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两山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探析

2018-01-02 10:31张华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1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绿水青山

摘 要:两山思想"简单讲就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他把生态环境比喻成绿水青山,把经济发展比喻成金山银山,把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比作"两座山"之间的关系。他对两山关系的深入论述,从"兼顾论"到"取舍论"再到"统一论",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思想体系。

关键词: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生态文明

任何伟人的思想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除了承接先人的思想外,还与伟人自身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与善于从群众中吸收营养密不可分。本文试着从历史的视角、从习近平总书记本人的人生经历来探析“两山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两山思想”的历史起点在陕北

2002年,他在公开发表的《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写下了“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⑴

(一)陕北恶劣的自然环境让习近平深切体会到了绿水青

山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1969年1月—1975年10月,习近平从不满16岁离开北京下乡到延安梁家河村,到1975年被推荐去清华大学读书。这段时期的艰苦磨难可以说是习近平两山思想形成的源头,同时也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

当身处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当燃料缺乏,面对荒山无法打柴,面对山沟没有清水的恶劣自然环境时,年轻的习近平和当地老百姓一样是深切感受到了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二)他担任大队支书后就开始努力改变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他在知青生活时期经历了吃不饱饭、下山挑水、上山砍柴、抱玉米秸秆当燃料、看着乡亲们去要饭。这些经历深深刺激着他,因为这些艰苦环境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梁家河村乃至整个陕北地区自然资源极度缺乏的历史现实。他在积极思考、在认真学习,并努力结合实际,想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他当大队支书后就带领社员打井解决了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问题;到四川遂宁学技术回来建成陕西第一口成功的沼气池,陆续解决了部分社员的燃料问题;把奖励给自己的摩托车换成几套粮食加工机械,解决了社员粮食加工难问题;带领乡亲们打淤地坝造良田,解决了耕地质量问题。

“两山思想”在这个时候就埋下了种子,所以,其历史起点应该就是在陕北知青时期。

二、“两山思想”的初步形成在福建

1985年—2002年,他在福建工作,先后在厦门、宁德和省里任主要领导。

(一)“两山思想”在闽东宁德就已经萌芽

1989年初,他任宁德地委书记便提出,闽东经济发展的潜力在于山,兴旺在于林,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把振兴林业摆上闽东经济发展的战略位置,作为推动闽东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抓手,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实现闽东经济、社会、生态三种效益高度统一的发展观。⑵

1989年,他还在文章《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中谈到了干部决策应统筹考虑群众利益——不仅是眼前的利益,更要关注破坏生态带来的巨大隐患:“修了一道堤,人行车通问题解决了,但水的回流没有了,生态平衡破坏了;大量使用地热水,疗疾洗浴问题解决了,群众很高兴,但地面建筑下沉了,带来了更为棘手的后果;这类傻事千万干不得!”。这段话本质上讲的就是取舍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所谓的金山银山。⑶

(二)在福建长汀的科学实践为“两山思想”的正式提出打下了基础。

福建长汀地区是我国严重的水土流失地区之一。他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后,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格外倾注心力.从1996年5月起,他曾先后五次来到长汀。他轻车简从,进村入户,嘘寒问暖,体恤民情,调查研究,深入了解长汀的发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⑷

经过长期的努力,现在长汀的水土流失状况已经得到根本扭转,昔日的荒山大部分变成了花果山。可以讲,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在长汀的科学实践取得了很大成功,这也为他后来主政浙江后,在安吉余村有感而发,正式提出“两山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两山思想”的提出和完善在浙江

浙北山区,本来就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但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欠下了不少的生态环境债。习近平主政浙江后,大力推动科学发展,正式提出了“两山思想”,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两山思想”的正式提出

2005年8月15日,浙江省委习近平书记来到了安吉县余村调研,当听到村里汇报已下决心关掉了石矿,停掉了水泥厂后,他给予了很高的肯定。他说,“一定不要再去想走老路,还是要迷恋过去那种发展模式。所以刚才你们讲到下决心停掉一些矿山,这个都是高明之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身,它有含金量。”

9天之后,习近平以笔名“哲欣”在《浙江日报》头版“之江新语”栏目中发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短评,文中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文中,他还论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

(二)“两山思想”的进一步完善

2006年,他又以笔名“哲欣”在《浙江日报》上发表文章,生动地阐述了“两座山”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以上这三个阶段,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是发展观念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人和自然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

这篇文章进一步完善了“两山思想”,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学体系。

四、“两山思想”的发展深化在他进入最高领导层后。

2013年9月,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这一论述被公认为是“两山思想”最全面、经典的一次论述,标志着“两山思想”成为我们治国理政的主要理论。

“两山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十八大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理念、与五大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都紧密相关,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浓缩与概括。“两山思想”同时也是习近平为我国过去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调而开出的良方。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第230页

[2]"习近平擘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划定生态红线 推动绿色发展 人民网 http://cpc.people.com.cn

[3]《习近平复兴中国》连载 新闻报道-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

[4]"习近平擘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划定生态红线推动绿色发展 人民网 http://cpc.people.com.cn

作者简介:

张华,出生年:1962年,性别:男,职务:基础理论教研部主任科员,职称:经济管理专业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绿水青山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