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与韩熙载的相逢

2018-01-07 03:29毛予菲
环球人物 2018年24期
关键词:韩熙载吴门夜宴

毛予菲

侍女禀告

听琴

清吹

观舞

小憩

送别

作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明唐寅临韩熙载夜宴图》的展出次数屈指可数:2005年,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新馆开馆特展中,这幅画第一次面向公众展示;10年后,在苏州博物馆主办的“吴门四家”之“六如真如”唐寅特展上,它第二次现身;2018年6月,《明唐寅临韩熙载夜宴图》第三次亮相,成为“千人千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古代人物画展”特展中的压轴画作之一。

在不展出的日子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对这幅画做了精心保护。“专库24小时恒温恒湿,还有专门的囊匣用以保存,所以品相很好。”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长程武彦说,“《明唐寅临韩熙载夜宴图》有500年历史,我们有责任让它传承到下一个500年,下下个500年”。

一段真实历史的见证

《明唐寅临韩熙载夜宴图》是大才子唐伯虎临摹的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画作。原作《韩熙载夜宴图》在中国艺术史上名气更盛。它讲述了一个曲折的历史故事,也是一段真实历史的见证。

画中主人公韩熙载是五代时期南唐的臣子。他空有统一中原的志向,但没能被重用,因而变得放荡不羁。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时,想重用韩熙载,任命他为宰相。而彼时的南唐国势日渐衰微,韩熙载眼看江河日下,对局势早已绝望,于是更加放浪形骸,整日纵情声色之间,以此逃避朝廷的任命,排解心中的抑郁。相传韩熙载的府邸夜夜笙歌,通宵欢宴。他挥金如土,每个月初拿着俸银打赏姬妾,到了月末口袋空空,又带着学生,穿着破烂衣裳,来到姬妾院中,弹着独弦琴,反向她们讨要饭钱。

顾闳中是南唐的宫廷画家,也是李后主的“眼线”。他奉李煜之命,来到韩熙载家中以探虚实,偷看夜宴歌舞的每一处场景。回到宫廷后,李煜命顾闳中画出韩熙载的放荡生活。顾闳中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惊人的记忆力,将默记于心的夜宴全过程绘制成图。

顾闳中笔下的韩熙载,在夜宴的各个场景中都双眉紧锁、心事重重,与宾客满堂、歌舞升平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因為顾闳中同样了解南唐处境,理解韩熙载的苦闷与哀愁。他从韩熙载的角度出发,描绘出他沉郁寡欢的神态,准确传达出了他矛盾、纠结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理。据说李后主看了顾闳中画的韩熙载,就暂时放过了他。

写自己想写的诗,画自己愿意画的画

唐寅为什么要摹画韩熙载的故事?“他自题两首七言绝句,反映了作画时的心境。”程武彦说。

明朝中晚期,唐寅出生于苏州的一个小市民家庭。父亲经营一家小酒馆,一心希望唐寅能考取功名、入仕为官。唐寅天资聪颖、不负父望,16岁中苏州府试第一,28岁中南直隶乡试第一。然而第二年的进京会试成了他一生的转折点。29岁时,唐寅受到京城科场舞弊案的牵连,被黜为浙藩小吏。他以此为耻,坚决不去就职。失落之余,唐寅开始四处游荡,纵情于酒色之中,靠卖文鬻(音同玉)画为生。

在《明唐寅临韩熙载夜宴图》中,唐寅自题两首七绝。第一首是:“身当钩局乏鱼羹,预给长劳借水衡。废尽千金收艳粉,如何不学耿先生。”其中“耿先生”指南唐的一位女道士,她曾被韩熙载的政敌宋齐邱推荐入宫,并且深受李煜宠爱。唐寅借此问韩熙载:“你为什么花那么多钱来伪装奢靡、逃避任命,而不学耿先生入宫廷为国效力呢?”由此感怀自己的身世境遇。

第二首是:“梳成鸦鬓演新歌,院院烧灯拥翠娥。潇洒心情谁得似,灞桥风雪郑元和。”“灞桥风雪”说的是唐代宰相郑綮(音同起)。他善于作诗,但不愿为名利所累,因而不常写。别人问他:“可有新诗否?”他回答:“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郑元和”这个人物则出自《太平广记》之《李娃传》,他身上有着双重标签:状元和乞儿。郑元和曾被寄予厚望,顺利取得了入京会试的资格,却因与烟花女子相恋,耽误考期,流浪街头,最后又奋发读书,考上了状元。

唐寅借郑綮与郑元和这两个人物抒发胸臆:“我怀才不遇、落魄浪荡,但我写自己想写的诗,画自己愿意画的画。”而这,或许也就是唐寅不惜花费心力,临摹这张工笔长卷的原因。

唐寅(1470 年—1524 年)字伯虎,后改字子畏,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仅次于原作的精品

《明唐寅临韩熙载夜宴图》曾为清代鉴赏家李咸中所收藏,抗战前后随民间文物流入川渝地区。1952年,重庆市民汪策以5000万旧币(现约5000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给当时的西南博物院。

在原作《韩熙载夜宴图》中,韩熙载共出现在5幕场景中,琵琶演奏、六幺独舞、宴间小憩、管乐合奏、宾客酬应,开场便是宴会的高潮。唐寅则在画作开端增加了一个场景,画一位侍女禀告韩熙载有客来临,往后才是听琴、清吹、观舞等热闹场面,卷末画小憩与送别,共6幕。“唐寅的摹本,全卷像叙事诗一般,有起有伏、有张有弛。”程武彦说。

唐寅是“吴门画派”的领军人物。他运用了“三白法”,在仕女面部铺上厚重的白粉,将额头、鼻子、下巴都染成了白色。男子脸上的染色则薄而淡,须发毛根晕染细腻,显得真实自然。唐寅还在摹本中融入了大量的明代元素,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对家具结构的改动——将原作中的桌椅双枨(音同城),改为明代流行的单枨。在人物背后的屏风上,写意山水、花鸟等景物也处处透着“吴门画派”的清秀风貌。

“《明唐寅临韩熙载夜宴图》不仅是一件技法精湛的艺术作品,还是史学家研究明代文化的珍贵史料。” 程武彦说。书画鉴赏大家谢稚柳如此评价,《韩熙载夜宴图》的历代名家摹本众多,“唐寅本是仅次于原作的精品。”

(感谢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对本栏目的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韩熙载吴门夜宴
Tang Gong Ye Yan《唐宫夜宴》
邂逅 《唐宫夜宴》
Balcony
韩熙载和他的《夜宴图》
吴门画院师生书画作品联展开幕
狂欢派对中的局
被误读的《韩熙裁夜宴图》
学诗3
明中期狭长画幅绘画构图探究
10·1潮趴夜宴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