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环境下的高职院校职业道德课程建设探析

2017-12-28 13:02许灵芝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14期
关键词:国际商务职业道德

许灵芝

【摘要】职业道德就是商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它既是商业得以良好运行的根本保证,也是对市场中商人和商业组织进行约束的基本规范。现代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呼唤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搏击的中国职业人,他们既要熟悉中国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又能谙熟西方先进的商业伦理道德。因此,国际商场的大势所趋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商务职业道德精神的领会和践行是开展跨境电商平台操作运用的必要条件。本文将从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必要性、问题和解决方案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国际商务 职业道德 商业伦理

自古以来,职业道德就是商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它既是商业得以良好运行的根本保证,也是对市场中商人和商业组织进行约束的基本规范。现代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呼唤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搏击的中国职业人,他们既要熟悉中国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又能谙熟西方先进的商业伦理道德。因此,国际商场的大势所趋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商务职业道德精神的领会和践行是开展跨境电商平台操作运用的必要条件。现代职业教育正处于转型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也就是说,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抓技能,更要注重素质教育、品德教育。本文将从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必要性、问题和解决方案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

职业道德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相连的符合职业特点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规范人们在职场活动中的行为标准与要求,又是界定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国际商务环境下的职业道德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职业品德、职业纪律、职业能力和职业责任。职业品德主要包括敬业乐业、忠诚守信、感恩分享、公平正直等;职业纪律主要有时间意识、自律意识、团队意识、专注精神、契约精神等;职业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创新意识、跨文化意识、匠人精神等;职业责任主要有执行力、使命感、奉献精神等。中国儒家文化源远流长,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理念是儒家伦理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集中体现。中国商业主体在构建现代商业伦理时,要以仁为本、以义为准、以礼为上、以信立业、以智为先的儒家伦理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有机结合,形成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又有时代特色的现代商业伦理体系。

商务职业道德并不等同于商业规范和经济法规,后两者带有浓厚的强制性、他律性特点,而商业道德则属于道德范畴,有着自律性和非强制性的特点。也就是职业道德对市场经济领域的商家及其成员的要求,如诚信经营、平等交易、公平竞争、合法谋利等。树立职业道德的目的是通过保护市场经济中商家的平等竞争、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借以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同时通过培养个体的职业道德意识,完善个体的道德人格。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在于习得外语技能和商务知识,还需要增强职业道德教育,让毕业生在走向社会时,不仅精通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商务伦理意识和商业道德情操。

二、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是形成学生良好职业道德情操的主要途径。职业道德一方面指个人的生活态度及价值观念,以及对职业与工作的关系权衡;另一方面,职业道德也是某一行业全体人员的行为表现,是本行业对社会所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级专业职业技术人才的摇篮,职场道德教育尤为重要,是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职业院校的学生正处于职业道德思想意识的形成阶段,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增强职业责任感和纪律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在行业行为活动中具有辨别、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能力,具备与职业相应的职业道德素质,为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2.是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以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在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更多地偏重于专业知识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对道德伦理教育关注不够,致使部分青年学生思想观念存在缺口,引发诸如人文精神缺失、良好素养缺乏等社会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想是一种以平等开放为基础、以合作、参与、自主、积极为特征的新型教育思想,强调教育同社会经济文化与大环境的关系、教育与人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职业教育不仅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及身心健康教育。职业教育一定要把伦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把学生培养成为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以人为本,有知识、有能力、有担当、负责任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传承优良文化、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生活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猛烈冲击着传统的道德和伦理学理论体系。在新旧观念的碰撞和经济体系的转换时期,社会道德生活领域呈现出严重的无序状态和反道德行为不断冲击着大家的底线。尔虞我诈、权钱交易、唯利是图等不良因素已经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现代商业交易中的各个领域。现代商业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道德危机。当越来越多的假冒伪劣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爱心被讹新闻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知名品牌奶粉被查出有毒物质三聚氰胺,当越来越多的电信欺诈让大学生花季陨落时,我们突然意识到,我们的社会正在遭遇越来越严重的道德危机;我们突然意识到,我们无论干什么都得小心谨慎,提防上当受骗。

商业道德的缺失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因此正视和培养现代商业道德意识迫在眉睫,建立经济与正义、人道相一致的合理的商业伦理秩序,使商业和商业主体既充满生机又有利于人类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才能真正达到和谐发展的要义,才能形成以人文本和谐社会风气。

四、解决方案

1.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形成德才为本的校园文化新风尚。德者,本也。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根本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便是崇德修身。可见,中国文化强调的立世根本,就是德。小而言之,“君子以厚德载物”;大而言之,“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德”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人们心向往之的良好社会风尚。晋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首重德行,把德放在经商的首位,依靠良好的道德求得生存与发展,铸就辉煌业绩。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飞速发展,国际间经济、科技、政治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德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重视学生的人格健全及身心健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2.推进资源共享的建设步伐,注重课堂职业道德教育的时效性。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实现专业职业道德教学与高校思想品德公共课的共享融合。将现代高校必修课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道德修养”与“大学人文”、“国际商务职业道德”课横向结合,充分利用各线教师的资源与优势,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商务伦理的教化。立足于本土丰厚的文化土壤,嫁接西方健全的商业伦理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他们的商业伦理道德水平决定了未来企业的商业伦理道德水平。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来说刻不容缓。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更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原商业部部长胡平同志指出:“商业道德准则不仅是有商业活动的企业的准则,也是全社会的道德准则,商业伦理应该体现在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真正成为一个我们时代的精神支柱。”因此,从人才培养这个角度来说,高校商务伦理道德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让学生掌握国际商务职业道德基础知识、职场处事的基本技能,能在职业生涯中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进行国际商务活动是教学之本、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曼纽尔·G·内拉斯科斯.商業伦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吴成丰.企业伦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国际商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