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浅谈读整本书的魅力

2018-01-02 04:55唐礼芳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2期
关键词:整本整本书魅力

唐礼芳

(合肥市一六八玫瑰园学校 安徽合肥 230001)

书籍的“魅力”就在于无声处传情达意。何谓“魅力”呢?读整本书的“魅力”何在呢?该如何拥有这一“魅力”呢?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拙见。

读整本书的理念从何而来的呢?我进行了一下梳理,早在1941年,叶圣陶在其重要论文《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就对“读整本的书”作了专门论述,明确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主张。“单篇短章”指什么?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们每天带领学生精读的教科书上的一篇篇独立的文章。“试问,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教他们读整本的书,那习惯怎么养得成?”这就是叶老心中“读整本书”的魅力。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建议部分有这样一段描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读整本的书”一直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由此可见在教育人心目中,读整本书的魅力。其“魅力”何在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一、整本书阅读易于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先来看看这段文字:

轰隆隆,打雷了,蚂蚁吓得搬了家。

轰隆隆,打雷了,太阳吓得遮住了脸。

轰隆隆,打雷了,小朋友吓得躲到了家。

雨滴看见外面冷冷清清,就觉得没意思了。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外面一下热闹起来,又恢复了原样。

这是一位一年级小朋友,在读完《365页儿歌》后,写下的文字,语言虽稍显稚嫩,却也有着诗歌的基本节奏,读起来韵味十足。而小作者在诗歌中又穿插着孩子独有的想象,更觉得趣味盎然,有滋有味。

小学阶段是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阅读整本书能够让学生接触足够丰富的语言,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吸收,当他们看到自己想要的语言形式,会不自觉地模仿,如同这个一年级的小朋友,在作文时,受到了儿歌语言的影响,写下上段文字,而这种模仿是潜移默化的。整本书读得多了,所接触的语言形式自然多样化,日积月累,便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思维和表达方式。

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更要提高自己对语言的敏感度,经常在阅读课上进行整本书的导读,多让孩子在整本书的阅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阅读整本书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思想愈加成熟

阅读整本书是学生与作者长期、持续对话的过程,能帮助学生走近作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作者思想的熏陶。让学生对书中人物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较为丰满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形成整体观念。

下面是我与一位酷爱读书的学生之间的一段对话:

老师:对于整本书中某一个人物的了解是否也是随着阅读的深入而不断丰满呢?能举一个例子,说一说这样的过程吗?

学生:比如《飘》里面的白瑞德,我一开始以为他是个无赖,后来觉得他是个优秀的人。

老师:能结合书中的情节具体谈一谈吗?

学生:他出场时,女主人公觉得他的眼神很“坏”,而且当地人都传说他不是好人。战争中,大家都非常穷,他却靠倒买倒卖赚了一大笔钱。到这里,我对他都是坏印象,除了他对眉兰的正经态度。但是战争中他去救女主人公,我对他又产生一点好感,可是半路白瑞德又把她丢下,我对他仅有的一点好感又消失了。然而他们结婚后,我渐渐发现其实白瑞德是个很聪明勇敢的人,甚至到最后,女主人公才意识到自己喜欢的是白瑞德。可是白瑞德却要离开她。他说:他对她的爱,已经消磨殆尽了。到这儿,我感觉白瑞德很真实、很聪明、很优秀,是有担当的、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在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学生对白瑞德的认识,不是在一个篇章内全面了解的,只有深入到整本书的阅读,环顾整本书中内容,才能逐渐认识到人物不同面的性格。学生在阅读时,同一位作者不同作品的比较、不同作品中某类人物的比较,都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思考空间。其次,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获得大量信息,并且与自身对照,通过反思,也能使自己的思想不断成熟。

三、阅读整本书更利于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苏教版语文教科书没有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分,教师在授课时喜欢把每一篇课文精讲细读,反复咀嚼语言文字。实际上,课外阅读时,方法是多样的,精读与略读、浏览;朗读与默读、背诵;这些在读整本书时都能得到有效的训练。通常情况下,经过二年级默读训练之后,大部分学生读整本书都采取默读的方式。遇到主要情节,描写主要人物或是自己喜欢的部分,学生会反复读,思考甚是背诵。曾经有一个学生在读《红楼梦》时特别喜欢林黛玉的诗词,于是一字不漏地抄下来,反复吟诵,直至背诵下来。

没有足够的阅读空间,就没有自己深入学习、思考的机会。学生没有阅读整本书的实践,就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不可能自己学会阅读。读整本的书“可以使学生对于各种文体都窥见一斑,都尝到一点味道”,“遇见其他的书,也就不望而却步了”。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利用课外阅读课,做好读前导读,读中交流,读后反馈,带领学生走进读整本书的世界,在整本书、多本书的浸润中,学生定会“腹有诗书气自华”……

猜你喜欢
整本整本书魅力
剖析问题 优化策略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常见问题及教学策略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整本英语小说整进整出教学实践
《论语》整本书阅读
高中语文长篇小说整本阅读教学研究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整本书阅读在高考语文中的试题命制探究——以2016-2018年为例
《东方欲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