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价值观的三重境界及其理论依据

2018-01-02 01:28
潍坊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华书局教师职业价值观

王 刚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教师职业价值观的三重境界及其理论依据

王 刚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坚守、热爱、发展”这一教师职业价值观体现了根本性、层次性、发展性和整合性等特点,应当为教师所遵循。“坚守、热爱、发展”教师职业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优秀人类文明特别是西方文明的借鉴与创新。

坚守;热爱;发展;教师;职业价值观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的巨大的变化,教育领域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例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片面追求升学率、有偿家教,甚至体罚、谩骂、虐待学生等负面现象广泛存在,这些现象的出现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少教师在职业价值观上出了问题。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职业的价值判断和态度倾向。有什么样的职业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职业思想和职业行为。由于职业价值观不同,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和对待职业的态度也就有所不同。教师树立了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就会在教育活动中有正确的思想动机和行为信念,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付出不懈的努力。因此,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现阶段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教师职业价值观的三重境界

由于每个人的天赋条件、成长环境、受教育状况以及兴趣爱好的不同,人们对职业的主观评价也不同。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对于职业的影响,都集中体现在职业价值观上。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职业的价值判断和职业的态度倾向。所谓教师职业价值观,就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的认知,特别是指教师在选择职业和从事职业活动时表现出的稳定的具有概括性的价值取向。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各种社会环境因素及教师自身素质差异的影响,教师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养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对教师的要求也不能千篇一律。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内容体系必须体现层次性和发展性,反映出时代性的特点。具体说来,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发展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根本性。它必须反映教师这一职业的根本特点和核心要求,例如有些教师赞赏“见义勇为、尊老扶幼、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等价值观,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师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但并一定是职业价值观。

2.职业性。它必须是“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必须反映出教师这一特定行业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是教师这一群体为人处事的基本规范。例如,工作期间抽烟,对于建筑工人来说可能就不是问题,但教师在课堂上抽烟应该不符合教师这一职业的要求。

3.整合性。必须把先进性要求与时代性特点结合起来。教师职业价值观是引领教师发展的旗帜,必须具有先进性。如果脱离了先进性,教师职业价值观就会陷入庸俗的泥淖,也就起不到引领教师前进的作用。另外,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人文素质的提升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不能脱离现实盲目地追求先进性。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着眼多数,循序渐进,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价值观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所以必须把教育的先进性与时代的要求结合起来,体现时代特点,反映时代需求。

4.发展性。所谓发展性是指由于社会环境因素及教师自身素质的差异,对不同教师职业价值观的要求也应该体现出差异性。在恪守教师价值观底线的基础上,允许价值观发展的层次性与阶段性,不应该千篇一律。

5.公开性。教师职业价值观也不应局限于教师群体内部,它还应具备公开性的特点,使全社会都了解相关的内容,以便参与教师职业价值观构建的全过程,并对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构建实施有效的监督。

根据以上要求,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代表着三种不同的境界,我们把它概括为“坚守、热爱、发展”。三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坚守”是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第一重境界。所谓“坚守”,是指坚守作为教师最基本的职业底线。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可能有部分教师进入这一行业不是出于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但只要进入这一行业,就必须恪守教师最基本的底线。这些底线包括:(1)基本业务素质能力。包括完善的现代教育观念,开阔的教育视野,完整的知识结构等,这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2)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如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其它法律法规,这是教师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3)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如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这是作为教师行业特殊的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自身、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而要达到以上三个方面的目标必须以坚定的职业价值观为支撑。所以,“坚守”是每一位从业教师都必须拥有的最基本的价值观,是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基础。

“热爱”是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第二重境界。所谓“热爱”,是指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坚定立场,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诱惑,安贫乐道;才能爱岗敬业,自觉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创新教育理论,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终身发展。才能严守各项法律法规,注重师德修养,维护教师形象,坚持为人师表。“热爱”是绝大部分教师都应该拥有的价值观,这是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灵魂。

“发展”是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第三重境界。所谓“发展”,是指作为教师在热爱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注重自身发展,注重学生发展,把教育作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的目的不外乎两点:一个是其实用价值,如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人能够更好地生存。另一个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使人能够更好地发展。意即培养一个“自我解放”的人,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而在培养这样一个“完美”的人的同时,教师自己也得到了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发展”是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精髓。

“坚守”“热爱”“发展”共同构成了教师职业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是层层递进的,首先,任何教师都必须坚守教师职业的底线,这是从事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把献身于教育事业的作为一种信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教育水平。这是绝大多数教师都应该具有的价值观。发展是教师应该毕生追求的目标,人的发展无止境,对教育价值的追求也没有尽头,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自己永恒的价值追求。

二、教师“坚守、热爱、发展”职业价值观的理论依据

(一)教师“坚守、热爱、发展”职业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教师职业价值观不是空中楼阁,只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并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色,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构建才具有更坚实的基础。这些优秀文化传统,概括起来说主要包括:

1.坚守教师职业操守的底线,强调为人师表

提高自身修养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吾日三省吾身”;[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因此,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孟子认为大丈夫应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5]“吾善养吾浩然之气”。[6]墨子也非常重视修身,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君子必慎其独也”。[7]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也很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强调要为人师表。例如,孔子认为作为教师就应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孔子曾说,“正人必先正已”,[1]因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8]荀子认为"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首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9]

2.热爱教育事业

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焉?”[10],孔子还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孟子把收徒讲学、传授知识看成人生的重要乐趣,他说:“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11]荀子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他说:“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12]唐代韩愈首次对教师的道德职责进行了论述。他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放在首要的位置。充分体现了为人师表的重要性。

3.强调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掌握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

例如,孔子强调要遵循教育规律,教师应“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教师自己要多学习,多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温故而知新”。[3]孟子提出“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13]荀子说教师要能够“臂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14]朱熹提出“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注者近者,后传以远者大者”。

(二)教师“坚守、热爱、发展”职业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因此也必然是教师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来源。

马克思主义为当代中国教师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以宽广的马克思主义的视野来看待世界,才能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教育发展的规律,自觉自愿地忠诚于祖国的教育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社会前行的向导。教师们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只有具有坚定的理想与信念,才能在光怪陆离的社会现实中把握前进的方向,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诱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以身作则”“学高为师、身正是范”“修已慎独”“仁爱孝悌”等民族精神是教师“坚守、热爱、发展”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来源,而新时期“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又为教师职业价值观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标准,是全体社会成员应该普遍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更有责任、有义务把“八荣八耻”作为自己的道德准则和基本操守。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教师职业价值观是对优秀人类文明特别是西方文明的借鉴与创新

外来文化中的先进教育理念在本质上属于全人类普遍追求的积极思想成果,自然也是我们教师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来源,我们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对其分析、批判和借鉴,为教师构建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供有力的支持。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非常重视教师的道德修养,他强调“德即知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注重因材施教,主张教育者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和成长的不同阶段施以不同的教育,柏拉图提出了教师必须遵循的原则,那就是教人以善,“因为没有任何善的东西是有害的”[15],亚里斯多德认为道德教育要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才能达成,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强调教师要德才兼备,还要懂得高超的教学方法。[16]欧洲中世纪时期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必须要有“智慧、推理能力及道德水平”。[17]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们更加重视人文教育,要求教师破除经院式教法,提倡启发学生的兴趣。他们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体现了思想家们对教师品质的要求。近代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和卢梭都认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夸美纽斯说“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这是应当、并且只能以自然的应用为借鉴的。”[18],卢梭指出,“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19]现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非常重视教师的价值观的培养,他认为“只有性格坚强、果断的人才会知情达理,懂得要什么,为什么要,用什么方法来锻炼意志,只有这种性格的人才会培养出性格坚强和果断的人来。”[20]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个方面对教师价值观念提出了要求。以上教育思想中强调了对正确教育理念的坚守,对学生和教育事业的热爱以及教师自身对教育理念和教育艺术无止境的追求,这些都是教师“坚守、热爱、发展”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来源。

[1]论语·述而[M].上海:中华书局,1992.

[2]论语·学而[M].上海:中华书局,1992.

[3]论语·为政[M].上海:中华书局,1992.

[4]论语·里仁[M].上海:中华书局,1992.

[5]孟子·滕文公下[M].上海:中华书局,2009.

[6]孟子·公孙丑[M].上海:中华书局,2009.

[7]礼记·大学[M].上海:中华书局,2007.

[8]论语·子路[M].上海:中华书局,1992.

[9]荀子·致仕[M].上海:中华书局,2007.

[10]论语·宪问[M].上海:中华书局,1992.

[11]孟子·尽心上[M].上海:中华书局,2009.

[12]荀子·礼论[M].上海:中华书局,2009.

[13]孟子·尽心上[M].上海:中华书局,2009.

[14]荀子·劝学[M].上海:中华书局,2007.

[15]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6]昆体良,任钟印选译.昆体良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7]高雪飞.中世纪大学教师及研究[D].河北大学学位论文2014.

[18]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19]卢梭.爱弥儿[M].商务印书馆1978.

[20]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29.

The Threefold States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Teachers'Professional Values

Wang Gang

(Weifang College,Weifang,Shandong 261061)

The correct teachers'professional valu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teachers'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education.The values of"Insisting,love,development"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ssentiality,hierarchy,expansibility and conformability and it should be the corevalue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teachers.The teachers'professional values of"insisting,love,and development"ar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to the excellent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ese nation,they are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and they are also the reference and innovation to the excellent human civilization,especially the excellent Western civilization,which are the theoretical sources of the teacher'score values.

Insisting;Love;Development;Teacher;The teachers'professional values

孙延波

G451.6

A

1671-4288(2017)01-0091-03

2017-02-16

王刚

猜你喜欢
中华书局教师职业价值观
公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
——以大四公费师范生为例
我的价值观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