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交试验的藏药浴药液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2018-01-10 01:51吴金鹏
中医外治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藏药药浴药液

黄 河,许 洪,岳 萍,崔 峰,才 多,吴金鹏**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天津 300072;2.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 3.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西藏 拉萨 850000)

·实验研究·

基于正交试验的藏药浴药液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黄 河1,许 洪2,岳 萍1,崔 峰1,才 多3,吴金鹏1**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天津 300072;2.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 3.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西藏 拉萨 850000)

藏药浴是藏医外治疗法中的重要手段,对脑卒中后遗症、风湿类疾病等多种慢性疑难疾病疗效显著。传统藏药浴药液发酵主要采用室温自然发酵法,发酵时间长,且过程烦琐、耗时,难以满足当现代临床快速、简便、安全的药液制备需求。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开展“五味甘露方”药液发酵工艺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菌种对藏药浴液发酵具有最显著的影响,最优药液发酵方案为水温37 ℃浸泡8 h,采用酒曲作为菌种以8 g/kg添加,在31 ℃下发酵24 h。研究表明,以藏医传统药浴液发酵方法为基础,对藏药浴液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完全可行,通过合理选择发酵参数可以显著缩短药液制备周期。

藏药浴;药液发酵;试验优化

藏药浴是藏医外治疗法中的重要手段,对脑卒中后遗症、风湿类疾病等多种慢性疑难疾病疗效显著。当药液作用于皮肤或患处时,产生的温热刺激可以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感受器,扩张血管,促进血液与淋巴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改善组织供养条件,调节与疏通经络[1~2]。藏药浴以“五味甘露汤”为主方,随症加减其他药物开展药水浴[3~4]。其主要技术流程包括诊断、配方、药液制备、药浴施治与护理等环节,其中尤以药液制备技术最为关键,是影响藏药浴临床疗效的核心环节。

传统药液发酵主要采用室温自然发酵法,发酵时间长(3 d~5 d),且过程烦琐、耗时,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快速、简便、安全的需求。近年来,随着藏药浴疗法的广泛推广,出现了3种改良的藏药浴药液制备方法:①直接煎煮法,直接煎煮五味甘露藏药,获取药液;②直接煎煮法联合乙醇法,在直接煎煮基础上加入适当比例的白酒;③溶解法,将五味甘露藏药提取成颗粒剂(或膏剂),使用时加入热水溶解。虽然这些方法能明显缩短藏药浴液的制备时间,但其药液质量与传统发酵法仍有较大差距。此外,传统藏药浴液发酵基本依赖经验完成,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导致不同批次药液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研究基于藏药浴藏液传统发酵工艺,采用试验分析的方法,对“五味甘露方”药液发酵工艺开展优化研究,旨在探索既保持传统工艺特色,又符合现代临床需求的藏药浴药液制备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与仪器

藏麻黄、水柏枝、大籽蒿、圆柏、黄花杜鹃(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活性干酵母(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酒曲(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FA2004N电子天平(读数精度0.1 mg,河南兄弟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煎药壶(康尔顺贸易有限公司);8分杯发酵机(广东小熊电器有限公司);HT511酒精浓度计折光仪(郑州南北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1.2 方 法

1.2.1 五味甘露方主剂配制

以《四部医典·后续部》、《祖先言教》、《藏医十八支》、《千万舍利》、《蓝琉璃》等传统典籍中记载的藏药浴方剂、用法和注意事项为基础,配制五味甘露藏药。五味甘露藏药组成为藏麻黄、圆柏、大籽蒿、水柏枝、黄花杜鹃。5种药材的质量百分比均为20 %,每份五味甘露藏药为50 g。

1.2.2 实验方法

根据藏药浴药液发酵传统工艺,以五味甘露藏药为主药,青稞为辅料进行配制发酵,两者质量比为3∶1。药液发酵经浸泡、煮制、发酵3个过程。①浸泡:在藏药中加入纯净水,藏药与水的体积比为1∶3。②煮制:将浸泡好的藏药煮沸,待水面降至与藏药表面齐平时停火。③发酵:将煮制好的藏药自然冷却至发酵温度,并维持该温度直至发酵结束。

为优化药液发酵条件,选用试验优化的方法设计试验。试验优化是应用数学的一个新兴分支,通过合理设计试验方案,可大大减小试验次数、有效控制试验干扰、科学处理试验数据,实现优化目标[5~8]。根据藏药浴液发酵工艺需求,选定浸泡水温、浸泡时间、菌种、菌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作为考察的6个因素,每个因素各取2个水平,设误差1列(见表1)。根据选定的因素水平,采用L8(27)正交表进行试验,以HT511酒精浓度计折光仪测定的酒精度值(°)作为考察指标。对考察结果进行极差与方差分析,以P<0.1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试验因素表

2 结 果

2.1 试验结果

以L8(27)为正交表进行试验设计,经药剂配比、浸泡、煎煮、发酵等步骤进行藏药浴液制备,以折合酒精度作为考察指标。药液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试验参数设置与试验结果见表2。

图1 藏药浴液制备过程

试验号ABCDEFG酒精度111111117.521112222133122112264122221113.5521212129.562122121117221122178221211216

2.2 结果分析

表3的方差结果表明,菌种因素(C)对藏药浴液发酵具有最显著的影响,对藏药浴液酒精度产生影响的因素作用权重排序为D>F>G>A>E>B。最优药液发酵方案为A2-B2-D2-E2-F1-G2,即水温37 ℃浸泡8 h,采用酒曲作为菌种以8 g/kg 添加,在31 ℃下发酵24 h,可得到最优的酒精产出。

表3 藏药浴液发酵的方差分析表

3 讨论与结论

根据《四部医典·后续部》和近年来的临床报道,藏药浴适应证包括四肢强直或挛急、跛跷、疖痈、炭疽、新旧疮疡炎肿、各种皮肤病、妇女产后风、弓腰驼背关节变形、肌肤之间黄水充斥等,临床治疗范围非常广泛[9~12]。但传统藏药浴液发酵制备方法由于制备时间长、操作繁琐、人工成本高、批量制备困难等,限制了藏药浴的发展及推广。因此,基于藏医传统药浴液发酵方法,优化药浴发酵工艺,缩短发酵时间,规范发酵标准是本研究的核心目标。本研究采用科学的试验优化方法进行试验设计,大大减小了试验量。结果表明,菌种对藏药浴液发酵具有最显著的影响,采用酒曲进行藏药浴液发酵效果最好。结果提示,最优药剂浸泡时间为8 h,药液发酵时间为24 h,但该结果显著性并不明显,因此在以药液发酵效率作为考核指标时可以进一步缩短浸泡时间与发酵时间,这对藏药浴液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以藏医传统药浴液发酵方法为基础,进行藏药浴液发酵优化是可行的,通过合理选择发酵参数可以大大缩短药液制备周期。

[1] 黄福开.中国藏药浴[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

[2] 黄福开.论藏药浴的学术内涵及其发展[J].中国藏学,2002(2):26-32.

[3] 黄福开,刘英华.藏药浴“五味甘露方”源流考[J].中国藏学,2002(4):129-138.

[4] 吉太加.论“五味甘露方”与藏药浴[J].中国藏学,2007(3):157-161.

[5] 滕海英,祝国强,黄 平,等.正交试验设计实例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1):75-76.

[6] 刘玉红,崔红梅,陈 燕,等.正交试验法研究甘草的提取工艺[J].中成药,2004,26(3):239-241.

[7] 何文斐,李士敏,杨鑫骥.正交试验探讨金银花挥发油的提取条件[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2):172-173.

[8] 黄 园,徐雄良,张志荣,等.正交试验法研究水提与醇提对大黄蒽醌提取率的影响[J].中成药,2003,25(4):273-276.

[9] 段利学.藏药浴与养生保健[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20(6):71-73.

[10] 李先加.藏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23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7(2):15-16.

[11] 齐晓辉.略论藏药浴与康复医学相结合治疗CVA运动障碍[J].中国藏学,2007(3):162-166.

[12] 仓菊卓玛,边 巴.藏药浴治疗痉挛型脑瘫儿的临床治疗效果[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18(2):18-19.

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民族医药病证结合及特色治疗技术临床研究”(编号:2014BAI10B10);

②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管理局科技专项“藏药浴药液制备关键技术及疗效研究”(编号:2017038)。

**通讯作者。

R944.1+2

A

1006-978X(2017)06-0007-02

2017-10-05

2017-10-30

朱庆文

猜你喜欢
藏药药浴药液
色季拉山濒危藏药植物资源状况与保护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羊如何进行药浴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藏医药浴 治疗风湿效果好
治斑秃
治慢性支气管炎
绵羊药浴方法及注意事项
藏医药浴疗法用于养生保健的价值探讨
青海省中藏药种植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