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快递环保最后一公里: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调查研究
——基于浙江省部分市县调查的调研报告

2018-01-10 09:54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货品卖家胶带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 杭州 311100)

打通快递环保最后一公里: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调查研究
——基于浙江省部分市县调查的调研报告

王雪颖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杭州311100)

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与快递业迅速崛起,快递包装带来海量垃圾但回收利用率低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本研究通过采集、问卷、考察和访谈,多角度展现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现状并提出四方面政策建议,以期打通快递环保最后一公里,使快递包装“原料获取—制作—运输—使用—回收—再利用”整个循环成为零污染的绿色生命周期。

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

一、调查问题的提出

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与快递业迅速崛起,快递垃圾急遽增加,快递包装带来的海量垃圾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据中国邮政局统计2016年我国快递总量为313.5亿件,稳居世界第一,预计2020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将达700亿件。快递包装的耗材用量更为惊人。2015年国内消耗塑料编织袋29.6亿个、塑胶袋82.6亿个、包装箱99亿个、胶带169.5亿米、缓冲物29.7亿个,垃圾总量达400多万吨。①仅2015年包装使用胶带总长就可绕地球425圈。华丽的数据背后有着快递包装带来海量垃圾和回收利用率低的隐忧。据调查显示快递包装实际回收率不到10%,绝大部分被直接送往垃圾场填埋。如何减少快递包装污染、提高其回收利用率已是垃圾治理的当务之急。

二、调查方案设计与基本情况

本调查采用样本采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实地访谈四种方式。

在采样和问卷环节,共收集55人的97个快递样本并就内外包装材质、拆快递和信息单处理方式、包装程度等进行了统计;制作并回收电子问卷356份,了解了快递内外包装主要材料、对快递包装的需求程度、拆快递方式、信息单处理方式、快递包装处理方式、对快递包装回收利用的支持度、回收快递包装的倾向方式等8个问题。

在考察和访谈环节,对快递站、淘宝仓库、废品回收站等进行实地考察,并对淘宝卖家、快递员、消费者、废品回收员等不同对象进行了访谈。

表1问卷样本基本情况%

对356位对象的数据统计(见表1)显示:被调查者年龄以18~25岁为主,月快递量以0~10个为主,快递量10个以上的占23.31%。即被调查者每月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快递包装。

关于是否支持快递包装回收利用,71.35%的被调查者表示支持,快递包装的回收再利用有其社会基础。19.94%认为无关个人利益而无所谓;8.71%不支持,认为此举耗时耗力,价值不高。如何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实现快递包装的回收利用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快递包装材料是影响其回收再利用的源头

表2 97个样本的基本情况

97个快递样本中,46个外包装为防水塑料袋,51个为纸箱、纸盒或纸板。内包装材质包括塑料透明薄膜、泡泡袋、瓦楞纸板、减震泡沫、废纸等。有内包装的快递中用量较大的是塑料透明薄膜、聚乙烯减震泡沫和泡泡袋,其余用量2-9次不等。据问卷结果显示:纸箱、塑料防水袋、纸袋、木箱、编织袋、胶带和其他在外包装材质中分别占比71.19%、66.29%、35.11%、8.71%、13.2%、18.82%和3.09%,主要外包装为纸箱、塑料防水袋和纸袋;塑料薄膜、填充颗粒、聚乙烯泡沫、货品单和其他在内包装材质中分别占比76.12%、46.07%、43.54%、48.6%和8.43%,主要为塑料薄膜。

是否采用环保材料是“绿色快递”的判定标准之一,但样本中纸板类外包装所缠胶带均为普通快递专用胶带而非环保胶带。一名淘宝卖家表示目前环保牛皮胶带价格约为普通胶带的三倍,过于悬殊的价格差距使卖家对绿色快递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环保材料能更优惠些,相信很多卖家和快递公司愿意使用。

(二)超负荷包装浪费材料且增加回收难度

就快递包装程度而言,72个快递包装较合理,用十字胶带缠绕或由包装自带粘胶;20个包装较精细;3个包装非常精细。用十字胶带缠绕的快递盒胶带易处理且去胶后外观较整洁;反之满盒缠绕的胶带不易处理,撕胶后易损毁包装。在源头合理包装不仅可节省耗材,也利于后期回收利用。

几位卖家提到“过度包装”也是无奈之举。除部分货品本身易碎外,若运输过程中货品损坏,退换货运费及货品损失均由卖家承担。尤其是一些货品价值高,破损等同于报废。因此部分卖家不仅亲力亲为自己包装,而且里三层、外三层,不少货品嵌在自带包装、减震泡沫、废报纸、塑料袋的重重包围中。这种宁多毋少的包装方法虽降低了运输风险,但也耗费了大量材料且增加了回收难度。

(三)不科学的拆快递方式与信息单处理方式增加回收难度

拆快递方式主要有用工具或尖锐物品和手撕包装两种。97个样本中手撕或辅助手撕占43.30%;用工具或尖锐物品占56.70%。356份问卷样本中,常用剪刀等工具、钥匙等尖锐物品、手撕嘴咬、拆除表面胶带和其他方式拆快递的分别占比69.38%、50%、31.46%、28.93%、2.25%。我们观察到手撕的快递包装或多或少有损坏,而用工具或尖锐物品所拆的快递完整性较强。我们通过调查得知:用拆除表面胶带的方式拆快递最利于快递包装的回收再利用。暴力拆快递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快递包装的回收。

对于信息单的处理,年轻人较年长者、男性较女性重视程度低,认为处理麻烦、没有必要。由于信息单底单粘贴牢固且不同快递信息单不统一,为消费者处理快递单增加了难度。处理不干净的快递单附着于快递包装不仅使废品员不愿回收,也给快递包装再利用增加了难度。为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减少信息单对快递包装的损坏,个人信息的条码化、电子化是为可行之道,这一点也正推广于各大快递中。

(四)目前快递包装利用方式单一且价值不高

对于快递包装的处理方式,问卷样本中直接扔掉与装垃圾后再扔掉占比均为51.12%,占绝大多数;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卖掉、改造做容器及其他方法分别占比19.66%、14.61%、1.97%。用快递包装装垃圾虽然实现了再利用,但由于将快递包装与其他垃圾杂糅,无益于快递垃圾的分类与深层利用,实际价值等同于直接扔掉。在众多利用方式中,改造快递盒后再使用者最少。我们仅见到一位手工爱好者有将快递盒改装成收纳盒使用的习惯。

据废品回收员反映,由于纸板卖价低,现已鲜少有人把包装盒攒起来卖掉。混着其他垃圾的纸盒废品回收员也不会要。一些清洁工则表示垃圾分类未落实到实处,在后续运输中为了便利直接将所有垃圾倒在一辆垃圾车中收走。若连基础的垃圾分类都无法落实,即便有条件设置专门的快递垃圾回收箱,也形同虚设。因此,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需从各个环节把关,而非流于形式。

(五)不同群体对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的倾向方式与观点

对于快递包装的回收方式,认同在一个区域内放置专门回收快递包装的回收箱、由专人上门回收做法的分别占比52.81%和67.13%。但部分消费者并不赞同由快递员或废品员上门回收,认为现今社会信任感不强,不敢随意给陌生人开门。一位消费者表示如果能以一些实用的小奖品作为奖励,鼓励居民在快递包装达到一定数量后统一投放到一个地点,对居民来说更方便也更具吸引力。

关于由快递员定期上门回收包装的猜想,受访的几名快递员均给予否定。一家一户上门回收工作量太大,在居民住宅分散的农村工作量更甚,而快递包装回收利用本非其本职工作。且回收的快递包装需要进行后期深度处理,如果仅仅是快递公司回收,后期工作无法跟进,既浪费资金也会打压大家的期望。一名快递员表示如果有硬性规定、完善的制度保障和规范的回收方案,会大大提高快递业的积极性。

四、调查结论与政策建议

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在各个环节都尚有可为之处。发达国家关于绿色包装及其回收的有益探索为我国快递包装优化与回收再利用提供了借鉴。基于此我们从规范包装、多元处理、科学回收流程、回收机制构想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如下:

第一,坚持绿色包装和合理包装,从源头规范快递包装。

超负荷包装不仅损耗材料,也增加了快递包装回收的难度。从源头合理包装是快递包装回收需要优化的首个环节。这需要政府、卖家、快递员和买家四方配合。

为调动商家使用环保材料的积极性,政府应积极支持高新企业研发生产可循环使用和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对回收、生产、使用再生产资源的快递公司和商家予以扶持;尽快出台遵循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化利用目标的快递包装标准,以立法手段为绿色快递保驾护航。

卖家在包装过程中,对易碎货品可采取特殊形状的外包装并贴上显眼的“易碎”标签以提示快递员小心运输;但对一般物品不能因害怕损失而全部过度包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尽量使用绿色可降解的环保材料。2016年8月国家邮政局出台我国首个快递绿色包装方案,弥补了快递行业环保监管的空白。②快递业尤其要注意严格遵守已明文规定的包装要求。

对快递员来说,一方面要在运输过程中减少暴力快递现象以减少卖家对“过度包装”的依赖心理;另一方面,不要因为追求速度而忽视了快递运输的质量,将完整的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不仅是卖家的期望,也是快递员的责任。

作为消费者,对卖家和快递员都应当一份理解。不少消费者习惯反复催单,如果快递没有按预期到达便随意投诉快递员。如此一来,卖家和快递员害怕投诉,为了降低运输风险、追求运输速递,容易造成盲目过度包装、货品损害,双方均得不偿失。

第二,以科学的处理方式和回收流程为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护航。

针对目前快递包装再利用形式单一、主要再利用形式实际价值低的现实,我们可以改变单一的利用方式,挑选其中适合的部分来放置东西。手工爱好者可结合个人爱好将快递包装改装成收纳盒、DIY小屋等,不仅利用了免费环保的手工材料,也增添了生活乐趣。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主体,我们处理快递包装时每一个小小的改变都可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当改变粗暴的拆快递方式,除去附着的胶带和信息单以便利快递包装的回收利用。养成及时撕去信息单的习惯也能有效避免个人隐私通过快递包装泄露。

目前我国尚无快递包装统一回收处理机制。在包装回收环节,美、日、德等发达国家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美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便关注绿色包装,各州政府根据企业包装回收利用率之高低适当免除企业税收以提高企业回收包装的积极性。德国通过立法立标强制回收,明确各方责任以利于废弃物循环与追责。我国的邻国日本致力于包装回收体系的建设,鼓励包装再生。我国亦可以从立法、追责、扶持等方面思考快递包装回收的有效流程。

第三,快递包装回收机制构想——以“快递垃圾员”和“旧衣物回收箱”为模型。

2016年,杭州市环境集团开发的“快递垃圾员”让垃圾也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家里有废品要处理的人可以在“清洁直分”APP注册后预约上门收废品,后台会指派人员上门回收。最后还可以在APP上用积分换礼品。③这种由政府主导,采用互联网时代下流行的电子化、信息化方式,不仅于消费者而言安全感更强,且不需要他们花费太多精力处理快递包装,又有物质回报,十分具有吸引力。

宁波市各小区内的旧衣物回收箱给予了我们启发。快递包装的回收再利用,可由政府牵头,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根据快递包装的材质和种类设置统一的回收箱。居民每次投放快递包装都能得到凭证,再凭小票换购奖品;或是投放包装后直接从机器中获得奖品(如自动售货机)。这些投放的快递包装可由政府给予快递公司一定奖励,由快递员统一进行回收后处理。

第四,“政府+商家+快递业+消费者”四方合力。

政府是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的统筹管理者,商家是源头,快递员是中转人,消费者是接手人。快递包装的回收再利用,需要政府、商家、快递业、消费者四方合力方能见效。

政府应继续完善标准化包装规格要求并制定符合国家及行业的快递包装标准。另外,垃圾分类是破解“垃圾围城”的永恒话题。垃圾分类并非立竿见影的工程,更大程度上依靠公民教育,其成效显现需要周期,我国尚未探索出垃圾分类切实可行的可持续模式和绿色流通环节。切实落实垃圾分类、培养专业垃圾处理人才是政府急需思考的命题。

节能环保意识欠缺是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无法更广泛开展的重要原因,提高快递包装回收意识和能力是实现其循环利用的关键。商家要将优化包装、绿色包装、回收包装视为商业行为的一部分,履行社会责任。快递企业在收寄、分拣、封发、运输、派送各环节要尽量减少对包装的消耗和环境污染。消费者尤其需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对快递包装进行力所能及的处理和分类,实现从家庭开始对包装物进行分类回收的良好社会风气。

五、结语

快递包装的回收再利用是“绿色快递”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快递包装重生的最关键步骤。就我国每年巨大的快递量而言,走好每一小步,就能实现走好一公里的大进步。互联网时代下的垃圾之歌已经奏响,这需要每一个社会个体以“绿色快递”的洪荒之力破解“垃圾围城”,打通快递环保的最后一公里。如果我们能够理解我们所丢弃的垃圾,便能更好地理解我们身置其中的世界。

【注释】

①国家邮政局.中国快递绿色包装发展现状研究及其趋势报告.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出台.2016年8月15日

③中国废旧物资料网.垃圾也要“互联网+”,2016年2月14日.

[1]周丽俭,胡蓉.我国快递包装废弃物循环再利用问题研究.商业经济,2016,11.

[2]雷英杰.“双十一”背后的环保之争.

[3]赵原爽,郭代伟.利用“互联网+”推进快递垃圾回收的探讨.

[4]杨瑞.快递包装与物流绿色化研究.西安理工大学专栏,2016,11.

[5]快递垃圾“清理”需要多方合力.北京青年报,2016年10月26日.

[6]别让包装垃圾阻挡快递脚步.环卫科技网,2016年1月12日.

[7]全面解读《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中国投资咨询网,2016年9月1日.

王雪颖(1997-),女,汉族,浙江宁波人,学生,历史学本科生,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师范)专业。

指导老师:陈晓玲(1990-),女,汉,福建泉州,助教,研究生,杭州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货品卖家胶带
多出/入口仓库的货位优化研究
化学品船适装货品的新要求及实船应用
买家秀和卖家秀
不会吃蟹腿的买手 不是好卖家
纸胶带随身笔
胶带有故事
付款不及时卖家将房卖出,能否解除购房合同?
卖家注意,这15种曾经风靡一时的经典玩具千万别卖!
简易胶带座
方便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