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分析研究:从体育教师的视角

2018-01-10 09:58林燕荣
关键词:实操体育教师技能

林燕荣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507)

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分析研究:从体育教师的视角

林燕荣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507)

以广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为对象,调研大学生运动损伤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保护措施以及体育教师运动损伤知识与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目的是提高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运动损伤处理和急救实操性应用技能,以减少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促进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师对掌握运动损伤和急救实操应用技能的熟练程度为68.1%,体育教师的运动损伤知识和急救实操应用技能的职后教育培训严重匮缺,只占教育培训的11.6%.建议加强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管控,加大体育教师急救实操应用技能职后教育培训的力度.

运动损伤;大学生;体育教师;职后教育

1 研究目的

大学生体育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科学健身理念和终身体育意识的重担.大学体育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相比,具有更强的身体对抗性,因此,运动损伤的发生不可避免.随着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的运动损伤也频频发生,这不仅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阻碍了学校体育运动发展,对体育教育的正常开展带来很大的冲击和负面影响.

大学生运动损伤主要由大学生主体、学校管理、体育教师及场地、器材、气候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而诱发.教师在高校学生体育运动中采取有效的教学保护措施或教学干扰( teaching intervention) 以及学生进行自我保护( self-protection) 是减少运动损伤的两大关键因素[1].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个人的教育方式、运动技能、思想素质、安全责任意识等都直接关系到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概率[2].在预防与避免运动损伤的问题上,体育教师无疑是最直接、最重要、最有望尽快得到改善的因素[3].本研究通过对广东省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多种因素、教师在教学与训练中的保护性措施以及教师运动损伤的专业知识与实操技能等进行调查,旨在为大学生运动损伤提出有效预防和保护措施,并就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广东省在校大学生和体育教师.大学生和教师调查问卷主要发放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肇庆学院、岭南师范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和检索“运动损伤”“学校体育”“体育伤害”等相关文献资料,并整理和分析,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保障.

2.2.2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以大学体育教师和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

第一步,请体育教育专家对问卷表的内容进行信度检验,相关系数为R=0.83,P< 0.05,两者存在高度相关.

第二步,发放学生问卷,就教师在教学与训练中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共发2 440份,有效回收问卷2 231份(其中男生1 412份,占63.29%;女生819份,占36.71%),问卷有效率为91.43%.

第三步,发放教师问卷,针对体育教师运动损伤的专业知识和实操应用技能以及教师职后教育等相关情况.问卷共发194份,有效回收问卷182份(其中男教师120份、女教师62份,51~60岁有人、41~50岁有人、31~40岁有人、30岁以下有人),问卷有效率为93.81%.

2.2.3 访谈法

通过对体育教师和大学生就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各种情况、教师职后教育以及学校体育开展问题的现状等进行开放式访谈并了解相关详细信息.

2.2.4 数理统计法

问卷调查、访谈信息等的分类统计数据均使用 SPSS 11.0软件进行归类与分析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运动损伤的体育教师因素分析

3.1.1 体育教师保护措施分析

随着大学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的运动损伤也频频发生,从小的擦伤、扭伤,到重大损伤和运动猝死事件等屡见不鲜,运动与损伤几乎经常联系在一起.有学者针对全国 58 所高等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得知,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受到伤害事故较为普遍,80% 以上的高校都有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受到伤害[4].有学者对黑龙江省大学生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在课外锻炼发生的运动损伤最高(45.4%),其次是运动比赛和体育教学与训练,分别占25.7%和21.4%[5].

运动损伤的诱发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而引发的.大学生运动损伤频发,不仅影响了大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也阻碍了学校体育运动发展,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冲击和负面影响.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育的实施者、执行者和引领者,其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的高低、职业责任感与运动安全意识的强弱、安全预见性和判断能力的优劣、预防保护措施与组织教法是否得当、运动损伤知识与实操技能的熟练程度等是产生运动损伤事故的原因之一,反之,也可成为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的直接因素.

表1是在体育教学与训练等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对学生所采取的相关保护性措施.主要通过明确纪律要求、场地器材的安全检查、服饰及其附属物的检查、准备活动、安排见习学生、掌握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危险性动作的保护、运动负荷的监控、运动损伤知识的要点讲解等14项内容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体育教师在教学与训练中都能提出明确的安全性和纪律性要求以及组织安排保护与帮助进行危险性练习的学生,每次都能做到的教师分别只占68.6%和86.3%,部分教师只在开学初期或偶尔对学生有明确要求,说明部分体育教师对安全检查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检查场地器材的安全性是教师每次教学、训练和比赛前必须做的本职工作.研究表明,有84.3%的学生认为上体育课时,体育教师先检视学生使用的运动场地是否安全,可以有效避免造成运动损伤[6].调查发现只有72.3%的体育教师每次都能对场地器材进行安全性检查.说明部分教师在明确安全的纪律和场地器材检查方面存在较大的疏漏和认识上的不足.

对于学生服饰装备及其附属物的要求,只有38.8%的教师每次体育教学和训练能做到安全性检查和提示,大部分都只是在每学期初的几次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提出要求.但许多检查和提示主要针对服装和项链等,如要求学生不能穿牛仔裤和佩戴项链上体育课,但对个别学生身上的钥匙、非运动的金属手表等往往忽略了安全提示.在访问交谈过程中,有一些大学生表示运动时有过被自己的金属饰物划伤.

表1 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教师对学生采取保护性措施的调查Tab.1 A survey on student protection in teaching and train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众所周知,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肌肉的弹性和灵活性,同时能够提高关节的柔韧性以预防运动损伤.有学者对参与足球运动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准备活动时间≤10 min的损伤发生率是准备活动>10 min的3.847倍[7].调查发现,只有47.2%的教师能每次组织或亲自带领学生进行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说明部分教师的安全意识有待提高.有研究认为是不是教师亲自带领准备活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要检查学生准备活动是否已经充分完成[8].放松运动能使人体的肌肉得到充分休息以免乳酸沉积而产生疲劳.运动后积极而有效的放松运动有利于体能的恢复.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不重视课后的放松运动,每次都组织学生做放松运动的仅有11.2%,有40.2%的选择是不做放松运动,仅做一些课后小结.

调查发现,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教师在讲解技术动作时是否提示如何避免损伤环节和对学生进行运动负荷的监控这两个方面更是令人担忧,分别有25.1%和26.7%的大学生认为教师从没提示或者监控运动负荷.应该说,讲解避免损伤的技巧和监控大学生运动负荷是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环节.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教师忽视了这一重要环节.说明部分教师的运动损伤知识和安全意识欠缺.

体育教师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能在安排运动训练强度时关注特殊学生,以避免或者减少运动损伤和伤害的风险.因此,体育教师、学校医务人员和学生应该在每次教学与训练前进行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信息沟通,教师更加需要主动地询问学生或者学校医务人员等.某高职院校安排鱼跃前滚翻的练习,由于没有考虑到个别女生的力量与协调性差异,导致一名女生在练习中头部直接撞地造成颈椎受伤.在教学与训练中,教师如能全部观察或者监控学生的练习行为,将能够在第一时间保护学生或者处理损伤事故.调查发现,教师每次都能做到全面监控学生的练习行为者只占29.8%.

3.1.2 体育教师知识结构分析

众所周知,运动损伤与急救实操技能是一门应用科学,只有在实验或实践中对其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经常进行操作训练,才能保证在非刺激条件下更好地完成救护.因此,教师对运动损伤与急救实操技能的熟练操作与否,将关系到学生运动损伤的正确处理,避免二次受伤,更重要的是为生命赢得抢救时间和机会.体育运动常见损伤主要有: 擦伤、挫伤、肌肉痉挛、关节扭伤、关节脱位、骨折、内脏损伤、脑震荡、出血、休克等,对这些损伤救护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教师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从而减少事故危害[9].调查发现(表2),部分教师对运动损伤和急救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上,不熟悉实操技能.调查显示,教师掌握运动损伤和急救实操应用技能的熟练程度为68.1%;有30.66%的体育教师不确定自己是否掌握运动伤害急救相关知识及技能[10].另外,在访谈中了解,大部分的体育教师对教学与训练中处理常见的擦伤、踝关节扭伤、肌肉痉挛等的实操技能非常熟练,但对骨折、关节脱位、休克、动脉出血等的实操技能不够熟练.有学者对广东大学生校园体育安全的调查,有81.9%的大学生希望教师能讲授运动损伤的有效预防和急救方法,并认为其对运动伤害的避免和减少起重要性的作用[8].说明教师运动损伤的知识和实操技能的熟练程度是大学生减少再次受伤的重要因素.

表2 体育教师的运动损伤相关知识与实操技能的调查(n=182)Tab.2 A survey on knowledge and practice skill of teacher’s sport injury(n=182)

3.2 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现状分析

作为学校体育的执行者,体育教师必须通过继续教育来完成专业知识的改造,增进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11].然而在高校频发的运动损伤事故中,也暴露出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在“近三年来您是否有参加运动损伤与急救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实操技能培训?”的问题调查中,只有21名教师同时参加运动损伤与急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的培训,占11.6%.有46名体育教师在参加专项培训时有一定的运动损伤专业理论知识,占25.3%.有学者调查统计指出69.33%的体育教师掌握运动伤害急救相关知识及技能的知识来源大多是大学期间学习的积累[10].当前教师职后教育的主要漏洞是重视学历文凭、教育理论和专业理论的提高,忽视运动保健、运动损伤处理和现场急救知识的学习;注重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忽视运动损伤处理和急救实操技能等相关能力的发展[3].调查发现,大部分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主要是“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建设”等理论教育知识.但是这些理论知识能使用于体育教学与训练上的少之又少,教育知识实用性不强.现阶段推出大量的“慕课”“微课”“网络课程”等学习和培训,但在运动损伤与急救的理论和实操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却非常少.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运动损伤的诱发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和体育教师职业责任感与运动安全意识的强弱、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的高低、预防保护措施与组织教法的得当与否以及运动损伤知识与实操技能的熟练程度等因素有一定关系.教师对运动损伤有清楚的认识,在教学与训练中能提供有效的帮助与保护措施.

4.2 建议

预防是运动损伤最好的医生.应根据运动损伤的诱发因素和流行性病学机理建立学生运动损伤档案.学校或上级部门应制订对体育教师持续地进行职业道德、安全意识、运动损伤与急救的知识和实操性应用技能、体育教学安全评估等方面的培训教育计划.提高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运动损伤处理和急救实操性应用技能,以减少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促进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健全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

[1] 任肖博.山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山西科技,2009,135(5):87-90.

[2] 黄恩洪,李圣傅.高校公共体育学生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7):70-73.

[3] 王改芳.对高校体育课中学生频发伤害事故的成因分析——从高校体育教师培养视角[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2(5):522-526.

[4] 程杰,李效凯.我国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的调查与预防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10):82-84.

[5] 李立伟.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现状调查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12):89-93.

[6] 崔丽丽.大学生体育锻炼安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1):96-99.

[7] 万国华,杨小勇,王碧怡,等.大学生足球运动损伤解析[J].四川体育科学,2012(4):39-42.

[8] 林燕荣,李春君.广东大学生校园体育安全因素的认知意识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6(3):350-354.

[9] 毛振明,于素梅.体育教学安全防护技巧与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6-39.

[10] 叶新豪,李爽.300名体育教师运动伤害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23(3):2-6.

[11] 程丽平.高校公共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2012,34(2):71-73.

AnalysisonCollegeStudents’SportsInjury:InViewofPhysicalEducationTeacher

LIN Yanrong

(DepartmentofPhysicalEducation,GuangdongTeachersCollegeofForeignLanguageandArts,Guangzhou510507,China)

Focus o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aken for college students against sports injuries and how well the teachers have mastered relevant knowledge and first aid skills on sport injuries. It aims to improve protection physical teachers’ awareness against sports injuries and their practical and first aid skills handling sports injuries, with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sports injurie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t school as well as the post-career training of protection physical teacher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proficiency of protection physical teachers’ mastery of knowledge and first aid skills of sports injuries is 68.1%, and there is severe lack of post-career training on sports injuries first aid skills, which accounts only 11.6% of the training. Suggests that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n sports injuries as well as post-career training of protecti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on first aid skill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sports injuries;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post-career training

2017-09-21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项目“深圳市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YBFZ16012)

林燕荣(1975—), 男,广东湛江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体育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育.

10.3969/j.issn.1007-0834.2017.04.017

G804.4

A

1007-0834(2017)04-0068-05

猜你喜欢
实操体育教师技能
石材板材研磨与抛光的准备与实操
2019年幼儿教师暑期实操培训班优秀作品选登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特许经营进入实操阶段
画唇技能轻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央视“说吧”系列报道实操分析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