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解读《傲慢与偏见》

2018-01-09 13:56易景阳
青年时代 2017年33期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解读

易景阳

摘 要:文学伦理学是高中文学研究中的一门学科,主要从伦理情感领域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在高中文学鉴赏与学习中,伦理学的探究与分析可以使文学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本文从文学伦理学视角,对外国名著《傲慢与偏见》进行解读。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傲慢与偏见》;解读

一、引言

在高中知识结构体系中,感性文学内容学习是高中知识的主要学习部分,文学分析的形式多元化,包括主题情感、背景、人物形象分析等。文学伦理角度的作品分析是人物分析的分支,结合伦理学理论知识,探析作品人物鲜活的个性,是提升高中生文化底蕴和情感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文学伦理学概述

文学伦理学是基于文学理论学,进行文学作品的深层次解读,主要从作品的情感上剖析作品,包括人物之间的伦理情感、人与社会的情感分析。以《傲慢与偏见》为例,在进行文学伦理学赏析的过程中,一方面,对主要人物的情感进行直接人性解读;另一方面,从文学伦理学的专业视角,对社会与人的情感变化进行解读,使《傲慢与偏见》的情感分析在空间中形成一条情感链接结构,为情感解读提供更新的文学解读分析视角。

三、《傲慢与偏见》作品概述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素材,打破了当时小说创作中流伤感小说的创作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手段,以生活、自然的创作基调,对18-19世纪处于保守、闭塞状态中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进行描绘。富家公子达西的傲慢,从而使伊丽莎白对其产生了偏见,险些错过心中的真爱。作品以二人的情感变化为主线,对主人公生活周围的人和事进行描绘,成为一部反映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学作品。

四、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解读《傲慢与偏见》

(一)主人公的情感对比

结合以上基本概念,本文对《傲慢与偏见》进行解读分析。《傲慢与偏见》主要围绕男主人公达西与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展开,两人的个性情感呈现出鲜明的矛盾对比。在小说中,达西被描述为傲慢的男士,最为直观的描绘是男主人公在舞会上,自信的认为他可以征服舞会上所有的女人,而正是男主人公的这种性格,使女主人公在舞会上对男主人公产生了偏见。我们从伦理学角度进行分析,主人公性格是推进故事情节进步的重要基础,因此文学故事的曲折性也逐步随着人物伦理情感的变化发生变化。

(二)社会人性的描绘

《傲慢与偏见》在描绘人物时一方面是分析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另一方面也对社会中人物形象进行理论分析。在社会人性描绘中,小说中伊丽莎白与妹妹的人性之间形成了伦理情感的鲜明对比。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与她的妹妹情感形成对比,伊丽莎白坚持寻求人生真爱,从而也形成了对男主人公的情感偏见,而她的妹妹也在追求男主人公,为了达到目的,经常采用污蔑等方式对伊麗莎白进行人身攻击。从伦理学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傲慢与偏见》通过塑造女主人公善良、独特的性格特点,与生活中社会生活环境造就出的金钱崇拜者之间形成鲜明的伦理人性对比,最后达西用金钱克服了阻碍与伊丽莎白在一起的困难。这种符合社会整体趋势的结尾,是作者为了表达对待生活无奈的妥协情感,同时女主人公妹妹的婚姻与主人公的婚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较强的艺术讽刺性,也表达了作者对真爱的渴望,对纯洁人性的赞美之情。本文结合伦理学知识,对《傲慢与偏见》进行分析,可以为作品情感剖析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同时也进一步实现了对作品人性情感进行综合性解读。

(三)社会现实的分析

《傲慢与偏见》是一部具有社会时代代表性的作品,我们可以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分析作品的社会现实。在19世纪,英国经济发生了较大变化,从男主人公达西的性格来看,他傲慢,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这种心理来源于主人公拥有很多财富,从而使他的性格发生了扭曲。达西的傲慢是社会生活环境变化在人的情感变化上的映射,而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出现是打破男主人公外在“傲慢”的精神钥匙。小说通过对主人公进行对比分析,达到抨击社会生活实际的目的,结合伦理学的相关知识,读者可以看到主人公所处社会中的黑暗面。这种分析方式,为我们分析其他文学作品提供了借鉴,能够全面提升读者的文化修养水平。应用文学伦理的分析方式对《傲慢与偏见》进行分析,可以从小说中分析人性的脆弱。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达西的评价主要是从其他人的描述中对男主人公进行评价,才会对男女主人公产生多次误解,体现了人性的脆弱性。

五、结论

本文通过文学伦理学对《傲慢与偏见》进行解读,增强了文学作品解读的鲜活性,为我们剖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提供了新的赏析视角。这种解读方式是文学学习理论知识在实际文学作品中融合的重要体现,对提升高中生的文学作品赏析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友华.《傲慢与偏见》中的家庭伦理研究[J].安徽文学,2015(12).

[2]张小惠.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解读《傲慢与偏见》[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5.

[3]申连云.从“操控”到“投降”[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4]温华.论外国文学研究话语转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5]高云.语境与文学作品中会话含义的翻译[D].兰州:兰州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傲慢与偏见解读
微情景教学法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个案解读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傲慢与偏见》汉译文片断对比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