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来一生浮梦

2018-01-08 08:57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8年43期
关键词:李后主腰肢沈约

破阵子

李 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首词的音节很美,这是首个人抒愤的词作,是完全可以为当政者,乃至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所借鉴的。

词人出生于南唐建国那一年,他亲自见证了南唐四十年的国祚。词人回想起当年的尊崇,仍不免自喜,而如此盛景却是在亡国亡家后回忆到的,无疑使词的悲情又深入了一步。

他做了俘虏,从原来对别人颐指气使变成看别人脸色行事。那是什么情形呢?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腰肢消瘦,鬓发斑白了。《梁书·沈约传》说沈约给徐勉的信中称自己“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后以“沈腰”代指腰肢消瘦。潘岳《秋兴赋》说“斑鬓发以承弁(帽)兮”,后以“潘鬓”指代中年鬓发初白。

感情最沉重的是最后一句。李后主匆忙拜别了祖先就去忍辱偷生了。笔者认为“离歌”是伶人为后主“辞庙”而奏。“垂泪”是他哭庙,并非对宫女而痛哭。因为是艺术创作,词人将几组镜头拼接起来,能收到更加强烈的艺术效果。

有同情者认为,如果他不是国君,那么他将没有什么可羞愧地去当艺术家了。其实不然,试想李煜若没有那样的地位和身份,他能有那么好的受教育的机会吗?如果没有幼时的文学素养,他能把心中所想抒发得那么到位吗?

造化弄人,李后主后期词作言深意幽,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詞。”这固然与其才学有关,而更重要的是他的身份使然。

李煜本身简直就是一首诗,他诗化的人生使他总异于常人,他的生活不被人熟知,而他表达的离愁与眷恋之情,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我们产生了共鸣,就好像是我们自己在表达,于是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也就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

猜你喜欢
李后主腰肢沈约
几时重
几时重
等风来
点绛唇·莲
书迷沈约
沈约“怼”书
沈约“怼”书
初春
回首不堪,叹息月明——李后主词境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