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学院协同育人探究

2018-01-05 11:07伍丹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13期
关键词:校企学院育人

伍丹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广东百捷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建百度百捷互联网学院,通过“招生+教学+就业”全周期O2O人才培养、互联网专业群“二维”课程、共建与互联网产业资源深度对接的创新创业就业基地等五个方面来培养复合型人才,探索具有示范性的校企合作模式,为其他高职院校在产学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面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互联网+;高职院校;企业学院;复合型人才;实训基地;精品课程资源库;MOOC;微课;翻转课堂;教育APP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3-0134-03

1 前言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基于固定学习内容、固定学习方式、固定学习时间的传统教学带来巨大冲击。当今社会需要具有跨界眼光、跨界思维、跨界方法以及较强学习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对于传统学校来说,组织架构需要改革创新以适应新的要求。“互联网+”教育的本质是基于技术的教育创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根据学生能力和学习时间等因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和适应性。《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对校企共建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提出实践要求,因此,“互联网+”背景下如何重新定位企业学院,如何拓展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企业学院概述及研究现状

当前,对企业学院的界定并无定论,但大体有两种主流的阐释。

第一种是认为企业学院是企业自办的培训机构,即企业出资,所有权归属企业,为企业培训和储备人才的内设机构[1],如摩托罗拉大学中国区分校、中国惠普商学院、内蒙古伊利集团商学院等。

第二种是认为企业学院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以职教集团或产教联盟为依托,以相互关联的专业(群)为载体,以相同或相通的职业岗位(群)为契合点,合作招生,合作共担课程教学,互聘师资队伍,共建实训基地,共享校企文化,共谋就业创业等[1]。本研究所涉企业学院是第二种。

笔者以“企业学院”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搜索得出,2007—2017年有关企业学院的论文共有35篇,其中企业学院与本科教学关联的两篇,与中职教学相关的一篇,其余均与高职教育教学有关。

文献整理发现,当今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办学走在前列的是江浙地区。例如: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放大“工业”特色育人才,依托“学院理事会”践行人才培养的“地方性”“职业性”“应用性”三原则,与亨通集团和创元集团等地方名企合作共建“亨通学院”“创元学院”等10个企业学院[2];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南集团组建中南学院,在人才规格模型、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人才培养的主导力量等六方面实施“六双”机制[3];此外,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等都在基于企业学院的协同育人方面成果显著。

在“互联网+”背景下,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和行业领军企业、知名企业共建企业学院,通过综合管理部、专业建设部、學习平台运作部来管理和实践,并以教学网站、微信公众号和研发型实践基地为学习平台,以自媒体、移动学习、翻转课堂、TED、MOOC、微课等为教学方法,实现校企深度合作的企业学院新模式[4]。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企业学院协同育人的研究逐年增多,从起初的宏观性理论研究向实证性研究过渡;但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研究较为匮乏,仅有一篇文献从微信公众号、翻转课堂和MOOC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来研究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企业学院创新模式。

3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学院协同育人新模式

《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2016—2020

年)实施方案》明确提出[5]:“到2020年,广东将涌现一批全国领先、世界有影响的一流高职院校和品牌专业,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广东模式。”

在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广东“一流高职”立项建设单位之际,学院与广东百捷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捷集团”)共建百度百捷互联网学院,将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整合为一个互联网专业群,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双方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就业平台等方面合作的创新模式。将企业先进的发展理念和技术标准转化为专业发展的创新理念和建设标准,打破高职学科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之间的界限,利用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表现进行精准采集和精准分析,校企教师结合企业需求和发展,实施精准高效的教学活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实现学生技能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互联网专业群创新的“招生+教学+就业”全周期O2O人才培养模式 如图1所示,百捷集团和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招生,提升招生质量;百捷集团教师和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互联网专业群教师(以下简称“校企导师”)共同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发挥校企自身优势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进行专业建设,实现专业设置与企业用人标准、行业需求零对接;校企导师共同育人,百捷集团教师直接参与专业核心课程的“远程授课+现场教学”,火炬职院互联网专业群教师在现场或课后进行个性化辅导和答疑;百捷集团教师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直接参与班级管理。通过产教融合,直接推荐学生到百捷集团互联网产业群就业。

互联网专业群创新的“二维”课程体系模型 如图2所示,互联网专业群创新的“二维”课程体系模型由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组成。基本素质教育体系和专业能力培养体系组成内容维度,其教学目标均来自百捷集团和社会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形式维度包括基础课堂和拓展课堂:基础课堂侧重于在课堂教学传授互联网专业群系统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拓展课堂作为基础课堂的延伸与补充,侧重于以课外实践活动为形式,整合互联网产业群的创新创业大赛、百捷集团互联网产业群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等学生活动,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和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

校企共建互联网专业群精品课程资源库 根据互联网产业群工作岗位和职业行动能力的要求,引进企业标准,校企共建互联网专业群精品课程资源库。在“互联网+”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全部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方式,校企导师和学生使用精品课程资源库资源来教与学,通过MOOCs、SPOC、微课、翻转课堂和教育APP等开放式的学习,辅以校企导师指导,通过大数据的存储、挖掘、分析技术智能化处理,呈现信息可视化的学习结果,形成个性化的学情报告,构建全新的精准学习体系,由知识习得、参与转向知识迁移和知识创造。

共建与互联网产业资源深度对接的创新创业就业基地 百捷集团与浪潮集团、百度、阿里、京东、360等巨型互联网企业建立了人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接其生态链产业资源,共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创业就业基地。通过产教融合,对实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创新性和有效性大有裨益,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基地建设,体现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理念和改革思路。利用创新创业就业基地的有效资源培养学生的實际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地单位培养和输送优秀专业人才,并借助科研和师资力量提升基地单位的业务工作。

构建校企双方共同考核评价体系 构建基于“互联网岗位群关键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考核为重点,由校企双方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在评价内容上,坚持职业能力与学习能力相结合;在评价标准上,坚持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与互联网岗位群要求相结合;在评价方法上,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4 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学院协同育人强调校企合作的全程性、全员性和全方位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有利于培养定制化的企业复合型人才,解决传统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脱节等问题,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及整体效益的实现。这也是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培养产业高技能技术型人才,建设广东省一流高职,为中山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成秀萍.企业学院及其协同育人研究综述[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1-5.

[2]成秀萍,唐祥金.企业学院及其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1-5.

[3]张登宏,方桐清.“双主体”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企业学院”进校园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1(3):75-76.

[4]吕佳,闾立新.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企业大学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物联网与软件技术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16(24):212-215.

[5]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2016—2020年)实施方案[EB/OL].[2016-12-05].http://www.gdjy.cn/show/141198.html.

猜你喜欢
校企学院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初等教育学院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学院掠影
校企合作五反思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