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话语分析下的幼师生英语课堂教学

2017-12-28 12:41任皓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14期
关键词:幼师生多模态话语分析英语课堂教学

任皓

【摘要】文章首先通过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解释,再将该理论与幼儿师范生的英语课堂教学灵活结合,通过分析得出:该理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改进了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促进了幼师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 幼师生 英语课堂教学

【Abstract】The article explains the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first. Then the theory is combined with flexible preschool students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The analysis concluded that the theory improves the traditional way of English teaching in classes. It promotes the Preschool Normal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absorb the knowledge of English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Preschool Normal Students; English teaching in classes

一、前言

多模态话语分析在新媒体时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可以通过人体的各种感官,对课堂中各种交际符号进行分析和传递,从而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课堂中,教师不再像传统课堂那样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相反,教师会充分利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功能,采取多种模态话语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建立多元化学习理念,强化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二、定义

1.多模态话语分析。多模态即人们在交流时所使用的全部符号的统称,不仅仅包括语言,还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情境、图像、视频等。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中,各种各样的模态符号为英语课堂的教学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通过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分析出多种多样的模态符号资源,最终实现从多个角度获取符号资源的目的。国外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比较多,从图像在表达意义上与语言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拓展到模态与媒体的关系研究,进而研究到不同符号在多模态话语中的互补性以及在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多模态的协同性等等。

2.幼儿师范专业学生(幼师生)。目前大部分幼儿师范类学校培养的幼师生都是专科生,这部分学生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乐于参加实践活动,但整体来说英语学习能力欠佳,普遍对英语不感兴趣,课堂中自主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针对幼师生的英语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英语教师针对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多思考、多实践。

3.二者的结合。在幼师生的英语课堂中将多模态话语分析与幼教专业有机结合,能够产生出更高的课堂效率。针对幼师生的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包括学生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语言、儿歌、英文小游戏等,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这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不利的,因此教学模式的转变势在必行。多模态话语分析下的課堂教学,能够使幼师生更加了解师范专业、贴近工作用语、活跃课堂气氛,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将多种模态符号与幼师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整合,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中,加深印象,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突出重点,强化记忆,将教学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真实感受到教学相长,从而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三、多模态话语分析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1.教学形式。多模态话语分析属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范畴,教师要根据幼师生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改变自身的多模态语言,包括自己的着装、言行、语速、语调以及必要的肢体语言。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

多模态话语分析下针对幼师生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包括问答、对话、朗读、表演等形式,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角色开展短剧表演,结合单元主题,开展情境表演或者就某一主题展开多模态话语下的讨论。合作互动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具备必要性和重要性。合作互动能促使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听力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能促使学生在合作互动过程中了解和掌握丰富的语法知识和词汇等。

比如通过视听教学法,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英文游戏或英文儿歌,让幼师生感受纯正英语的发音及语法使用习惯,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播放后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小游戏的练习或儿歌的表演,进而改善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而且在多模态中,教学环境可以有所改变,不再像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桌椅固定位置,而是根据教学需要,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如操场、语音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幼儿实训室等,让学生切实感受多模态符号对学习的促进。

2.多模态的相互作用。多模态教学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这两种模态之间的相互协调来进行的,因为这两种模态在各自独立进行信息表达时,不能十分准确的把重要信息突显出来,而且还容易使学生在接受时产生疲劳,进而影响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这就要求多模态话语分析的使用,教师要注意多种模态之间的互相协调,听觉和视觉之间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准确的对关键性信息进行梳理和吸收,因此在课堂上除了采用讲解和板书之外,教师还需要通过多媒体展示如课件、图像、视频等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要注意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模态话语的融合,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将知识点传输给学生。这能够帮助教师更加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对知识也更容易吸收。除了听觉和视觉模态外,人类的其他模态如嗅觉、触觉和味觉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使用频率并不高,教师可课堂教学中,通过模拟幼儿园环境,摆设一些可爱的花朵、幼儿玩具等,提高学生对其他模态的体验,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

当然,多模态话语分析并不是说使用的模态符号越多越好。相反,如果一些矛盾的、互不联系的模态都进入课堂的话,反而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所以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动静结合、依次呈现,保持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注意力,使课堂也变得更加丰富、生动和形象。

3.学生评价。传统的教学中,针对幼师生的评价主要以考试为主,由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并不能在多种模态下进行,其反应的结果往往是孤立的、不连续的。所以本文倡导利用多模态话语分析,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通过正确的表达方式来引导同学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考试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包括视频模式、音频模式等,这些新型的考核模式能让每位同学展示自己最真实的英语水平,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教学及时反馈,帮助教师更加客观的对学生进行评价,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个性化教学。

四、总结

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依靠口头表达和板书来进行,教学形式多采用较为单一的口头讲述的方式,同学们坐在座位上聆听和记笔记,这种课堂缺少互动和活力。新媒体背景下,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使用的多模态话语手段也越来越多,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一种模态无法将意思进行充分的表达时,就需要其他模态来进行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多模态之间的强化和非强化关系。因此针对语言的学习也不能简单的将语言本身作为研究的全部,还应包括教学过程中包括的如声音、颜色、行为、图像等多模态话语。多模态话语分析能够弥补传统的英语教学中的不足,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师范类院校中,能够运用多种模态话语交互使用,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互动,实现高效课堂。采用多模态话语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容,

此外,教师还可利用现代化的交流平台如微信群等,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推送,学生的作业、方法及经验总结也可在这些平台中进行交流,拓宽学生的交流渠道,开阔视野。利用新媒體时代提供的平台,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等学习方式,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互动与讨论,从而营造轻松、趣味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下的英语的学习就显得非常高效。

参考文献:

[1]陈江宏.多模态话语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英语教学需求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18).

[2]耿敬北,陈子娟.网络社区多模态话语分析-以QQ群话语为例[J].外语教学,2016,37(3).

[3]刘欣,司炳月,杨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多模态框架建构与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6).

作者简介:江苏徐州人,徐州高等师范学校学前系教师,讲师,主持徐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项,已结题,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幼师生多模态话语分析英语课堂教学
交互式一体机英语教学之我见
电影《花木兰(赵薇版)》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基于情景教学法的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微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