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患者鼻咽分泌物EB病毒DNA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18-01-09 13:27何矣然游义彬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鼻咽鼻咽癌分泌物

何矣然,游义彬

(江津西城医院,重庆 402260)

临床研究

鼻咽癌患者鼻咽分泌物EB病毒DNA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何矣然,游义彬通讯作者

(江津西城医院,重庆 402260)

目的探讨鼻咽分泌物EB病毒DNA(EBV-DNA)检验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3日-2017年9月3日在本院就诊的50例鼻咽癌患者(观察组)和50例慢性鼻咽炎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都接受鼻咽分泌物EB病毒DNA(EBV-DNA)检验,对比EBV-DNA阳性率和平均值。结果观察组EBV-DNA阳性率(70.00%)、平均浓度[(4.95±1.16)×102copies/mL]都高于对照组(8.00%、0×102copies/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分泌物EB病毒DNA的定性、定量检测有利于鼻咽癌的诊断。

鼻咽分泌物;EB病毒;DNA;鼻咽癌

鼻咽癌(NPC)发病初期无典型症状[1],导致大多数病人在确诊时已出现淋巴结转移的状况,因此需要提倡鼻咽癌的早期筛查,有必要将其纳入常规体检项目当中。EB病毒长期潜伏在B淋巴细胞以及口咽部的上皮细胞内[2],在胞浆中的存在形式为环状DNA,本文为了探讨鼻咽分泌物EB病毒DNA(EBV-DNA)检验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做了以下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病理确诊)、慢性鼻咽炎患者(门诊确诊)当中分别选出50例,依次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就诊时间为2016年3月3日-2017年9月3日。

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9例、21例(共50例);年龄:41岁-76岁,平均年龄(66.64±7.12)岁;病理分期:I期、II期、III期、IV期分别有6例、12例、15例、17例。

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8例、22例(共50例);年龄:40岁-74岁,平均年龄(66.21±7.05)岁。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EBV-DNA阳性率以及平均浓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EBV-DNA定性检验结果 观察组的EBV-DNA阳性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2.2 EBV-DNA定量检验结果 观察组鼻咽癌患者鼻咽分泌物中EBV-DNA的平均浓度为(4.95±1.16)×102copies/mL,对照组为0×102copies/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74,P<0.001)。

3 讨论

EB病毒基因在裂解期完全表达,会有衣壳抗原、细胞内抗原合成,鼻咽癌患者机体中的抗EB病毒抗原的有关抗体水平较高[3],其中EA/IgA抗体、VCA/IgA抗体的诊断价值高于其他抗体类型,大部分鼻咽癌病人血清VCA/IgA抗体都为阳性,EB病毒在开始复制时就会产生

表1 对照组、观察组EBV-DNA的定性检验结果[n(%)]

1.2 方法 鼻咽分泌物EBV-DNA检验方法:先应用自制吸管远端、鼻咽纤维镜附带的吸引系统采集鼻咽分泌物,轻微吹打之后摇匀,将1.50 mL液体放在离心管中离心5 min,转速为每分钟12,000转,收集沉淀物,在其中滴入DNA提取液,共50.00 μL,摇匀之后放在恒温(100oC)中保存10 min,再以相同转速离心5 min,将2 μL上清液提取出来用于扩增模板制作的材料。在双末端将荧光探针序列和引物序列进行标记,在PCR反应管中加入提取液,共50.00 μL,制作质控品、阳性标准以及阳性、阴性对照,≥5×102copies/mL表示阳性,反之为阴性。EA,因此EA/IgA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4],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经将EB病毒纳入了I类致癌物质当中[5],可见其危害性之大。

荧光定量PCR检验技术(FQ-PCR)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在传统PCR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将荧光标记探针加入其中,结合广谱技术、分子杂交技术以及核酸扩增技术,可对扩增之前标准当中核酸模板的数量加以检测,得到定量检测数据。血清、血浆、肿瘤组织、转移的淋巴结当中都可提取到EBV-DNA标本,但在肿瘤组织和转移的淋巴结当中提取标本的难度较大,且具有创伤性,而在血清或者是血浆中提取标本相对容易。

本研究对鼻咽癌患者和慢性鼻咽炎患者都进行鼻咽分泌物EBV-DNA检测,得到定性检测结果和定量检测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EBV-DNA阳性率(70.00%)、平均浓度[(4.95±1.16)×102copies/mL]都高于对照组(8.00%、0×102copies/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鼻咽癌患者鼻咽分泌物EB病毒DNA具有一定的检验价值,可初步鉴别鼻咽炎与鼻咽癌,值得采用。

[1]叶倩, 李筱莉, 陈岩松, 等. 联合检测EB病毒不同抗体及EB病毒DNA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J]. 现代肿瘤医学,2016, 24(19): 3045-3048.

[2]岳枫, 周涛. EB VCA-IgA和EB-DNA检测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鼻咽癌诊断价值的比较[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2, 7(4): 351-353.

[3]罗耀凌, 陈浩, 彭颂国, 等. 联合检测EB病毒不同抗体及EB病毒DNA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J]. 中华医学杂志,2013, 93(44): 3516-3519.

猜你喜欢
鼻咽鼻咽癌分泌物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鼻咽通气道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64排螺旋CT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不同方式鼻咽部活检术诊断鼻咽癌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