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读得太多和写得太多”写作指导

2018-01-09 19:45苏静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化用快餐读书

苏静

2018备考热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如今,人们读得太多而没有时间审美,写得太多而没有时间思想。”

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写作指导

材料中“有人说”的话是一个并列复句。“人们读得太多而没有时间审美”,说的是阅读和审美的关系。在“快餐阅读”盛行的当下,读书如果追求量,那是粗糙的读法,也许可以帮助你在短时间内对一个领域有个概览,却不能带来审美的快乐,因为忽略了阅读的价值是要靠心灵去内化而不是数字去量化。据此,可以有“慢慢读,去发现美”等立意。“写得太多而没有时间思想”,说的是写作和思考的关系。快餐式写作难以沉淀出有深度的优质作品。在互联网时代,写作发表的门槛越来越低,人人都能成为自媒体,不过大多是一时喧嚣,很快便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很少有能历经时间考验的作品。据此,可以有“写而不思则罔”等立意。当代人是否真的读得太多?写得太多?互联网的浏览式、快餐式阅读,其实都是碎片化的、浅层次的阅读,只有去阅读长篇的有连贯体系的作品,才会获得精深的体会,才能获得审美体验。“读”时,要体验美,也要思考,这样才能文思隽永,才能让“写”成为检验思想成长的利器。当代人“读”和“写”的症结不在于一味追求量,而在于有没有审美和思想的标准。对前后两句话综合起来思考可以有“读能读出美,写中见思考”“读中要思考,写中呈现美”等立意。这几个角度,任意选取一个角度都是可以的。

素材及化用

强力素材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化用例段:只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诚如孔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读书的过程中,只知道“皓首穷经”,那最终只能成为书呆子;如果多加以思考,你可能就会成为思想家,就会获得有价值的学问。所以我们无论是读书还是做学问,最为重要的是能够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有所创见。

强力素材2: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经过苦难磨炼,十分珍视读书机会。他遇到一本书时,不是用小撬子偷偷撬开它的锁,然后盗取点滴内容,而是像一头饿狼,把牙齿没进书的咽喉,凶暴地吮尽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碎它的骨头!直到那本书的所有纤维和筋肉成为他的一部分。

化用例段:书读得再多,学问再渊博,也很可能是一个“超级搬运工”。卢梭说:“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杰克·伦敦遇到一本书时,不是用小撬子偷偷撬开它的锁,然后盗取点滴内容,而是像一头饿狼,令书的所有纤维和筋肉都成为他的一部分。这种“饿狼式”读书法其实就是把书本啃透彻。一个人如果只是整天大量阅读,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一个总是骑在马背上的人最终就会失去走路的能力一样。精读一本,胜过跑马观花千部。

强力素材3:

第十届作家榜发布,“要超过郭敬明”,这是几年前江南和他人聊自己的商业理想时讲到的一句话。江南整天挂在嘴边的,是做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他说写书都是次要的,是副业。他说能衡量自己价值的就是看他挣了多少钱,跟人聊天总是说我们拢了这笔钱,再去拢下一笔,以及我们什么时候上市。

化用例段:在商品文化泛滥的年代,艺术和生活暗暗地建立起一种共谋的利益关系,使文字成為语言泡沫。第十届作家排行榜,江南以3200万元再登年度版税收入榜首。他认为写书是副业,衡量自己价值的标准就是他挣了多少钱。看似江南实现了他的商业理想,但这种功利性的写作又能给人们留下多少文化思想?命运的悲剧性和荒谬性不再得到体现,大众赤贫现象却愈演愈烈。

例文精选

于慢中细品人生

□一考生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读书不求审美,写书没有思想,已经成了一种时代病。不谈眼睛盯着作家富豪榜的写手们怎样制造文化垃圾,不谈追求著作本身的教授们怎样抄袭他人的作品,单说流行的快餐阅读,也足见病症之重之深之烈。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严峻的现实。多少成长中的青少年为了追求“悦读”,置华章名著于不顾,只读图文并茂的电子书籍,乐此不彼;多少所谓的读书人,读名著只关注故事情节,什么情感熏陶、审美体验,通通与己无关;各种辅导书多如牛毛,精致的解析,准确的答案,应有尽有,读原著成了一种奢侈和愚蠢……

诚然,快餐阅读自有其存在的理由。现代人是忙碌的,人们需要放松,闲暇里读些有意思的文章,未尝不可。可是,把快餐当正餐,完全靠快餐生活,那就本末倒置了。读书,读美文,读经典,是为了提高识见,熏陶性情,培养情操。叔本华曾说过“不要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仅仅满足于开卷有益的浅层次上,读书的收获就十分有限。长此以往,青少年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退化,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有甚者还会变成没有思想的“空心人”,那才是更为可怕的。

快餐阅读的流行不是偶然的。中国人崇拜快,手机在响,电话在催;寄信要特快专递;拍照要立等可取;坐车要高速公路;做事要名利双收;理财要一夜暴富;结婚要有现房现车。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快餐阅读正是这种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的反映。时间就是金钱,在这样的时代,还像古人一样摇头晃脑,沉浸在书里,岂不可笑?

可是,读书本来就是一个雕琢灵魂的工程,也是一个欣赏品鉴的过程。阿尔卑斯山景观极美,路旁竖着一面标语:“慢慢走,欣赏啊!”走马观花是无法领略美景的。读书也是这样,只有带着审美的双眼慢慢读,我们才能体会“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才能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慢中有审美,慢中有思考,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拥有独特的思想观点,生命才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才不会被历史的潮流淹没。

莫因疾进而不堪重荷,放慢脚步,感悟体味细枝末节,我们就可以在心中修篱种菊,让生命演绎出不一样的睿智!

(编辑:李跃)endprint

猜你喜欢
化用快餐读书
一只鸡的IPO
我爱读书
快餐式读后感被打败了
“化”备用素材为写作内容
智慧快餐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浅谈楹联创作中的抄袭与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