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让地理探学更有效

2018-01-07 04:24陈尚鹏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亲历教材情感

陈尚鹏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关注生本发展,建立教学内容与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参与、探究、操作,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在亲历地理实践的活动中,认识地理现象,掌握地理规律,形成思维品质,提高学习技能。教师要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知识的建构、情感的升华、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体验式教学的原则

1.情境引趣。教师要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形真意远”的效果,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将情境融入教学目标之中,能丰富课堂教学,引发学生进行主动探究。

2.亲历过程。学生不仅要“以身体之”,通过动手操作直接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还要“以心验之”,调动已有的情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亲历实践的活动中,获得相应的领悟体会,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3.以生为本。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关注学生的亲身实践,不能以简单的师问生答代替学生的参与,不以象征性的合作讨论代替生生互动,而要让学生在细致观察、深入讨论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强化引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要善于“让学”,为学生留有思考、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行为举止,了解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态度,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

5.多元评价。评价是获得教学反馈、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范围等方面进行多元评价。评价内容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

二、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1.研读学情,分析教材。课标是解读教材、确立目标的“准绳”,教师只有深入研读、理解课标,才能在开展活动时有章可循。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地图册、挂图等素材,把握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将三维目标融入教学目标之中。学生的经验是在学习、生活中积累的,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经验起点,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储备,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

2.教学相融,相得益彰。教师要运用合作交流、角色扮演、实践探究、实践活动等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教”与“学”和谐统一,在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同时,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例如,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看数字星球,并思考:经线、纬线在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的分布上有何不同?任意两条经线、纬线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间距的变化规律是什么?经线与纬线是如何平分地球的?在探讨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时,引导学生自制学具,在地球仪上将红色五角星贴在北京的位置上,将一张中间被掏空(呈圆形)的硬纸板卡在地球仪上,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并轻轻拨动地球仪,使它自西向东转动。边操作边思考: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北京)和背着太阳的一面(纽约)各有什么现象?教师以导促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体验,把握知识的真谛。

3.整合资源,因生选材。教学资源内容丰富,有教材、挂图、视频、时政新闻等,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容,这样才能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去主动探学。

4.参与体验,反思观察。学生在亲历实践中了解地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实现对知识、情感的重构,并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例如,在学習《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时,学生从城市近几十年发生的变化中了解了城市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而深化对城市化的认识。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建构知识体系、提升能力、丰富情感。

猜你喜欢
亲历教材情感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教材精读
情感
我亲历了分田到户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亲历,九年别样神话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