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培育模式在会计专业中的应用

2018-01-02 11:55孟文新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3期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建设策略培养模式

孟文新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人们渐渐摘下了有色眼镜,学习用不带偏见的眼光去看待蓬勃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比起注重学术研究的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似乎更加擅长培养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数以万计的一线工人从各个高职院校走出,为社会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高职院校尤为看重实践操作能力,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人才,在师资力量和教授方式上下了很大功夫,我们将选取双师型培育模式进行切入,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建设策略

在国家提出“中国制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口号下,高职院校也随即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高职教育将在国家的帮助下飞速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将慢慢渗透到各行各业各家各户,越来越多的人都可以无差别公平地享受着教育资源。教育部曾精准提出要将高职教育的效率和利用率提高几个台阶,鼓励高职教育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且精的人才。虽然我国的高职教育曾有一段发展迅速的时间,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学生素质普遍偏低,如若再不重视提高教学水平,这将成为阻碍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绊脚石。

一、会计专业局限性

培养人才模式老套,传统的高职会计专业中目标简单,学生通过考取中级会计师,助理会计师或者注册会计师,毕业后从事会计服务或管理,营销等工作。随着互联网会计的蓬勃发展,新型岗位不断增加,新型会计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运作方式,会计行业的发展迎来新转折,然而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时仍然使用传统方法,致使学生日后面临社会上的不适应。

课程设置跟不上社会发展,大部分以会计理论为核心,仍然使用传统培养会计人才的方法使得授课内容与现实需要相差甚大,课程缺乏创新性,只为了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有关于互联网会计的知识很少甚至没有,时间长了学生只会慢慢失去兴趣,学生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考取更多资格证上面,缺乏工作经验和实践经历,不利于日后走入社会。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对理论知识采用讲授式教学法,学生的个性化方面被淡化不关注,主动参与课程的积极性被减弱,教学效果无法提高,在互联网会计愈来愈热的情况下,社会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新要求,再使用传统教学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要求。学期末考核评价方式单調,将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简单运用,无法测出真实的实操能力,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将会导致高职学生毕业后缺乏社会实践经历,难以在就业上尝到甜头。互联网会计行业需要的是实用型人才,单一的评价系统无法满足现实中社会的需求。

二、双师型教育模式内容

(一)双师型教师定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人们渐渐摘下有色眼镜,学习用不带偏见的眼光去看待蓬勃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比起注重学术研究的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似乎更加擅长培养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数以万计的一线工人从各个高职院校走出,为社会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高职院校尤为看重实践操作能力,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人才,在师资力量和教授方式上下了很大功夫,由此就产生了我们现在所描述的“双师型”教师。

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定义,可谓是各有千秋。部分观点表示,教师在持有多种资格证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为双师型,有的认为重点不应放在证书上面,而应重点关注教师本人的素养和本领,也有的认为是否拥有对应的职称也能很好的反应教师的水平。在各个说法的论调下不难看出,对于双师型教师的期待除了可以很好的传授理论知识,在技能方面也可以有丰富的实践经历,综上所述,双师型教师是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很好的融会贯通的多方面教师。双师型教师既要求要有教师的职业能力,也要有技师的素质。没有一个完全准确的说法来定义,可见各种意见中都要求要包含理论和实践的恰到好处的集合。

(二)双师型教师起到的作用

双师型教师在高职教育中起到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高职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主要的方向是为社会培养应用于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对于动手操作和实践经历有很高的要求。既然目标是培养越来越多的技术先锋,高职教育的教师必须对应的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对理论的掌握也要驾轻就熟,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运用起来,将可以立刻运用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学生,将学生培养成娴熟掌握技术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加之会计专业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对教师双师型要求的必要性。高职院校中设立的会计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日后工作面对的都是基层一线的操作岗位,对于应用型和操作水平的缺口很大,对授课教师不仅要求要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求要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娴熟的操作,全部加起来所谓双师型。市场对会计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创新不断进步,也不断地对办理业务的一线工作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为什么双师型教师吃香的原因,只有能不断随着新的挑战及时做出应对,才能适应变化大的会计岗位。

(三)可能存在的局限

在会计业工作过的一线人员也可以用引进的办法请来,这要求他们不但要有娴熟的操作知识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不仅可以将书本里的理论知识引用出来与实践结合,还能将企业中的文化细节精神等告知给学生,这样确实能给学生传授有用知识,但当前的一点是会计行业工作人员普遍工作压力大,闲暇时间少且薪资丰厚,相比之下学校里的老师待遇很大程度比不上会计行业,用什么原因什么理由去会计行业请行家来授课,也成了高职院校要认真考虑的事情。且外聘人员流动性非常大,跟不上学销售科节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花了大价钱反而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最后还是需要自己学校的老师出来善后,我们也应着重考虑这样的情况该如何解决。

(四)建设历程

初期发展,意识逐渐萌芽,尝试对概念作出解释。社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人才的需求增加,同时面临太多挑战,对于培养一线作业人员的职业院校来说,培养技术人才刻不容缓,教育部文件则直接下达了双师型教师要从企业优秀技术员和管理人员中进行培养,满足会计专业至少要有某一职务以上的教师,对于教师标准的设定倒是将想要表达的意思透露了出来。探索阶段虽然很不成熟,却是萌发了相似概念,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随着高职教育的进一步推动,双师型教育理念开始成型,双师型教育理念不再生疏,高职教育敞开怀抱接纳了它。教育改革的目光开始停留在质量的提升上,教育部对改革的鼓励,建议对教师机构做出有利调整,对老师要求同时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发展好新常态下的教师形象。教师标准具体化,对各项信息例如职称、项目、工作时长都有所了解,明确下来的规定很好的保护了教师队伍的水平,促进后期大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期发展阶段看重教师来源,对双师型教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到了发展后期,高职院校更加看重学生就业是否顺利,更加关注教师团队的内涵素养。比起初期发展来看,深化发展显得更加成熟,到了这一阶段,教师队伍开始着手打造资格认证体系,开始制定规章制度来控制教师的进入和流出,双师型教师也称得上是变革中的一环,在制度方面做出很大贡献。到了后期发展阶段,除了对理论知识的娴熟掌握,實践技能能力,还对自身的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开始开启校企合作,通过共建来进行资源的对接和共享,要求高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承担自己的责任,继续探索更高层次的培养模式。

三、双师型建设策略

第一,将双师型教师的考核方式标准化,对于要求熟练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建立统一的考核制度,对双师型教师进行规范的培养,有针对性的分专业的对教师进行资质资历的培养,国家有关部门若能制定一系列的相关办法,帮助推进双师型教师考核认证,顺利运行取得显著成效,定能改善双师型教师的通道。

第二,增进校企合作。搭建完善合作通道,支持教师前往企业培养实践能力,在动手过程中得到锻炼。在教师下企业培训期间保持工资绩效,避免因培训造成金钱损失来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可通过研讨会、学术交流等活动加强联系,保障受训教师的自身利益。

第三,将高职院校和企业进行充分对接,方便教师日后引领项目,方便参加技术方面的工作。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提供人力和费用的方式,鼓励企业参加到教学活动当中。实现课堂和岗位的贯通,将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渗透到课堂的方方面面,根据对应企业的具体情况设置可以直接应用的课程,为企业量身打造适合运用的的高水平人才。

第四,如同评判普通教师一般为双师型教师设计职称和晋升通道,在教师下到企业进行培训期间对薪酬进行合理设定,通过金钱激励引发教师的积极性,激励教师自主愿意向双师型发展,对晋级制度作出相对应的调整,不让教师有后顾之忧。

第五,深度推进企业和学校的融合,引导开展技术研发和攻坚,鼓励企业积累创新水平和企业硬实力,自主研究转型升级,向学生提供更加的多的练习机会,鼓励企业管理人员入校培训,为将来的企业员工提供更好的条件,建立内部调控体系,提升公司管理水平,为学校和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六,严格执行对双师型教师的考核过程,包括实际能力和理论水平,为了防止最后沦为走形式,评判考核的过程一定要公平公正,对于考核结果要进行不定期的调查跟踪,如果出现不符合的情况一定要严肃处理不得包庇,时刻高度警惕保持着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高水平高素质。

四、结束语

关于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策略,对于如何建设教师队伍,政府在政策方面的作为十分必要。双师型教师队伍与高职院校的发展息息相关,院校因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设定不同的培养方式,在总体方面进行提升。在资金投入方面要多下功夫,增进高职院校和对应企业的深入合作,借鉴国内外的经验,互相学习开发新做法,携手进步共创辉煌。结合新制度下的关于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知识,完善双师型队伍建设中的各项设定。

参考文献:

[1]张群,储苏凯,杜艳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J].金融经济,2016(22):136-137.

[2]左彦鹏.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3]王屹,逯长春.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顶层设计探析[J].职教论坛,2016(15):38-42.

[4]朱晓洁.一带一路战略下的高职“双师型”外语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1):152-155.

[5]贾文胜,梁宁森.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5(01):92-95.

猜你喜欢
双师型教师建设策略培养模式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浅谈高职教育教师的发展趋势
校企合作体制下“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林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软件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