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资助工作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2018-01-02 12:53刘曈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4期
关键词:资助工作资助育人

刘曈

摘 要: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同时也对辅导员提出相关要求。《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指出辅导员要具备日常事务管理的能力,其中第四条有效开展助、贷、勤、减、补工作,落实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作为资助专干联系高校当前实际情况,有一些思考与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资助 资助工作 资助育人

一、现阶段高校资助工作的思考

1.部分辅导员对资助政策不熟悉,导致资助工作推进缓慢

辅导员作为高校第一战线工作者,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时间最长、最深入,只有熟悉资助政策与申请条件,才能做到公平公正的进行班级资助工作。然而在工作过程中发现部分辅导员对资助政策一知半解,不了解本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对各类资助系统操作不熟悉,责任心欠缺,时间观念不强,导致整个资助工作严重滞后。反思其原因,一是开学前夕没有对辅导员进行过系统性的资助培训;二是资助工作战线较长、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一些规定、措施、系统操作容易遗忘,需要深化记忆加强操作;三是每项资助工作过后,资助总结开展不够及时到位,导致资助工作反馈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短期内难以掌握家庭经济真实困难的学生情况

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及各类社会助学金的开展需要学生真实详细的数据,但新生班辅导员与刚入学的学生共同相处的时间较短,凭借一己之力与新任职的班干部在短期内难以观察到新生真实的家庭经济情况及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其中不乏会有部分想申请助学金的学生,故意用陈旧的电子设备、穿着较为破旧的衣服等方式来掩饰自己的真实经济水平,这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来带来不小的障碍,这将直接影响到助学金的评定。

3.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心理引导不够

目前,各高校资助工作多数是以经济资助為主配合资助活动进行。在最近政府的资助文件中,各高校要求资助工作的开展注意保护学生隐私,不能大张旗鼓地进行,同时要求不能把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加以区分。这一要求突出了资助工作已经关注到贫困生的心理安全问题,但不少高校目前还没有对贫困生进行过专项心理健康调查与辅导,有少部分贫困生仍然存在着“等、靠、要”的错误思想亟待纠正。

二、关于高校资助工作的几点建议

1.提升对资助工作的重视,加强辅导员资助工作培训

为促进对资助工作的落实,在新学年开始前,学校应统一组织全体辅导员进行系统的资助培训,并要求辅导员熟悉上级政策与相应的资助系统操作。并将本学期资助工作的重难点做好总结,学校派专人对辅导员尤其是新生班的辅导员进行系统培训与考核,确保辅导员对资助工作熟知了解,推动资助工作顺利的开展。

2.辅导员认真负责,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有效测评

目前虽然部分高校已经采用量化指标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测评,虽然对精准资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仍然有部分指标不易于观测,这让辅导员在评定助学金时背负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如在短期内难对学生的家庭状况及经济消费水平难以评定,在此可借鉴中国科技大学的评定方法。中科大校方学校首先对一卡通中心获取的学生在食堂消费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多类学生每月平均消费次数和平均每餐消费额度,然后分析同样消费次数下的所有同学的平均每餐消费额,在前两步的基础上,综合得出一条当月学校一卡通平均消费曲线和一条预警消费曲线,低于预警消费曲线的学生就会被纳入到资助考虑的范围;结合前面数据再与贫困生数据库进行比对,在数据库内的贫困生,基本可以确定为资助对象;不在数据库内的学生,经辅导员、班主任核实家庭经济情况后,确属困难的,则将其加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据库,及时发放“隐形资助”,同时让其参与后续助学项目的评审。[1]

3.加强对多元化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引导培训

由于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问题,有很多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容易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2],这严重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高校资助工作要做的不仅是经济资助,还要有心理资助、精神资助,并定期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正确引导受助学生自强自立,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刻苦学习专业知识,顺利完成学业,笑面人生,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

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元化勤工助学的方式,在高校各相关部门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采用学分与勤工助学相结合的方式减轻家庭困难学生的经济负担。不少高校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如果可以组织好、培训好贫困生,如果能让勤工俭学作为必修课程折算为适当学分,既锻炼了贫困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能调动贫困生的积极性,他们会努力地参与工作学习,还可以缓解辅导员及部分行政部门的工作压力,可谓一举多得。

4.资助考评指标与时俱进

在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正式宣布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实现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意味着农村贫困学生会越来越少。所以在校内进行资助考核指标应当与时俱进,做到大多数学生满意。除某项工作严重不合格外,可一票否决,在考评时建议突出各系资助工作亮点,可适当额外加分,将有助于形成高校各系部资助工作的品牌,为高校资助工作做出一定贡献。

总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贫困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难题,包括贫困生认定、资助方式、贫困生心理健康、资助设置及资助后期工作等,要做到精准资助、优化助学金的评定方法、拓展勤工俭学岗位,需要高校积极培训辅导员熟知资助的程序并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真实情况,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对贫困生资助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飞翔. 中科大监测“饭卡”暗补困难生600 万元[N]. 新京报,2017-07-14(A01)。

[2]褚礼鹏.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现实问题及其建议[J].教育教法探讨与实践,2015:151(6):239-240.

作者简介

刘 曈(1990.08—),女,河南漯河人,硕士研究生,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教育与就业。endprint

猜你喜欢
资助工作资助育人
对受资助学生群体感恩教育的思考
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全员育人模式下的困难生资助工作
大学生资助育人效果评估指标研究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方法创新的探讨
新建本科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实践与分析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模式探索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