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述位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7-12-28 22:59余慧敏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14期
关键词:英语写作

【摘要】本文将分析主位和述位在语篇中的构建以及在行文构思时实现语篇衔接清晰连贯的可能性之间的规律和联系,进而探讨将其应用到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可能性。

【关键词】主述位 英语写作 语篇连贯

一、主述位理论概述

英语的主述位结构理论是功能语言学派的重要理论之一。主位(theme)是信息的出发点,述位(rheme)是对信息出发点的说明和描述。到20世纪中期,韩礼德Halliday将此理论发展到了语篇层面。即,主位明确谈话的主题,是内容的出发点;述位围绕着主位展开,是对主位的描述、展开和说明。如,“He likes reading.”在此句中,“He”就是主位,“likes reading”就是述位。从交际功能来看,交际的起点往往位于句子的开头,且包含一定的信息,在前文中已经出现且在后文中不断出现,这就是主位。而推动主位不断发展和延续的部分就是述位。正是由于主位和述位之间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在不断变化,新的信息不断拓展和向前推进,话语和语义的展开才得以实现,语篇的通顺和连贯才得以完成。

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主述位理论的应用

1.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大学英语考试中心要求大学生在英语考试中作文写作能力必须达到无重大语言错误、表达意思准确。这除了要求学生有基本的语法能力之外,还需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当下在校大学生的英语写作弊病,集中在:

(1)大多数中国学生在长期的中学英语学习中,形成的既有的定向思维、背诵习惯及写作表达习惯。教条的背诵短语、句式和段落结构,使得文章大多像“八股文”般千篇一律。这也是考生在考试时英语表达文不对题,语言生硬,最后无法得到高分的原因。

(2)从篇章和语言学规律上来看,多数大学生写作的问题是缺乏语句及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连贯。写出的作文结构紊乱、语言表达参差不齐,既没有语义上的布局谋篇,也没有结构的美感。此外,中外思维和逻辑差异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英美人喜欢直抒胸臆,开门见山的直线型表达,注重逻辑思维和分析性思维。

2.主述位理论的应用。篇章中各主位和述位之间的有机的联系在得以承接和向前推进之后,会使文章更加连贯、有序而又观点明确。词汇和句子上的衔接是表层含义上的,而主述位的衔接和推进则是文章内在和整个篇章格局上的构建。如以下的作文:

My school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of our city. Eight tall buildings take up two thirds of the total school area. There is a huge notice board filled with paintings, handwriting, posters, outstanding articles, official papers, and a big cartoon“welcome!” near the front school gate. The only one building beside the notice board is the first teaching building. The building almost touches the roses and pine trees planted along the wall of the school.

經分析后不难发现,这段文字里存在的主述位推进混乱的问题。找出信息的出发点,作为整段的主位,出现在句首,这应该才是作者须强调的重点。请看主述位调整后的段落:

My school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of our city. Two thirds of the total school area is taken up by eight tall buildings. Near the front school gate, stands a huge notice board filled with paintings, handwriting, posters, outstanding articles, official papers, and a big cartoon — welcome! Beside the notice board is a building, the only one beside the notice board, almost touches the roses and pine trees planted along the wall of the school.

改动之后的段落明显在连贯性上更强,后句是前句的延续和补充,在结构上首位连结,环环紧扣,每个句子和每个句子中的主位和述位都成了文章中的基本意义单位。

综上所述,一个语篇要达到理想的交流功能,必须有一套良好的主位和述位的推进模式。教师应在教学中将主述位的写作分步骤应用于写作教学中,如从单句、单段开始再到段落篇幅谋篇的写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几种常见的主述位推进模式进行训练,有益于学生在写作中从宏观的视角把握住语篇的内在规律和联系,更好的根据自己的题材设计独特的宏观框架,实现语义的通顺连贯,从而构建出条理清晰、思维严谨的文章。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刘盛桓.主位和述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1).

[3]朱永生.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 (3).

[4]黄国文.语篇分析摘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余慧敏(1984-),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外部英语教师,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与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语写作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如何通过写日记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词块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教学的启示
英语写作中“语篇”汉化现象例证分析*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迁移影响实证研究
浅谈如何“步步为营”指导中学生英语写作
教师反馈对不同水平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差异性研究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