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教学中的三个疑问

2018-01-11 09:42童志国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沛公范增樊哙

童志国

《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精彩章节,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保留的经典篇目。笔者教授此文不下五次,总感觉到还有几个问题没有厘清。最近再一次教授此篇,笔者细读文本,并参读《史记·项羽本纪》和《史记·高祖本纪》,似有所获。现尝试着对教学中师生三个共同疑问作一番简单的梳理,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项王大怒曰”一句的位置

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司马迁写道:“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初读这段文字时,学生的第一个反应是项羽是一个“易怒族”,听风就是雨。他怎么不判断一下曹无伤告密的动机以及言说内容的可靠性?因为曹无伤毕竟是来自敌对的阵营。基于此,学生得出项羽性格中的一个特点:脾性火爆,一点就着;行事缺乏思考,冲动莽撞。还有长于思考的学生认为,“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这句话放在段末最恰切,理由是这样写符合人之常情。对项王来说,曹无伤告密的用意及内容的真实性都值得怀疑,不可不信,但不可全信;而己方亚父范增的话——对比沛公入关前后改变“恶习”的做法——更具有杀伤力,并且直接点明沛公的志向——做关中王!这样,曹无伤告密在前,范增分析劝谏在后,尤其是范增的“望气说”,无异于火上浇油,项王勃然大怒并作出军事命令就显得合情合理了。否则,我们看到的项王只是一介莽夫。

笔者一开始也很认可学生的观点,但后来发现学生的看法其实并不靠谱。学生虽然看到了人情人性的共性,但是忽略了人的个性,只是以想当然的人之常情来揣度项羽“这一个”的特别个性。

其实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在本文节选文段之前有这样的文字:“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而《史记·高祖本纪》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这两处文字给我们透漏的信息很明显,“沛公已破咸阳”和“沛公已定关中”的事实已经引发项王的大怒,而曹无伤在听说“项王怒,欲攻沛公”的情形下,抱着“欲以求封”的目的派人向项王告密。这样看来,曹无伤派人告密无疑是火上浇油,亚父范增的分析只会更加坚定项王“击破沛公军”的决定了。同时曹无伤告密的内容对项王的触动很大:第一,“沛公欲王关中”与自己的志向(“彼可取而代也”)严重相左,一山难容二虎;第二,“使子婴为相”,项王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是不争的事实,让子婴为相置自己的颜面于何地;第三,沛公“珍宝尽有之”,难道项王反秦只是打酱油的?曹无伤的告密是“项王大怒”的诱因。换言之,即使没有曹无伤的告密,项王也要对沛公有所行动。所以在听到曹无伤告密后,项王大发雷霆就在情理之中了。

另外,项王对曹无伤的告密深信不疑其实是项王的性格使然。在项羽的性格里,他是不会骗人的,行事以“义”字为准则,所以他也相信别人不会欺骗他。例证为在项羽的人生末路之时,项王率一百余骑兵在阴陵迷路,他问道于田父,田父欺骗他说往左走,他不假思索地向左走,最终陷入沼泽地,结果被汉兵追上,贻误了脱身的最佳时机。项王就是这样一个不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的人。

对于节选型的文本,分析疑问时我们不可断章取义,更不能想当然,而应该将选文放到原文中去考量。所以笔者认为“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这句话还是放在曹无伤告密的内容之后更妥帖。

二、一处标点符号的探究

在鸿门宴会之上,沛公向项王谢罪说:“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众所周知,古人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只有句读——文言文辞休止、行气与停顿的特定呈现方式,一般句中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顿号或逗号)”,句末用“。(圆圈,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句号)”表示。上述这段文字中的标点符号是后人标注的,那么就存在一个准确与否的问题。

在解读这段文字时,我们首先引导学生关注沛公话里所包含的三层意思(这里取福建师范大学赖瑞云先生的观点):一是河北、河南战场的划分是楚怀王定下的,如果由将军您先攻打关中,先入关者肯定是将军您了;第二,我的入关带有撞大运的意味,“不自意”意即连自己也没有想到,完全是运气所致,并非我有什么过人的才能和谋略;第三,因为小人从中作梗,让将军您对我的行为有误解,而我不是小人挑拨离间时描述的那样。其次分析项王爱虚名(沛公尊称项羽为“将军”,自我贬低称“臣”)以及轻易说出曹无伤时所暴露出的政治谋略上的浅陋无知的性格特点。

《鸿门宴》节选自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其文学性的特质是很明显的。从文学塑造人物形象的层面考虑,“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后面的句号是不是最佳的标点符号?

我们可以作这样的事实还原,从沛公的角度来看,他是来谢罪的,在目前实力不如项羽的情形下,他要通过自己的言说打动项羽取消要对自己采取军事行动的决定,肯定会在说辞上大做文章甚至煞费苦心。我们可以假想一下,在鸿门宴的前天晚上,亦即项伯离开沛公军营之后,沛公应该是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他和部下得为自己设计许多洗清罪名的托辭,所以刘邦准备的说辞不可能只是三言两语;从项羽的角度看,因为有项伯的劝说在前,再加上此时刘邦言说的“合理真诚谦虚”,所以项羽立即打断了刘邦准备好的汩汩滔滔的辩解,顺着“小人之言”的话题说出了曹无伤。看似坦率耿直没有心眼的表象,展现的却是项羽在残酷政治军事斗争中的轻信寡谋和刚愎自用。另外,从后来闯帐的樊哙对项王的一番“责问”的言辞来看,未必不是前夜与沛公商议好的说词。如果项王没有打断沛公的言说,沛公势必也要说出类似于樊哙的话。这样看来,此处的句号可能就不太准确。

最后,我们一致得出结论,此处如果用省略号,一能还原当时真实的历史情境,二更能彰显项羽唯我独尊目空一切根本不把沛公放在眼里的膨胀自大的性格特点。而此处对教材上断为句号的质疑,是指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的一次有益尝试。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得到一个相对较为合理的“答案”,而是掌握思辨性阅读的基本原则: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合理构建和积极反思。

三、沛公逃离为何只一人骑马

在鸿门宴会上沛公不辞而别,仓皇出逃,关于刘邦一行逃走的方式和路径,文章描述道:“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从这段文字中不难发现问题:沛公等五人逃离鸿门宴会,是从小路抄近道,这样做无外乎是希望早点离开这一是非之地,所以抢时间、赶速度是沛公等人最先要考虑的问题。那么,为何是沛公一人骑马,樊哙等四人“步走”(快步跑)?难道樊哙等人“步走”的速度能赶得上骑马?按照常情常理,此时五人都骑马才能以最快的速度逃离鸿门。

如何理解这一严重违背常情常理的行为?笔者认为这得从沛公身上找原因。试想一下,假如项王发现沛公不辞而别勃然大怒,派兵来追,谁人抵挡?那肯定是“持剑盾步走”的樊哙等四人。因为沛公一人骑马,樊哙四人“步走”殿后,与项王追兵最先遭遇的应是樊哙等人。那么沛公一人骑马,而樊哙等四人“持剑盾步走”的用意就很明显了:你们四人要保持高度的戒备之心,更要在危急关头极力保护我的人身安全;如有追兵,你们给我抵挡,好给我争取脱身的机会。于此,我们不难发现沛公的“良苦用心”。与此同时,《史记》一书的“春秋笔法”也于“独骑”和“步走”的对比中可见一斑。

如果再考察一下鸿门宴会时沛公和项王的年龄,我们可能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刘邦比项羽整整大24岁。鸿门宴会发生在公元前206年,此时刘邦50岁,项羽26岁。一个是阅人历事无数的老江湖,一个是血气方刚的自我感觉良好的青年,在斗心机上,孰高孰低,不言自明。更为重要的是,在用人这方面,项刘两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思维逻辑:项羽有谋士却不能听其言用其计,并且自堵为己方提供信息的渠道;而刘邦在危急之时能礼贤下士问计于张良,能虚心地听取并采纳下级的意见,且及时清除内奸消除隐患,确保自身队伍思想的纯洁性……

事实上,《鸿门宴》中还有许多值得讨论的地方,比如沛公从宴会上逃脱的时间肯定不短,为何项王和范增都没有察觉并采取应对的措施?项王作为鸿门宴会上的主角,司马迁为何对其着墨甚少?限于篇幅,于此不再赘述。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典的篇目如何教出新意,这一直是困扰一线教师的一大难题。对教者而言,经典篇目是旧文;但对每一届学习经典篇章的学生而言,都是新文。旧文如何新教?经典怎样教才能常教常新?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做并能做好的就是以学定教——从“这一班”乃至“这一个”学生真实的有深度的问题出发,组织学生探讨,利用伙伴思维的合作、启发等优势,集思广益;指导学生在文本细读中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并教会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在思维的敏锐性、深刻性和独创性上发力,以切实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诚能如此,方可成就一节节有效甚至高效的常态生成课堂。

[作者通联:安徽铜陵市义安区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沛公范增樊哙
差点成为“羊二代”
《鸿门宴》的结构解析
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猛人樊哙
浅谈沛公的危机公关艺术
智者不惑 勇者无惧 适者生存
远见
智者不惑 勇者无惧 适者生存
——浅析《史记》中樊哙之形象
《史记》范增性格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