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

2018-01-11 05:27蒙泽旺
关键词:降钙素胰腺炎重度

蒙泽旺

(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 贵港 537132)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

蒙泽旺

(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 贵港 537132)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液中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在临床诊断和评价病情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8日至2017年1月18日来我院就诊的5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疾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急性胰腺炎三组。选择未患有胰腺炎的54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入院时和治疗后的第1、3、7天两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并加以比较。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是否伴发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无感染组,再次比较上述指标。结果 轻、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在第3天到达顶峰,随后开始下降(P<0.05)。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合并感染的患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值高于未合并感染的患者(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增高,且伴发感染组明显高于无感染组。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炎症性急腹症,以炎症细胞浸润、胰腺出血、水肿或者坏死为主要病理表现。其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生腹部疼痛,可以检测到胰腺血清和/或尿液中胰腺酶的升高以及胰腺的影像学变化[1]。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急性胰腺炎三类[2]。急性胰腺炎由于胰管发生阻塞、胰管内的压力增高显著以及淋巴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达 30%。正确判断急性胰腺炎的轻重程度直接决定急性胰腺炎的处理及治疗方案选择。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患者有生命危险[3]。因此,寻找准确、快速、有效的方法正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及严重程度是急性胰腺炎治疗过程中所必须的。

1 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18日至2017年1月18日于我院就诊并收治入院的5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2例,女性22例,年龄29~68岁,平均(39.7±9.1)岁。另外选择未患有胰腺炎的54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7例,女性27例,年龄30~63岁,平均(40.1±8.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5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AP)组,共计13例,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组,共计16例和重度急性胰腺炎(SAP)组,共计25例。再将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有无感染出现再次分组,分为感染组,共计12例,无感染组,共计13例。

1.2方法 于入院时和治疗后的第1、3、7天抽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4 ml,静置后分离血清,室温离心后取上清。采用cobas 6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德国罗氏诊断有限公司),使用专用配套试剂盒检测降钙素原的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使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及配套试剂盒检测C反应蛋白的水平,检测方法均按照仪器及试剂盒的使用说明书严格操作。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均数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设定a=0.05,当P≤0.05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胰腺炎组及对照组患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 MAP、MSAP、SAP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初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第1天检测时,该值均升高,第3天检测时,MSAP组和SAP组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达到最高值,直至第7天时所有实验组的降钙素原值又略有下降,MAP组下降幅度大于MSAP组和SAP组(P<0.05)。见表1。

2.2胰腺炎组及对照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MAP、MSAP、SAP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初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1天检测时,各组的检测值均较初始检测值升高,第3天检测时MAP组、MSAP组和SAP组C反应蛋白值均持续升高达到峰值,随后第7天下降(P<0.05)。MAP组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MSAP组和SAP组(P<0.05),见表2。

表1 轻、中、重度胰腺炎组及对照组患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ng/ml)

注:*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MAP组相比。

表2 轻、中、重度胰腺炎组及对照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mg/L)

注:*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MAP组相比。

2.3重度胰腺炎患者中感染组和未感染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比较 感染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重度胰腺炎患者中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

注:*P<0.05,与未感染组相比。

3 讨 论

急性胰腺炎(AP)是一个动态的疾病过程,它具有两个重叠的阶段:早期阶段和后期阶段。早期阶段通常持续1周,后期持续数周至数月 。AP常伴有局部并发症,局部并发症却并不是判断AP严重程度的标准。同时,AP也会出现全身并发症,如器官功能衰竭等。因此,需要找到合适的能够准确判定AP严重程度的方法。

降钙素原(PCT)是激素降钙素的肽前体,后者涉及钙稳态,是由Leonard J. Deftos和Bernard A. Roos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发现的,它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由甲状腺的旁分子细胞(C细胞)和肺和肠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研究表明, 降钙素原在正常健康人体内含量极低 , 在脏器功能衰竭以及存在严重感染状态下含量明显升高 , 是评价严重细菌感染的特异性指标 。通过对降钙素原水平的检测 ,可以客观的评价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后疗效。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细胞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 在人体血液中以糖蛋白形式存在 , 且在健康人体内含量较低 , 而在人体受到感染、损伤、肿瘤等因素的刺激下 , 血清中 C 反应蛋白含量将呈现显著升高 , 与炎症程度正相关 , 临床中将其作为评价炎症反应程度和组织损伤程度的非特异性指标。研究[4-8]发现,PCT和CRP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明显升高,与AP的严重程度、治愈、以及再感染率密切相关。在严重病例中,最高血清PCT和CRP水平通常出现在第3~5天之间,随后开始下降。本实验结果发现,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值显著升高,且在第3天到达顶峰,随后下降;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合并感染的患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值与没有感染者相比明显升高,与上述研究结论一致。因此,采用降钙素原及 C 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能够客观的评价感染程度以及判断预后。

综上所述,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可以在临床上用来判断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及是否伴发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和价值。

[1] 牛敏, 刘雷. 血清淀粉酶、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J]. 安徽医药, 2015, 19(9):1770-1772.

[2] 段泽艳.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诊治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J].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14):126-126.

[3] 徐益萍,骆方军,郑军,等.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价值[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05):1089-1092.

[4] 王秋红.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诊断中检测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J]. 系统医学, 2017, 2(2):18-20.

[5] 李超. 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5,10(12):878-880.

[6] 谢金华,黎庆权,欧远祥,等. 急性胰腺炎CT分级与C反应蛋白测定评估炎症严重程度的对比研究[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5,(03):355-358.

[7] 姚建辉, 范震. 急性胰腺炎反应期C反应蛋白测定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6(10):107-110.

[8] 杨颖. 浅析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RP的水平与其病情CT分级和肝脏密度的相关性[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16):355-358.

蒙泽旺(1973—),男,广西贵港人,主管检验师,本科,主要从事血液学检验工作。

R576

B

1004-7115(2018)01-0069-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8.01.024

2017-10-09)

猜你喜欢
降钙素胰腺炎重度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宫斗剧重度中毒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老年重度低血钾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