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学科素养的价值追求
——谈“以写促学”的高中英语教学之道

2018-01-08 06:43史惠中
名师在线 2017年1期
关键词:宜兴市原文素养

杨 云,史惠中

(1.江苏省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江苏宜兴 214200;2. 江苏省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江苏宜兴 214200)

基于英语学科素养的价值追求
——谈“以写促学”的高中英语教学之道

杨 云1,史惠中2

(1.江苏省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江苏宜兴 214200;2. 江苏省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江苏宜兴 214200)

课程改革需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为宗旨,高中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在写中学、在写中用,让写成为学习的助推器,贯彻以写促学策略,助推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高中英语;学科素养;以写促学

一、学科核心素养在写作过程中的体现

2016年高考江苏卷的英语高考作文是讲“网络投票”的相关问题,此话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题目要求学生用30个单词来概括一下短文的内容,并发表自己的看法。高考题型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反拨作用,不难发现,作文的题型更接近于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何谓核心素养?简单地说,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学习的关键能力和学生发展的必备品质。两种能力分别是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两种品质即为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它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深入诠释了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丰富内涵和特征,并为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提供了具体参照和坐标。作文题目的真实情境,需要学生用贴切的语言、接地气的思维和走心的思想来完成一篇短文创作。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通过课堂学习活动的开展来发展学习能力、培育核心素养是当务之急。

素养需要学习来体现,也需要学习来检验,通过写作来促进学生学的活动,以写为导向驱动学的行为跟进,开展丰富多彩的“以写促学”教学活动,是渗透、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黄金之道。以江苏高考卷为例,用30个单词来概括短文大意,首先,考查了语言概括能力;其次,对文章进行解读性描写,并写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需要学生对短文的中心和线索有精准的把握,需要一定的“思维力”,考量着学生的思维品质。要将这两者发挥得好,还得“功夫在平时”,于日常教学中通过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语言素养在学习活动中软着陆。

二、基于学科素养的“以写促学”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的9级目标规定: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就熟悉的话题与讲英语的人士进行比较自然的交流。能就口头或书面语言材料的内容发表评价性见解。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通过写作的输出性语言活动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能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1.写长法,促进语言技能的形成

“以写促学”是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王初明教授提出的“写长法”派生出来的。“写长法”的操作原则是:以设计任务为语境,以交际需要为驱动,以课堂集体评阅为动能,通过调节作文的长度要求,逐步加大语言运用量,使学生在表达真情实感的过程,冲破外语学习的极限状态,从而获取学习成就感,提高自信心,在积极情感的配合下,将语言知识加速转换成外语运用能力(王初明,2006)。

(1)任务性写长——培养学生“看”的能力

教师由从句法、词义的角度出发,先让学生写主句,然后添加细枝末节,使句子变长,句子结构也由此从简单到复杂,表意功能也渐趋强大。写长法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让学生从句子由短变长的过程中看到句子结构的变化规律和表意功能,从而让学生在观察、体验、感知和归纳中习得语言知识,内化语言技能,形成语言能力。

(2)交流性写长——提升学生“说”的档次

“写”就是用文字来练习“说”,如何让学生在单位句子或单位时间内表达更多的内容、输出更多的信息,使用最美的语言,是高效语言输出的表征。例如你要向别人交流以下内容:我正在教室里看书;突然,我听到外面有阵哭声;声音好像从楼上传来的。教师可引导学生用一个含特殊句型结构的长句来表达,从而增加交流句子的含金量,提升交流表达的档次。

(3)评价性写长——培养学生“学”的热情

评价性写长,即让学生以他人肯定的评价为动能,促进句子结构趋向高级,表意日趋圆满。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进行,以组团为单位。每周由组内一名学生主写,其他同学借助网络等新型媒体进行“跟贴”“回贴”,让学生在写中学,学中写,让“写”为学生的“学”发挥微波炉作用。这样,整个小组无论是写贴还是跟贴,都在平时的学习中使尽“洪荒之力”,并以写作为驱动,实现自主、高效的学习。

2.写概要,促进阅读策略的提升

写作概要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写作综合能力。Krashen认为,语言输出要通过语言输入来完成(董越君,2012)。要提升此项能力,需要从文本阅读中取“经”,从阅读解码中修“道”。

要想将30个单词左右的概要写得言简意赅,则需要一定的阅读策略。阅读策略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和使用一系列旨在提高阅读理解和阅读速度的方法和调控阅读行为的措施(鲁子问,2011)。Skimming和scanning是阅读中两个最重要的阅读策略,Skimming侧重于抓构成语篇的基本因素,而scanning则指向主要信息,此二者交互使用,才能用较少的词汇量来概括短文的主旨,为梗概的写作保驾护航。

一个好的概要一是要涵盖必要的背景信息,也就是when/where/why/who/what等;二是要表明其中的关系,如因果、转折或者呈现的规律性变化;三是附带性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相应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跳读或略读策略来厘清文本最基本的构成因素,然后通过浏览或扫描发现其中的主要规律或关系,并将主要的信息句划出。最后,要用阅读的思维对信息的来龙去脉作一个预见性的判断整合,从而为下文的续写埋下伏笔,提供一个可以接下去写的思路或朝向。

3.读后续写,促进阅读素养的形成

近年来,“读后续写”因其良好的促学功效而受到我国考试部门的关注。笔者认为,此方法促学语言的关键在于一个“续”字。“读后续写”的目的是通过“续”写来促学,具体的操作也较为简单,教师只需针对学生的语言实际,挑选出内容有趣、难度适中、有一定长度的文章,删除其结尾,形成语篇的残缺,然后让学生续接原文写下去。学生需发挥想象力,对语篇的结尾进行合理“脑补”。续写必须和原文理解相一致、相和谐、相回应,必须和原文的理解产生共振和交集,这就要求学生在续写过程中回读原文、细读原文、深读原文,并借用原文中的词语为支架来表达新的思想,从而抬高语言的产出质量,在原文基础上进行“创生”,因此,它能最大限度地促使读者采用各种方略去深度研读原文,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素养。

续写的促学功能很多,如促使读者结合读物样本写作文、激发并调动学生使用语言的冲动、规避母语的负效应、即时高效地记忆语块、在运用中甄别语法结构和遴选适切句型、理解原文本的语篇的结构和情感态度,等等。

4.自由写,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Swain等人(1995,1998)对加拿大法语浸入式教学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在一些法语听力和阅读理解测试中,浸入式学生的成绩与同龄的以法语为母语的学生成绩相差无几,但是,浸入式学生的说和写的能力远远不如以法语为母语的学生的水平。他们认为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输出机会太少,由此他们提出“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该假设认为,在输出活动中,由于需要将意思表达清楚,学生必须经历语言形式的构建、尝试和改进过程;由于表达遇到困难,学生更加注意相关形式和规则,从而能提高学习者语言的流利度,增加学习者对语言点的敏感,帮助学习者验证其关于语言的假设,有助于学习者反思和控制并内化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为学生用英语自由输出牵线搭桥。

(1)选题要切合学生生活。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教育意义的真谛(何宏玲,2006)。新课程强调英语要在用中学,为用而学,只有基于生活的英语写作,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魅力,如给外国朋友发E-mail、写英文报刊投稿、课堂前三分钟的英语演讲、平时或周末的英语角活动、学校以及班级举办的英语画刊等。

(2)写作形式要富于变化。一份好的笔头写作需要作者很好的构思,收集信息,组织语言,作者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更要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和策略(王笃勤,2010)。教师应打破“逢考才写”的思维,避免只从考试出发进行写作指导,这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平时要创设各种形式,让学生我手表我心,实现语言的自由输出,如让学生改写、缩写,或将故事写成对话,将对话写成故事等;还可让学生写英语新闻、观后感,编英语剧。学生可单人完成,也可合作完成,抑或师生同写,让学生在创意写作中使用英语,增强写作获得感。

(3)反馈指导要适时适切。如何在学生写的过程中给予适时适切的反馈相当重要,反馈分为两种:一是评价性反馈,主要是具体表扬写作的亮点,如字、词、句或结构等,教师采用学生互评、自评、集体跟贴评价等方式及时放大写作优点,为学生持续学习注入驱动力;二是指导性反馈,诚然,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出现些错误,这是学的大好时机,是以写促学的转折点,其实,错误往往出在学的环节上,是学习策略问题。教师要以此为契机,指导学生适切的方法,对症下药,实现“写”和“学”的比翼齐飞。

结 语

核心素养是课堂的终极价值诉求,也是课程改革发展到深水区的内在表征,如何实施以写促学,开展良好的学和写的教学活动,让核心素养落实在课堂上,落实在教学活动中,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这既是高效课堂的助推器,也体现了英语教学的目标由培养什么样的能力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转变。

[1] 王初明.以写促学——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试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03).

[2] 孙大伟.对高中阶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自我认识[J].英语学习,2015(04).

作者简介:1.杨云,1979年生,男,安徽舒城人,教育硕士,现任江苏省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教师,曾获宜兴市教育局,嘉奖中学一级教师。

2.史惠中,1969年生,男,江苏宜兴人,现任江苏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无锡市英语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宜兴市原文素养
“执法+审计+专家”宜兴市探索审计式安全检查新模式
宜兴市探索“双盲”应急演练提升实战效能
点赞宜兴市森林消防大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宜兴市陶艺协会成立(亦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