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

2018-01-02 11:55郑碧芬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3期
关键词:即时通讯微课教学思维导图

郑碧芬

摘 要:从21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将社会带入了"互联网+"的时代,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教师也在教学中积极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过程的优化。但是,从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够看到,存在部分教师不知道如何在该形式下进行教学的改革。基于此,笔者提出"利用即时通讯,做好课前准备""利用微课教学,做好重点突破""利用网络视频,构建虚拟实验室"等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高中化学课程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其他一线的高中化学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化学;即时通讯;微课教学;思维导图

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现代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方向,也丰富了教师进行教学的手段,在当前的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也积极地将网络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相融合,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利用即时通讯,做好课前准备

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即时通讯平台,在进行高中化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即时通讯技术来开展教学活动,做好课前准备。

例如,在进行《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前,教师根据本节课教材中所安排的内容,布置“预习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预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原子核的组成”等预习作业,并通过微信等即时通讯平台传送给学生,使学生及家长能够在同一时间得到本节课的预习作业。之后,学生根据教师所布置的“预习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预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原子核的组成”等作业,进行《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本节课的预习,并在预习作业完成之后,通过原渠道上传给教师,使教师能够在布置预习作业的当天就得到来自学生作业的反馈,了解学生对《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这节课的预习情况。紧接着,教师根据学生对这节课的预习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从而提高《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这节课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利用即时通讯平台进行作业的发布,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促进教师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根据当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提高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难看出,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即时通讯平台,能够有效地做好课前准备。

二、利用微课教学,做好重点突破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形式进行教学,能够做好化学重点知识的突破。

例如,在进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这节课的教学前,教师可以根据高中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教材中所安排的内容,研析出“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的教学重点内容。之后,教师根据“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这个教学重点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并将微课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紧接着教师将制作好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微课视频上传到公共空间当中,引导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微课视频进行观看,从而使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教师进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这节课的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微课视频进行重复观看,使学生在反复观看中解决课堂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并深化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知识内容的理解,提高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知识的记忆。显而易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进行高中化学知识的教学,教师能够利用微课的形式进行重点知识的教学,实现重点知识教学的突破。

三、利用网络视频,构建虚拟实验室

在高中化学实验当中,有许多实验是当前学生不能够通过亲身参与的形式来完成的,这时教师使用网络视频资源进行虚拟实验室的构建,能够在不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进行《化学反应限度、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探究》这个化学实验的教学中,由于当前高中生化学实验室操作技能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化学反应限度、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探究》这个实验。如果教师采用传统讲述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化学反应限度、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探究》这个实验的教学,那么学生会由于没有趣味性而丧失进行该实验学习的主动性,从而降低《化学反应限度、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探究》实验的教学效率。而如果教师利用网络中现有的《化学反应限度、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探究》实验视频进行教学,那么能够使学生在直观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了解《化学反应限度、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探究》这个实验的流程,深化对该实验的认知,从而实现高效的实验教学效果。不难看出,在进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网络教学视频构建虚拟实验室,使学生在直观的实验流程中,了解进行实验的具体操作方式,从而在不降低实验学习兴趣的前提下,主动进行化学实验的学习。

四、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化学体系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利用电子软件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能够简化传统手绘式构建思维导图的时间,使学生在构建化学体系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进行《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软件进行本节课框架的构建。教师引导学生使用office word或者专业的思维导图构图软件,对“硫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常见硫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转化的条件和方法”“硫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SO32-、SO42-等离子的检验方法”等知识进行整理,并构建不同知识与“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这个主题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构建联系的过程中,理清《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这节课的重点知识,深化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认知,實现高中化学有关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等知识体系的构建。同时,相对于传统手绘式的思维导图构建方法,教师使用office word或者专业的思维导图构图软件进行《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这节课框架的构建,还能够随时进行思维导图上细节的改动,从而提高构建思维导图的效率。显然,在进行高中化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office word或者专业的思维导图构图软件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能够使学生在节省构图时间的过程中,实现化学体系的构建。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是最早的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形式,在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多样呈现形式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使用视频播放器,播放有关海水中主要元素介绍的视频,使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将注意力放在化学课堂之中,并从视频中更好地与《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这节课的知识进行衔接。之后,教师利用PPT当中的图片展示功能,将《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这节课的基本框架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这节课的基本内容有一个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课堂的节奏。紧接着,教师使用图表的形式展示海水中的主要元素表,使学生对海水中的主要元素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并且从该表格中引入本节课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等知识的教学。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等内容进行讲解,并结合例题深化学生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等知识的认知。显而易见,在进行高中化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实现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构建。

总之,信息技术对化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线的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设计当中,提高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博科.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高中化学互动式课堂[J].知识窗(教师版),2018(08):64.

[2]杨国英,冯文俊,庄阳彬.“互联网+”下高中化学微课开发与应用的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05):111-113.

[3]唐松.依托“互联网+教育”背景 促进高中化学师生有效对话[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30):74-75.

猜你喜欢
即时通讯微课教学思维导图
民事诉讼中即时通讯记录的证据采用进路
即时通讯软件发展模型的实证研究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意义及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