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携手共同建设健康凉山、上海医药走进凉山倾情帮扶

2018-01-08 15:16吴颖
上海医药 2018年23期
关键词:义诊凉山州艾滋病

吴颖

“健康中国2030”将健康事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署,进一步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由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上海医药》杂志和上海市慈光皮肤健康基金会联合发起的“上海医·药大凉山慈善义诊行”活动,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月城广场拉开了帷幕。

2018年8月17—18日,来自上海临床和社会组织机构的专家一行17人来到了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布拖县进行为期两天的义诊、培训及赠书赠药慈善公益行。8月17日上午,来自上海慈光皮肤健康基金会、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上海医药》杂志社等上海权威临床机构和社会组织的帮扶工作小组在凉山州西昌市月城广场举行了“上海医·药走进大凉山慈善义诊行”启动仪式。

来自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党委书记卢洪洲教授作为此次帮扶工作组代表在启动仪式上发言。他表示:艾滋病防治工作是我党和我国高度关注和重视的卫生工作,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彝族聚居地,也是我国艾滋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截至2017年底,凉山州报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接近3.5万例,占全国的4.8%,占四川省的33.1%。全人群报告HIV感染率约为0.67%,布拖、昭觉、越西、美姑、金阳5个县常住人口艾滋病感染率均超过1%,处于高流行状态。艾滋病已经成为危害当地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

此次参加义诊的专家均来自上海最权威的艾滋病、性病和皮肤病方面的临床机构,其中有三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此次“上海医·药大凉山慈善义诊行”受到凉山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凉山州州人民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凉山州州卫计委主任、卫计委副主任,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等相关领导出席活动启动仪式。

上海医药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夷征宇女士和来自上海市慈光皮肤健康基金会的理事长乐嘉豫教授代表此次帮扶工作组向当地卫生部门赠送了11箱皮肤病常用药品和《上海医药》杂志等相关医学书籍。

“与智慧者为伍,与大爱者同行。”义诊活动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前来就诊的父老乡亲络绎不绝。在西昌市和布拖县的两个半天的义诊活动中,共计有约600名患者前来就诊并领取了由帮扶工作组捐献的免费药品。

义诊结束,帮扶工作组还将针对当地情况面向来自西昌和凉山州的相关医务人员就“艾滋病诊治进展”、“常见皮肤病的防治”等专题进行专业培训。

为了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开始,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为此,《上海医药》杂志采访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对口支援凉山州艾滋病防控和健康扶贫的代表专家卢洪洲教授。

《上海医药》: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国务院扶贫办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了全国健康扶贫三年攻坚工作会议。会议宣布,我国将采取超常规举措,全面实施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能否请卢教授为我们解读一下,什么是“超常规举措”,健康扶贫三年攻坚战是如何部署的?

卢洪洲: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总体思路是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卫生健康服务薄弱环节,加大政策供给和投入支持力度,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防治结合、关口前移,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总目标是:最大限度减少新发感染,最大限度发现、治疗感染者,坚决遏制母婴传播,有效控制性传播,持续减少注射吸毒传播,进一步降低因艾滋病死亡,逐步提高感染者生存质量,不断减少社会歧视。到2020年,遏制疫情增长势头,4个重点县艾滋病新发感染率下降50%以上,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到4%以下,实现感染者家庭全面脱贫。

据了解,此次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将重点实施以下六项攻坚行动:

一是实施贫困人口托底医疗保障三年攻坚行动。通过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对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报销后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给予倾斜救助,将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及门诊大病、长期慢性病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二是实施贫困人口大病和慢性病精准救治三年攻坚行动。全面推进大病专项救治工作,2018年将妇女“两癌”(宫颈癌、乳腺癌)、肺癌、尘肺病等纳入专项救治范围。2018年年底前扩大到20个病种,到2020年力争达到30个病种,实现贫困人口大病救治工作规范化。做实做细家庭医师签约服务,优先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慢病规范管理。加强动态管理,提高分类救治工作精准度。三是实施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压实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责任,提高帮扶成效。四是实施贫困地区传染病、地方病综合防治三年攻坚行动。开展艾滋病、结核病、包虫病、大骨节病等重点疾病的综合防治。五是实施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养,引导贫困地区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六是实施深度贫困地区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卫生健康领域政策优先供给、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支持、资源优先提供、社会力量优先对接深度贫困地区。

《上海医药》: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将引入外部技术支持力量,通过北京、上海、广州实力较强的三甲医院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专家、妇产科专家派驻凉山四个项目县开展工作,进行一线临床医疗工作指导、基层医护人员培训,提升凉山基层医护人员能力,为当地的防艾工作、尤其是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进行具体指导。作为国家卫健委组织北上广疾控中心和定点诊疗医院对口支援凉山州艾滋病防控和健康扶贫的代表专家,您觉得,针对凉山地区的情况,健康扶贫工作应该聚焦哪些方面开展?

卢洪洲: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艾滋病高发地区之一,当地基层医师比较缺乏临床诊治的经验,渴望获得理论指导和临床经验。艾滋病发病期的病情表现非常复杂,可发生许多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并累及人体各系统多器官的损伤,而基层医院的医师面对如此复杂的临床表现,往往是束手无策,因此更需要规范化的培训,以获得诊断和治疗的经验。

为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關于开展“艾滋病防治和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的总体计划,配合落实“基层艾滋病防治”实施重点,我们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与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人民医院达成对口技术支援协议。2018年,我们率领相关专业人员通过多次传经送宝,先后在当地开展了赠书、义诊、讲座等活动,不仅给当地医院带去了最新的艾滋病防治理念和经验,更为提升当地人员的防艾意识做出了贡献。但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仅仅依靠一年几次凉山行不能解决当地的艾滋病防控现状,必须让当地的医务工作者积累临床实践经历。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拿出课题经费,邀请三位凉山州布拖县人民医院的临床骨干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进修学习,其中包括从事抗病毒治疗的内科医师、儿科主任和临床护士长。目前,三位布拖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已完成进修任务,回到了自己原先的工作岗位。

《上海医药》: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上海市艾滋病定点收治单位。您作为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专业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请您谈一谈我国在艾滋病防治方面有哪些发展?

卢洪洲:尽管在39种法定传染病中,艾滋病的死亡人数仍居第一位。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艾滋病如今已是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如果能够早期干预,及时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使体内的病毒量减至无法检出。目前,古巴、泰国、白俄罗斯和亚美尼亚已成为全球首批消除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的国家,中国有望成为下一个完全切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国家。也就是说,艾滋病人群像正常人一样结婚、生子,已成为现实。

“目前有9 000多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接受长期治疗。感染艾滋病病毒以后,治与不治,结局大相径庭。” 人在感染HIV以后,一部分人会在一个月内出现发热、关节酸痛等流感样症状,随后会进入一个3~5年甚至10多年不等的临床无症状期。如果感染后没有被及时发现,也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感染者血液中的病毒将持续存在,不仅具有传染性,其体内的免疫细胞(CD4细胞)也会递减,5~8年后,即会进入发病期;此时再治疗,即使病毒可以被清除,免疫功能也难再完全恢复。反之,如果感染者能够被及时发现,及时接受治疗,3~6个月后,其体内的病毒载量即可低于检测下限,不仅传染性大大降低,免疫功能也可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可长期不发病,甚至寿命也不受影响。

为了给艾滋病患者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于2010年成立了艾滋病诊疗中心。病人不仅能在中心接受免费的抗病毒治疗,还可在诊疗中心接受普外科、骨科、胸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肿瘤科、肝胆外科、介入科、妇产科、儿科及口腔、眼科、耳鼻喉科等医疗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艾滋病人群“看病难、手术无门”的难题。

猜你喜欢
义诊凉山州艾滋病
健康义诊基层行
《 世界艾滋病日》
凉山州创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义诊在草原 潘义奎 油画 112cm x 180cm 2020 年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爱心义诊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