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2017-12-30 21:48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小学山东烟台264006
数码设计 2017年15期
关键词:音符德育教材

陶 颖(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小学 山东 烟台 264006)

前言:小学音乐新课标提出,小学音乐教育必须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共同合作、相互尊重、宽容理解的优秀素质,理解与懂得感恩、爱国与集体主义。在真善美的音乐海洋中享受文化修养的熏陶,感受音乐本身的特殊魅力。作为美育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音乐教育本身就有着极其特殊且极为丰富的德育涵养。

1 德育教育在备课中的渗透

从笔者的执教经验来看,很多教师都存在没有正视音乐教育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教师备课时,因为没有意识到教材本身的价值,错误的判定音乐就是一门唱歌的课程,只要在课堂中告诉学生如何去唱就行。实际上这只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内容,是错误的片面认知[1]。此类情况会让学生形成错误的想法,认为音乐教育本身没有其他附加价值,音乐是一门强制性教育。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音乐教师必须在课前就充分认知与分析所教内容,以便在教学中充分把握课本中心思想,发挥课本素材的真正含义,提高课堂教育有效性。

实际上只要仔细钻研就可以发现,音乐教材中有着大量德育内容。教师在音乐课程的备课中,必须要把握这一特征,合理运用音乐素材。如《长江我的家》《保卫黄河》《三峡孩子爱三峡》都能够让学生从小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而更好地贯彻德育教育。此外如《大家一起来》这样的歌曲则号召的是让学生逐步形成与树立友爱他人的意识。使学生学会珍惜他人,享受与他人相处的快乐。当然音乐教材中还有很多内容与爱国教育有很大联系,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要仔细分析每一首歌曲的背景和创作元素,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够结合内容情况,制定全方位的教育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与意识[2]。

2 德育教育在课型中的渗透

小学音乐包含着众多的内容,除了唱歌以外,还有音乐作品赏析和基础知识讲解。教师开展教学时,必须要合理分析、合理把握、合理区分,以便为不同课型匹配不同的德育教育形式。

小学音乐教材中包含着众多广泛的内容,有着丰富的音乐风格。因小学音乐歌曲大部分都简单易懂,所以学生很容易接受这些歌曲,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歌曲产生共鸣。如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教师不用直接带领学生学习这首歌曲,不用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唱。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先将歌曲创作的背景以及选择历程介绍给学生,这样当学生了解了我国国歌的背景和介绍以后,就能够以更加饱满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去解读与演绎当中的歌词。

开展视唱练习时,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音乐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如视唱技巧的讲解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以饱满的感情色彩演唱。使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既领悟音乐作品的创作技巧,同时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最原始的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实现学生价值观、情感态度的最终目标[3]。

音乐知识教学工作除了要重视基本音乐知识讲解和传授,同时也要让学生领悟与感受音乐本身美的存在。如讲解音符知识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告诉学生不同音符有着不同的音的长短,那么学生虽然知道了这个道理,但是还是无法理解音符之间的差别。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符差别,教师就必须让学生去主动体会音符实质区别,比如四分音符、二分音符等等。在学习音符的过程中既了解了不同音符的不同节奏,同时也帮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3 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影响

小学音乐德育教育必须要渗透与落实到音乐教学中的各项环节。如音乐课堂教学中,经常涉及到合唱环节,即全班学生一同演唱,在演唱的过程中,如果某一名学生出现了一个错音,就很有可能会影响到班级演唱的集体效果。此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带领学生,让学生们不要气馁,不要害怕失败,让所有学生继续坚持下去,主动参与到表演的过程当中。在不断配合、不断练习中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提高班级向心力与凝聚力。

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用音乐作品为学生编排集体舞,并组织学生一同练习集体舞。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丰富音乐教学内涵与内容,同时集体舞要求学生通力合作,在互相帮助、互相配合的过程中完成舞蹈学习。所以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能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团结意识。这样的德育教育渗透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实现了每一个环节的德育教育有效渗透。从中不难看出德育教育在音乐教学的渗透不仅体现在教材当中,同时音乐教学本身的活动也有着很突出德育作用。

结语:小学音乐开展德育教育能够取得十分良好的成绩,这不仅仅是因为音乐本身的特性具有引导与渲染的价值。同时也是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所以很容易在教师的合理、系统引导下,形成优秀的气质与学习能力。小学音乐能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帮助学生形成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在音乐学习中,教师应当合理把握时机,使学生在学会音乐技能、掌握音乐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好的身心素质。

猜你喜欢
音符德育教材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美妙音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春天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