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舆情产生与干预机制研究

2018-01-03 16:29丁向育
求知导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舆情青少年学生

丁向育

摘 要:文章作者以河南省部分高校学生参与网络的具体情况为视角,研究河南省青少年网络舆情的现状、产生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符合河南省青少年实际发展情况的干预机制,有利于高校共青团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对河南省高校共青团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更具指导性、针对性,同时也为我国其他省市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意义。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1.网络舆情的概念

普遍意义上讲的网络舆情是指:在不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主要是指虚拟网空间)范围内,网民通过计算机网络、自媒体等网络媒介,针对媒体或网络平台上发布的特定事件、特定人物、特定事迹,在事态发展的不同阶段发表具有一定影响力、倾向性甚至是攻击性的言语,目的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论扩大事态,引导或混淆舆论导向,或者是发泄个人情绪。高校青少年网络舆情是指在校大学生通过校内外网络平台浏览到的网络信息,针对事件本身发表个人看法和观点,以期对高校、社会等产生动态和影响。

2.网络舆情的表现形式

青少年网络舆情的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对新闻事件、焦点热点问题的事实真相一概不知,恶意攻击他人,发表具有倾向性的言论、发泄个人情绪,混淆视听的情况;第二种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发表个人观点,能够正确、理性地引导舆论导向的情况;第三种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网络“水军”“5毛党”,不考虑客观事件,以跟帖、发帖谋生的“职业人”,具有掩盖、歪曲事实真相的特质。

二、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一)青少年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

1.主观原因

第一,青少年需要情感表达和疏导的渠道。在传统新闻媒介时代,青少年缺乏话语权,缺少与政府、专家、其他民众的互动和渠道,公民的“四权”(即指宪法赋予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很难实现,青少年的意见和诉求通常情况下在学校就已经被屏蔽,而且还会受到警告、记过等处分。而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网络的普遍使用,特别是青少年对网络的熟练使用程度往往高于其他群体,而且网络具有开放性、匿名性、即时性、互动性等传播特点,使得作为普通受众的网民既是传播的受体,又是传播的主体,让青少年间接获得了充分的话语权。青少年通过互联网针对新闻焦点发表观点和意见,让自己的态度得到他人重视,个人观点得到有效表达。

第二,网络舆情是青少年学生心理活动的反映。根据青少年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我们得出青少年学生的需求支配青少年学生的行为活动,并主导和决定其行为方式。青少年学生针对网络事件进行跟帖、发帖和发表相关评论是其内心需要与外界进行表达和交往的需求。

(1)青少年仇富、仇权心理的释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是社会因转型造成的居民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二元化”结构进一步明显,已然造成民众的不平衡心理;如果富者、权者在关键时刻帮助弱者,则必然加重这种重复仇权心理。这种心理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一旦有任何关于富者、權者的新闻报道,不管真相如何,公众总是倾向于对富者、权者进行指责甚至谩骂,所以,网民的仇富、仇权心理在网络舆论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2)青少年仇官、仇腐败的正义心理。在此需要强调的是,青少年网友仇恨的并不是所有公务员,而是那些行政不作为、贪污腐败、玩忽职守的公务人员。

(3)青少年学生心理的非理性。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还不够健全,处理问题比较激进、情绪化,不能克制自身行为。

2.客观原因

第一,网络平台为舆论的发布和酝酿提供了场所。网络是网络舆情产生的根源和主要载体,起到引发和刺激作用。网络平台成为青少年网民网络舆情散布和酝酿的主要载体,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网络平台较之前的传统媒体在社会议题产生的初始阶段更活跃,更易被“曝光”,其即时性和浏览量是传统媒介所无法比拟的。其次,在传统媒介时代,人们的话语权受到了一定限制,有些异样的“声音”会被屏蔽掉,即传统媒介时代,人们发表言论的途径和权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是在新媒体时代,各种言论和声音更容易在网络平台放大和传播。再次,网络平台同时也是传统媒介自我升级和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媒体时代的网络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主题自主性、思想开放性、空间广域性的特点,因此可完全满足大众媒介其在舆论反映、舆论监督等方面的需求,也吸引了商家进行商业活动和信息传播。最后,互联网技术的先进技术性也是成为网络舆情重要载体的重要因素之一。网络媒体操作人主要采用技术性推广(版面设置、标题处理、置顶热帖)和非技术性(“水军”“5毛党”)推广进行“炒作”。据调研资料显示,2015年全国影响力较大的事件因网络爆料而引发大量网民关注的事件占到58%,由此可见,网络平台已然成为青少年网民舆论发声的主要载体和平台。

第二,微博、微信、网络直播等新媒体的产生。科学技术在信息领域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设备的不断更新,实现了网络和手机、平板电脑的有机结合,进而产生了微博、微信、网络直播等新媒体形式。“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进一步促进了网络舆论的形成。微博、微信、网络直播的主体是接受性强、思维比较活跃的青少年,他们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这些因素都进一步推动了“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发展,从而赋予微博、微信、网络直播更大的舆论影响力。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

(1)时间上具有突发性。随着“自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的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在网络上进行发布、讨论等,因此网络舆情在时间上具有突发性的特征。

(2)方式上兼具直接性和隐蔽性。直接性是指青少年网民可以在私人的及公开的网络空间对热点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民意表达渠道更加畅通,而且随着浏览量和点击率的不断增加,信息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所谓隐蔽性是指网民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时可以匿名发表,而且这种隐蔽性是基于网络媒体自身的隐蔽性和虚拟性而言的。

(3)内容上具有多样性。网络舆论的内容既可以是“主流”文化,又可以是“非主流”文化,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人文、人生百态等方面的事情,因此其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和多元性特征。

(4)主观上具有情绪性和认知偏差性。基于网络参与人员的复杂性和青少年人格发展的自身特点,青少年的网络舆论具有情绪性,有些言论仅仅是发泄个人情绪,并无实质意义;再加上青少年学生虽然身体机能发展逐渐完善,但是其心理发展以及个人认知结构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则可能对事件本身的认知产生偏差和误解。

(5)结果上难控制性。“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途径更广、速度更快,事件一旦被曝光,事态将很难根据个人意愿进行控制,政府和舆论监管主体很难左右和控制网络舆情的导向和事态的发展,因此可以说“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产生之后,结果上具有一定的难控性。

三、河南省部分高校青少年网络舆情现状分析

1.高校青少年网络舆论参与情况及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河南省青少年学生在新媒体时代对网络热点事件的参与度,笔者对所在单位及河南省其他6所学校的大学生进行了抽查,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实收1996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9.8%,并对从事高校教育工作的22名教职工进行访谈,得到很多有效信息,对河南省青少年学生网络舆情的参与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笔者将根据调研数据做出详细分析。

(1)青少年学生网络舆情参与的主要内容。在收集到的1996份调查问卷中,浏览的内容32%为社会焦点、热点,17.6%的内容为民生问题,11.8%的内容为体育赛事,21.2%的内容为娱乐新闻,17.4%为国内国外新闻。其中男生中89.7%的人喜欢浏览军事信息和体育信息,女生对娱乐新闻的浏览比例占到61%,对时尚内容的浏览比例达到33.7%。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浏览网络内容,加强监控和疏导。

(2)青少年学生网络舆情参与的主要方式。在笔者调研的7所专科、本科院校中,青少年学生网络舆情参与的主要方式表现为跟帖、转帖、点赞、微博微信空间转发、网络直播、微视频上传等形式。其中主要方式表现为跟帖和微博微信转发等形式。

(3)青少年学生网络舆情参与的空间及时间。在笔者调研的1996份调查问卷中,有36%的学生参与网络舆论的地点是在教室上课时,45%的学生是在放学后就餐和休息时,19%的学生是在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进行的,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课前、课中及课后都要对学生加强上网活动的引导。

(4)青少年学生对参与网络舆情的看法。调研数据显示,49.1%的学生认为,参与网络舆情可以有效加强他们与社会的沟通,可以对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表示支持参与网络舆情;约41.2%的学生认为参与网络舆情会耽误他们的学习时间,表示不支持参与网络舆情;9.7%的学生认为是否参与网络舆情对他们的生活不会造成任何影响,表示网络舆情和他们无关。

2.高校共青团工作者对青少年网络活动的引导情况及分析

笔者对河南省7所高校的22名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访谈,根据访谈情况,对河南省高校共青团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学生网络活动的监管和引导情况有了一定了解。其中有2所院校的共青团工作人员针对青少年网络活动的管理中,开设了专门课程,由心理咨询专业的教师为学生讲解网络活动的利弊,在校期间对校园网等做出了一定的限制,以进一步规范学生网络活动;有3所高校的教师讲到,共青团的教育者结合本校情况联合学校社团组织,经常开设专题报告活动和演讲活动,有效地向学生传输了正确的网络价值观;有1所高校的共青团教育工作者会以年级、系别、专业为单位开展“绿色网络活动”的专题讲座,并以实际案例为视角讲解“网络舆情”下造成的各方影响;有1所高校未对青少年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引导和监管。

四、完善预防措施和干预机制

1.家庭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与孩子接触时间最长的主体,因此在青少年的日常行为规范中,父母应起到第一监护人的作用。面对日趋复杂的网络环境,各种网络刺激和诱惑非常多,父母应进一步对青少年参与网络舆情情况加强引导和规范,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一,及时加强与青少年的沟通。青少年学生恰逢叛逆期,思想和行为比较激进,因此父母应进一步加强与青少年的联系和沟通,了解青少年的心理活动,以便做出正确的引导。第二,父母应加强自身网络知识的学习,以尽量消除与青少年之间的代沟。父母只有提高自身能力,才能与思维活跃的青少年有共同话题,才能进入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才能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因此才能够缩小代沟,促进交流,进一步引导和规范青少年的行为,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校构建校园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开展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课程

结合河南省高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处理:第一,绿化校园网络空间。高校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在校内网上可以对一些价值观偏离、有伤风化的评论、跟帖、留言进行屏蔽;并积极开展文明网络行为的教育和宣传,规范青少年的网络行为。第二,高校共青团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关注网上热点、焦点问题,并及时组织学生客观、公平、公正的对待网络问题,构建校园网络道德教育体系。第三,高校开设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课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定期开展“阳光心理”相关讲座和宣传,开展与网络舆情相关的专题心理健康培训。第四,高校辅导员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召开主题班会,做好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汇报工作。

3.社会媒体构建公共信息通报机制

“华南虎事件”“星球大碰撞事件”“H病毒事件”等都是一场场由网络媒体或个人策划的哗众取宠的“子虚乌有”的新闻。因此构建透明的公共信息通报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社会媒体自身应树立传播正能量新闻的意识和责任,对不正当的“同业竞争”行为要及时通报,对混淆视听、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题党”给予曝光。社会媒体之间应形成相互监督的机制和氛围,进而形成良性的信息发布、评论机制。

4.政府监管部门完善法律法规

政府应设立相关的网络监管部门,对社会媒体加强管理,规范网络操作平台,依法纳入管理范畴。第一,政府自身要加强社会公信力的构建。从防控、化解社会风险的角度出发,解决网络舆论事件中涉及民众公共利益的信息,如食品安全问题、医闹纠纷问题等,及时与民众互动,发布真实消息和事态进展。第二,完善监管体系、法律法规。对发布虚假、不实信息者加大打防力度,进一步净化网络空间。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因此对青少年参与网络舆情加强监管和引导,规范、净化青少年网络行为,存在着现实的紧迫性,因此這项工作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董靖巍.基于复杂网络的网络舆情动态演进影响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2]伍 明.高校舆情危机管理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3.

猜你喜欢
舆情青少年学生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赶不走的学生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消费舆情
学生写话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11月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9月
聪明的学生等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