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建设中的现代化理论

2018-01-03 11:25尚晨光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和谐共生林业建设现代化

尚晨光

摘 要 林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现代化建设可以分为初始阶段、初步完成阶段和完成阶段三个阶段,因此将林业现代化建设与第一次以及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内容进行紧密结合,也要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融入到林业现代化建设的三个过程中。

关键词 林业建设;现代化;和谐共生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7.037

1 现代化与林业现代化

人类文明的进步总是以现代化的方式呈现,目前海内外的学者从多角度与多维度丰富了现代化的内容,使得现代化更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对于现代化不同方向的解读与分析构建起了一个全方位的概念体系,使得其中包含了更多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属性。同时,现代化这个概念往往能够映射到具体的事物中,因此它并非是一个泛泛而谈的理念[1]。

林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大概念中的局部组成,所以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林业现代化虽然不能全部涉及现代化的各个维度,但仍在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林业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因而区别于其他产业,除了经济效益外,还具有独特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且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可以理解为,在实现林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仅需要将林业工业化的程度作为一个考量的标志,更需要彰显出林业的社会效应以及生态优势。因此,需要从两个方面去更好地把握林业现代化的理念。一方面,林业现代化要使林业在实体形态上呈现出科学的管理模式、先进的技术设备、集约化的经营模式以及凸显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还要强调发展持续性。

林业在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单单只是先进生产理念以及生产技术的引入与提升,更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以及内容上推陈出新的过程。此外,林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理解范畴。不同国家在建设林业现代化应有不同的方式,甚至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也应有因地制宜的政策和方针,应该看到,林业现代化是一个变化的概念,兼具时间性和动态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如果仅仅是片面地参照发达国家的林业发展的模式,而不将实际归属地的林业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相结合的话,那么势必会造成发达国家的经验无法在本地适用的情况产生,林业的发展也势必受到阻碍。

2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与林业现代化建设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现代化的历程是漫长而又复杂的。从18世纪起至今现代化的进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现代化进程主要是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过渡,从经济、社会、文明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进化演变;第二个阶段的现代化进程主要是从工业时代逐渐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即经济、社会、文明均逐渐向知识型方向转变[2]。

两次现代化除了在时间维度上的并列,其联系也十分密切。一般来讲,第一次现代化是一个物质聚集的过程,社会发展在这一个过程中积攒了社会基础和物质基础这两大基本素质。而现代化的第二阶段实际是现代化发展的第一阶段的一种消融和“反向”。同时,在某些方面仍是第一次现代化的延续和发展,两次现代化发展阶段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实际上两次现代化发展第一阶段的进程进一步扩大了市场的规模以及资源种类,而第二阶段是将知识经济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因此在公平贸易状态之下,其实两个发展阶段是相互间制约着的。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对于原有的典型的现代化理论中存在的不足,即无法对于工业型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无法进行很好的解释,所以,第二次现代化实际上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也给予了全新的解读: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是将目标放在了对自然资源的获取与使用的话,那么第二次现代化应该是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回归。因此,林业的现代化实际上也是需要现代化发展两个阶段的协同指导。

在第一次现代化的过程中,物质生产和资本积累是目的,手段是工业化,生产力不断扩张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经济需求。我国目前的林业发展水平还不能够完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社会的生产需要,有待进一步提升生产水平和累积物质资源,因此林业的发展往往就需要借助更为专业化和规模化的手段去提升林业资源的产量与产能,通过增加产量以及質量的提升从而来满足人们对于木材资源的需求。只有通过第一次现代化的林业资源的不断积累,才能确保第二现代化的顺利到位。所以,林业现代化的发展,不脱离第一次现代化的理论基础,才能将林业的第二次现代化顺利推进。

第二次现代化最大的特点便是知识信息化。知识信息化的发展能够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精神文明水平,满足人们幸福感的提升以及自我价值的体现;知识创新的产生能够使得科学技术的形态以及架构发生巨大的变化,而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往往会涌现更多制度上的创新。因此若从物质角度而言,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同向意识,但在精神生活方面往往会体现出种类繁多的变化。因此在如今知识化和信息化越来越被重视的环境之下,林业经济其实和其他类型经济一样,也同样会受到信息化和知识化的作用,因此林业的生产经营的过程往往也伴随着更多的知识信息的元素,这些元素的加入不但能够使得林业的发展逐渐转变原有的落后模式,并逐渐将质量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作为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同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森林旅游、景点观光等。这些元素的加入对于林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更能够进一步凸显生态优势,因此这种状态下林业的发展是受到了第二次现代化的影响的,并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3 林业现代化的三个阶段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

著名经济学家Hollis B. Chenery将经济结构的变化分为了三个层次:产品生产的初级阶段、工业化发展阶段、经济发达阶段[3]。而学者Walt W. Rostow将经济发展在Chenery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为传统阶段、准备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高额消费阶段[4]。而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又在之前的基础上加入了追求生活品质阶段,其中后面的五个阶段实际上便是现代化演变的过程。而学者Lawrence Robert Klein则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社会组成的架构,并标明了三个阶段的产业变革以及之间存在的内部联系,从整体上分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演变的具体特征[5]。从上这些学者的理论研究中不难发现,经济现代化发展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常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步入到一个稳定期,这种尝试研究能够为林业现代化发展的阶段的划分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1)初始阶段。传统林业向现代化林业的發展中,其初始阶段是一个过渡态势。在经济上林业系统中逐渐出现小规模的现代因素,如木材的加工和运输开始着眼于机械化的操作,逐步体现出商业化的特征,但该阶段的机械化操作的水准以及林业产品的商业化特性其实不是很明显,同时资金的投入也呈现出较低的规模,因此该阶段的森林资源其实还是处在一种过度开采的阶段,但好在程度上开始有了保护意识。因此该阶段为林业现代化的发展其实打下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

2)初级化实施阶段。该阶段的现代化特征逐渐成熟并加以体现,林业的机械化水平以及商业化的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有越来越多的先进科学技术运用到了林业发展中,使得林业产品的产量、质量开始得到提升,林业发展经营也逐渐从原有的粗放型模式转变为集约型模式,其产业的架构越来越合理化,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对于林业管理有了更为先进的理念和水平,也对于林业资源开始逐渐形成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整个社会都开始将可持续发展摆在首位,因此当人们意识到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时,林业的发展也迈向了新的阶段。

3)全面实施阶段。该阶段,林业中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比重开始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木材的开采运输业的比重开始降低,林产行业的比重开始逐渐加大,并形成了高附加值的林产品。此外,整个大环境内的林业生态圈的建设开始呈现多角度与多维度,并逐步形成了巨大规模的经济、社会以及文化效应。其中,先进化的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得林业现代化中科技含量逐步成为主流。此外,林农的知识文化水平也迈上了新台阶,对于林业发展的理解迈向了新层次,因此这种多元化因素的共同作用,让林业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进一步提升,也使得林业可持续发展得以延续。

值得注意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状态在林业现代化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从初始阶段的意识觉醒到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再到作为全面现代化阶段的行动原则,可以说,人与自然系的认知直接体现着林业现代化的不同程度,因此,林业现代化建设须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原则,要改变同自然界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建立新的和谐相处的关系[6]。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因此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必须在自然资源条件以及资源发展客观规律满足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任何植物的生长必须遵循其固有的规律和特性,林业发展不能人为地进行强制干预,违法其生长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环境,特别是针对林业发展中对于珍惜物种的引入、培育、繁殖等工作,必须建立在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之下。此外林业工程建设的体系、规模以及整体布局,林业资源的开发都需要充分考虑林业资源的特性以及支撑力度,必须保证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系统作用,以此使得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2] 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美)霍利斯·钱纳里.发展的型式1950-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4] (美)沃尔特·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5] (美)劳伦斯·克莱因.经济理论与经济计量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6] 赵建军.如何实现美丽中国梦:生态文明开启新时代[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和谐共生林业建设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浅谈
陕北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的女巫朋友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探讨
基于遗址保护的城市和谐共生机制研究
神圣的复兴 精美的定格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