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人力资源市场调配机制建设

2018-01-02 01:20程肖肖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人力资源市场调配机制的理论基础,介绍了胜任力洋葱模型和胜任力冰山模型,从人力资源市场调配机制建设的目的出发,建立有效的内部市场平台调配机制。同时提出了提升人力资源市场调配活力方式的建议:组织调配,岗位竞聘,挂职锻炼,针对员工个人能力进行职业定位,职业发展。这可以使企业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系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水平,使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人力资源;市场调配机制;岗位匹配

我国人力资源业务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主要是借鉴西方国家的人力资源服务理念、工具和技术。随着电力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深入,人力资源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有必要优化用工策略,从源头严把员工入口,在根本上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以及选拔培养,在保持用工总量持续负增长的同时,使整体用工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但是,目前仍存在用工总量偏大、结构性超缺员等问题。本文重点对新形势下的人力资源市场调配机制建设进行研究,对公司基于当前的发展以及企业战略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和员工胜任力進行评价,可更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一、人力资源市场调配机制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源市场调配机制的理论基础是胜任力。胜任力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技能、自我形象、人格特质、需要、态度、价值观、社会角色等。胜任力洋葱模型见图1。

由图1可知,该模型包括外圈——知识;中圈——自我形象、社会角色、态度、价值观;内圈——个性动机。其中,外圈是易于培养和评价的,中圈和内圈是难以培养和评价的。可以由内而外地说明胜任力的各个要素能被观察、衡量的特点。胜任力的这些特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但其显现程度对不同的对象是不同的,可以分为外显胜任力和内显胜任力。胜任力的冰山模型如图2所示。

在图2中,线上部分,也称冰上部分,就是外显胜任力,其中包括知识、技能等内容。这些特性是表层的,可以针对个人进行后天培养,但这些特性不能将优秀者和普通者区分开来。线下部分,也称冰下部分,就是内显胜任力,其中包括态度、价值观、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动机等内容。这些特性是隐形的并且难以培养的,用来区分表现优异者和普通者,因此也将内显胜任力称为鉴别性胜任力。

二、人力资源市场调配机制建设的目的

通过深入分析员工岗位匹配情况,对电力公司人力资源现状进行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在进行员工岗位匹配时,有必要运用现代化的分析方法,例如结果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在合理制定人力资源培训方案的基础上,对员工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再通过制定的管理机制,来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并针对每个员工的特点进行培训,从而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通过岗位组织调配、岗位竞争、挂职锻炼等有效手段,促进内部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基于胜任力分析的人岗匹配流程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人岗匹配流程由培训中心、人资部和职能部门三部分组成。培训中心主要负责员工能力开发或人力资源市场调配。人资部通过对员工进行各方面的能力评估,同时为了能够全面了解员工的能力供给情况,建立胜任力模型,从而确定每个员工的能力结构和所在的等级。每个员工的能力结构和所在的等级确定后,根据每个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再利用胜任力模型匹配,通过进行比较、判断,从而确认员工所在的岗位与员工的个人能力是否匹配。如果结果是匹配,在进行绩效考核,根据企业战略调整和组织层次变化,对员工能力进行再评估或进行工作分析和岗位再设计。如果不匹配,则要进行员工的开发,通过组织调配、岗位竞聘、挂职锻炼、职业定位、职业发展等方法,建立有效的内部市场平台调配机制,从而提高员工的能力来匹配岗位要求。

三、利用人力资源市场调配机制进行测试

人岗匹配的本质,是人与岗位动态的优化组合过程。在进行人岗匹配的测试时,可以借鉴管理评价中心的评价方法进行测试。该测试方法主要是请专家对员工能力进行评价,在专家的观察下,对于员工进行测试,专家根据员工完成实际工作的表现情况来评价其胜任力。再结合人力资源调配机制的特性。在测评时,根据测评要素的测评结果,对比胜任力测评参照标准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对员工人岗匹配程度做出最终评价,对员工可采用优秀、匹配、基本匹配、不匹配几个标准进行评价。对于不符合岗位要求的员工,可以对其做出合理的评价,针对每个员工提出其优势和不足之处,指出可以改进的方向或建议参加适合该员工的培训。如果员工的胜任力适合其它岗位,可建议调整岗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

四、提升人力资源市场活力的方式及建议

提升人力资源市场活力的方式主要有组织调配、岗位竞聘、挂职锻炼、针对员工个人能力进行职业定位、职业发展等。

1、组织调配

组织调配主要是指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以及员工个人的意愿,再根据公司的人事程序,对员工的岗位进行调整。在进行员工组织调配时,需要在对员工的个人能力和整体状况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组织调配进行的员工岗位调整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但人力资源部门是从公司发展角度考虑,因此组织调配目前仍然是人事部门进行人员岗位调配的主要手段之一。

2、岗位竞聘

岗位竞聘是一种双向选择的模式,体现了对员工的充分尊重,满足了员工的个人意愿。

(1)岗位竞聘体现了公平,给员工一个公开、公正的机会,也是人事部门发现人才,合理利用人才的一种手段。(2)岗位竞聘是公司调动员工积极性,并让员工主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参与岗位竞争的员工,在主观上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应聘后员工也能更好地投入新的岗位,更快地适应新的岗位工作。(3)岗位竞聘后的上岗员工,更容易融入团队工作中。同时,岗位竞聘产生的领导,是得到大家认可的,在工作中更容易形成权威,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3、挂职锻炼

挂职锻炼是企业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被企业选择去挂职锻炼的员工,意味着企业对该员工个人能力的肯定和重视培养,派其在一定周期内到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任职或重点岗位进行实践锻炼。

4、针对员工个人能力进行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指员工进入组织后,制定职业规划、实现职业目标的过程。(1)员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个人能力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知識、技能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估。(2)人事部门有义务对员工进行合理的能力和潜力评估。通过合理评价人员的能力和潜力来合理定位员工的岗位,并为员工提供公司内职业发展的相关信息,给予员工及时的职业咨询,同时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指导。(3)采用合理的奖励和惩罚手段来对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使员工对工作更有责任心和主动性,促进员工职业定位的完善和人岗匹配目标的实现。

5、职业发展

做好员工职业发展,对实现个人终身的岗位匹配是非常重要的。员工职业发展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员工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根据个人的特点、兴趣等特性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同时安排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所要达到的人生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2)人事部门要将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相结合,制定出每个员工适合的职业发展方向,为员工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机会和有利的条件。

五、结语

岗位和员工的动态匹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的人力资源市场调配机制的研究,基于公司当前的发展方向以及企业战略对员工胜任力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判断出人员与岗位的契合度,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市场调配机制,对员工岗位进行合理调配。这可以使企业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系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水平,使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 王曙.山东鲁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2] 李权.我省电力行业集体所有制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8.

[3] 刘博.发电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体系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8.

[4] 吴延东.主辅分离背景下的省电力设计院风险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7.

[5] 李俊海.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模型的研究与应用[D].重庆:重庆大学,2006.

【作者简介】

程肖肖(1983-)女,工程师,从事企业员工教育培训、职业鉴定等相关工作.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应用与发展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北京调整人力资源市场从业人员资格管理方式
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与应用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
京津冀人力资源服务从业资质互认互通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论我国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