觉始终是如沐春风,不管面对任何人,脸上总是带着淡淡的笑,很有温暖人心的力量。她也很负责,有一次学生会工作因一点小事情出错,她自己毫不犹豫地坐车花了2个小时去处理。一次我鼓足勇气告诉她:我很喜欢跟你在一起的感觉!学姐笑着对我说:你现在不应该以学习为重吗?好好努力,不要想太多。后来我又找机会,鼓起勇气对她表白心迹,但她都拒绝了我。我很伤心,她的拒绝让我对所有事情都失去了信心,整个人失魂落魄,甚至心灰意冷,什么都不想做。

三、心理咨询师的观察

咨询师观察:张某相貌端正,衣着干净整洁,整体形象较好。咨询时,他很少正视咨询师的眼睛,大部分时间低着头,偶尔有眼神交流。他对自己的情绪现状有一定的认识,知道自己状态不对,总体逻辑思维较为正常。

四、评估与诊断

(一)评估

从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1.生理功能:失眠,食欲不振,体重减轻。2.心理功能:情绪低落、焦躁,但思维、说话条理清晰,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有自知力,主动求医。3.社会功能:对生活、学习失去兴趣,与身边的朋友交往减少,回避一些社交场所。

(二)诊断

本案例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1.诊断依据。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张某有自知力、主动求医;主客观世界内在统一;精神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特征也相对稳定,张某没有出现幻觉、妄想等典型症状。同时张某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是现实生活事件失恋引起,属于常形冲突。持续时间3个多月,情绪出现泛化,回避一些社交活动,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符合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1]。

2.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相鉴别:依据判断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张某的知、情、意统一,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没有出现如妄想、幻觉等症状,逻辑思维清晰,焦虑、抑郁情绪并非凭空而生,来自于现实事件失恋,可排除精神病的诊断。(2)神经症相鉴别:神经症的内心冲突是变形的,与现实事件无关,没有明显的道德色彩;而张某因为失恋导致的心理问题,具有感情色彩,内心冲突属于常形,具有现实意义和道德性质,可排除经症性心理问题[2]。(3)与一般心理问题相鉴别:张某的症状非躯体疾病,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达3个多月,情绪出现泛化,不愿意学习、回避社会交往等行为,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可排除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五、咨询目标

引导求助者用理性的观念来分析看待失恋,缓解内心痛苦。帮助求助者积极调整自身认知,调节情绪,淡化内心焦虑、抑郁、敏感,拥有积极的心态,克服情绪障碍,促进心理健康和人格改善,以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去面对生活[3]。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来访者协商,确定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

(一)近期目标

1.分析求助者的行为和情绪表现的原因,帮助求助者改变其不合理认知。2.通过改变认知,从而改善来访者内心的不良情绪和行为。

(二)长期目标

使来访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正确的自信和理性的自我价值,促进心理健康和人格的改善。

六、咨询方案

(1)咨询方法和使用的原理。

(2)咨询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3)咨询时间与收费: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四周结束。地点是学校心理咨询室,咨询及测试均免费。

七、咨询过程endprint

咨询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诊断阶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通过心理测验等收集资料,明确求助者的问题、原因、严重程度,最终做出明确的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第二阶段是咨询阶段: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探讨并改变来访者的不合理认知,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第三阶段是巩固和结束阶段:通过会谈,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帮助求助者把咨询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今后生活中,不断完善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一)收集资料

第一次咨询:2016年5月20日。

目的:收集资料,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确定主要问题。

方法:运用摄入性谈话的倾听技巧,保持中立態度,真诚、热情,尊重,无条件接纳来访者,通过开放性、引导性语言提问收集资料。真诚面对来访者,运用文字语言和肢体语言予以回应,充分表达共情,让来访者放松警惕,完整讲述经过,使疑惑和负性情绪得到宣泄。

(二)心理评估和诊断

第二次咨询:2016年5月27日

目的:进行心理测试、心理诊断、确定咨询

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

过程:①反馈:有人失恋一段时间后就能走出阴影,但求助者经过了一段时间,依然不能释怀。②巩固咨询关系,完成SCL-90、SDS、SAS测验,在量表的辅助作用下,做出初步诊断,并与求助者共同商定,探讨确定咨询目标。③介绍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A.Eills)的合理情绪疗法中核心理论ABC理论,A.事件,B.认知,C.情绪和行为反应。运用ABC理论,帮助求助者找到不合理信念,提出问题核心在于自我对失恋这个事情的认知,而不是失恋本身,其根本原因在于认知中存在着绝对化要求和过度概括。④作业:思考“我喜欢她她就必须喜欢我吗”这样的不合理信念,试着写出合理信念。

(三)咨询阶段

第三次咨询:2016年6月4日

目的:分析心理问题的原因,修正不合理的认知观念,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减少情绪困扰,回归正常生活。

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①反馈:咨询者明白“我喜欢她她就必须喜欢我”是不合理的,但还纠结于“我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让她不喜欢”,情绪仍有困扰。②以开放性、引导性提问,启发、引导求助者,针对咨询者的核心问题“我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让她不喜欢”,咨询师提出观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认知差异、喜好差异是个体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所处环境,思考方式,角度不同,对于喜欢的类型定义也就不同,关于爱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喜欢一个人,不代表对方也一定要喜欢自己。通过认知辩论,来访者产生了一些新的观念:每个人都有选择爱的权利,她可以选择,我也可以有新的选择。不能要求事情必须按照自己希望的那样发展下去。要像希望别人如何对我那样去对待别人,而不是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就要对我怎么样。

(四)巩固与结束阶段

第四次咨询:2016年6月11日

目的:评估咨询效果

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

过程:

①反馈: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后,咨询者的情绪得到改善,失眠减少,饮食规律,逐步恢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状态。②肯定其进步,积极鼓励求助者用新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面对未来生活。③施测SCL-90、SDS、SAS,并与咨询前量表分数对照。对前面的咨询过程进行总结,请来访者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八、咨询效果评估

①求助者的自我评价:焦虑、抑郁感下降、睡眠质量提高,食欲好转,体重上升。②求助者的社会功能: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状态,树立考研目标,社会交往明显增多,同学间关系逐渐融洽。③求助者的家人、同学、朋友的评定:不再焦虑、心情好转、与家人沟通次数增加、懂得关心家人、朋友。④咨询师的观察与评定:效果明显,求助者的学习、生活基本恢复正常。⑤心理测验结果:SCL-90测试各项指标已恢复正常。SDS标准分为47分,SAS分值为45分,来访者的焦虑、抑郁指标得到一定改善,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九、结束语

在咨询中得到来访者的配合,是成功的关键。咨询师针对来访者的经历、特点以及具体情况,在咨询过程中应用了摄入性会谈、合理情绪疗法,改变了来访者的负性情绪,取得了良好的咨询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念峰.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6:299-300.

[2]郭念峰.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6:120-121.

[3]郭念峰.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6:142-143.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理情绪疗法个人成长
成长主动性对师范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
大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生命的律动与成长
个人成长主动性的理论及干预研究
浅谈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