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与推广

2018-01-12 09:29查学东李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综合效益推广体系工作措施

查学东 李霞

摘要 淮安市为农业大市,设施农业发展存在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大力发展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与推广,对淮安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成为江苏重要农业中心城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淮安市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与推广的工作思路和体系,阐述了其技术成果、工作措施、推广区域、成果创新和综合效益,以期为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设施农业物联网;推广体系;工作措施;综合效益;江苏淮安

中图分类号 S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1-0290-02

Integration and Promotion of Facility Agricultural Internet of Things in Huai′an City

ZHA Xue-dong LI Xia

(Huai′an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Center in Jiangsu Province,Huai′an Jiangsu 2230001)

Abstract Huai′an City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city.The development of facility agriculture has the bottleneck of "last mile"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Vigorously developing the integration and promotion of agricultural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a well-off society in Huai′an and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agricultural center city in Jiangsu.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working ideas and systems of the integration and promotion of facility agricultural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n Huai′an City,and expounded its technical achievements,work measures,promotion areas,innovations and comprehensive benefit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acility agricultural Internet of Things.

Key words facility agricultural Internet of Things;promotion system;work measure;comprehensive benefit;Huai′an Jiangsu

当前,农业物联网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是提升农业决策指挥水平的重要手段。应用物联网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可实现对农业用药、用水、用肥以及畜禽和水产养殖的精准控制,减少浪费,降低污染,加强疾病防疫与疫情防控,促进农业增产,实现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农作物生长、森林防护、畜禽和水产养殖等进行监测,可实现准确感知、及时反馈,提升农业决策指挥水平。将物联网应用到农业领域,还可将农民就地转化为现代农业工人,增加农民收入。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广有力地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1 背景概述

江苏省在全国承担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任务,全省设施种养面积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9%左右,淮安市作为全省种养设施面积最大的农业大市,拥有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中弱筋小麦生产基地和生猪产业强市,是江苏省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淡水鱼加工基地和水稻生产基地。此外,淮安地处苏北,设施农业发展存在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因此,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对于淮安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奠定江苏重要农业中心城市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淮安地区当前现代农业发展中设施种养存在基础设施滞后、装备水平低、青壮年劳动力少、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普及率低、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等问题,进而造成劳动生产力低、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现状。为了能有效解决淮安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淮安市农业信息中心联合江苏省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心、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淮阴师范学院以及涉农企业开展了一系列项目技术攻关,承担了江苏省农业信息服務全覆盖工程、省农业“三新”工程、省自主创新项目、省“333人才”等一系列农业物联网研究与示范项目,对淮安设施蔬菜、设施渔业和畜禽养殖、设施花卉进行了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并为农产品溯源、网上营销提供了技术平台。

2 项目来源

项目主要来源于江苏省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淮安市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苏财农〔2012〕97号)(苏农计〔2012〕111号)、“农产品远程监控系统”(苏财农〔2013〕104号)(苏农计〔2013〕46号);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基于物联网的辣椒设施栽培智能化管理技术创新”[CX(12)3051];江苏省苏北科技发展计划“设施农业物联网自动化管理技术集成与示范”(BN2013057);江苏省省级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省级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苏农财〔2016〕31号)和农业部农业信息化项目“江苏农业农村信息化理论研究与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示范应用”。

3 工作思路

针对装备低、成本高、劳力少等设施农业问题,淮安市农业信息中心、江苏省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心、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淮阴师范学院、淮安远景德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7个县区农技推广部门展开技术调查研究,开展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研发与集成,建立淮安市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推广与应用关键技术,促进淮安市现代农业发展。

4 推广体系

一是建立产学研用的四位一体组织推广联盟;二是搭建全市统一的服务与专业推广平台;三是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上市企业为重点的示范点;四是提供淮安农业物联网短信推送、12316热线短信服务,发放实用技术手册;五是举办实用培训班,建立农业物联网专业服务微信群、QQ群等;六是培养引导合作社、家庭农场、职业农民合理使用农业物联网。最终以物联网技术集成与推广为支撑,建立“互联网+设施农业”的高效推广体系。

5 技术成果

第一,建立了适合不同设施水平、不同领域的低成本物联网技术应用推广体系,组装集成了淮安市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体系。综合运用农业云计算平台关键技术、农业物联网工程化应用关键技术等,按需统一分配和管理资源,简化了农业应用的软件架构,大大节约了推广应用成本;针对不同类型的设施条件,研究不同的设施环境采集技术,并将基于模型的作物智能管理决策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实现远程生产指导和环境调控,进一步提高推广与应用效率。

第二,建立了优势设施农业特色农作物生长模型,形成了日光能温室黄瓜、大棚红椒、黄颡鱼养殖、猪—沼—菜、猪—沼—渔等动作物生长模型和专家系统16个。

第三,构建了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云服务平台。在全省第一个搭建了淮安市“农业物联网技术和服务平台”;构建集成了科研管理系统[1]、农业生产环境、生产过程监控以及数据采集系统、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风险系统、农产品追溯系统以及市级品牌农产品营销系统8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设施动作物环境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管理决策的一体化集成,为设施农业的智能管理提供了科技支撑。

第四,形成了“科研部门+推广部门+互联网企业+生产经营主体”农业物联网的研发、推广、应用协同合作机制,实现了统一工程化技术研发、推广应用。采取“互联网+设施农业”的手段,构建了“科研单位+推广系统+IT企业+生产主体”的推广模式,建成示范点310个,其中设施园艺示范点108个、畜禽养殖示范点95 个、水产养殖示范点107 个,培训与现场指导农民23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0万份。

第五,研发了适于设施农业应用的物联网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智能决策与控制技术,自主开发适于本地日光能温室、塑料大棚、池塘养殖、设施养猪以及“猪—沼—菜”“猪—沼—渔”的高效低成本农业物联网硬件装备12套。

第六,建立了农业物联网技术云服务模式,实现了对不同行业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市场主体点对点、实时、个性化的技术指导服务[2],突破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瓶颈,解决了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门槛高、难度大等问题。

6 工作措施

一是技术措施。率先搭建了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云服务平台;构建了科研管理系统、生产过程监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系统、农产品追溯等系统8个;建立了优势设施农业特色农作物生长模型,实现了对不同行业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市场主体点对点、实时、个性化的技术指导服务,突破了农业推广“最后一公里”的瓶颈,解决了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门槛高、难度大等问题[3]。二是组织措施。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组建了“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组织推广联盟,围绕市场需求,深入生产调研,制定了可行的实施方案,建成示范点310个,培训与现场指导农民23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0万份。

7 推广区域

推广范围涉及淮安市7个县区、116个乡镇、973个村设施农业主要生产区域及国家级、省级、市级和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年来依托江苏省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在淮安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内率先搭建了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云服务平台,建成示范点310个,其中设施园艺示范点108个、畜禽养殖示范点95个、水产养殖示范点107个。累计推广4.00 hm2,其中2016年推广1.69万hm2,占全市设施农业适宜推广的比例为62.5%。培训与现场指导农民23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0万份。总经济效益5.97亿元,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8 成果创新

一是建立了淮安特色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推广机制,形成了“科研单位+推广系统+IT企业+生产主体”的四方协作的推广模式,有效整合了产学研用各方资源,实现了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的高效、快速、可持续推广应用;二是形成了适合不同水平设施、不同领域的设施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集成体系,综合运用了传感器与控制器集成控制创新、无线传感网组网关键技术提升和设施作物与水产生长模型技术集成等,为农业市场主体应用物联网技术提供了一体化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了推广与应用效率[4];三是建立了农业物联网技术云服务模式,实现了对不同行业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市场主体点对点、实时、个性化的技术指导服务,突破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瓶颈,解决了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门槛高、难度大等问题。

9 综合效益

淮安市累計推广4.00万hm2,降低生产管理成本20%,总经济效益达5.97亿元,其中2016年推广1.69万hm2,占全市设施农业适宜推广的比例为62.5%。培育壮大了一批物联网技术应用新型农业生产主体,提升了全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加速了淮安地区由传统农业向绿色、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10 参考文献

[1] 陈晓栋,原向阳,郭平毅,等.农业物联网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5,17(2):8-16.

[2] 李灯华,李哲敏,许世卫.我国农业物联网产业化现状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5,42(20):149-157.

[3] 许世卫.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 28(6):686-692.

[4] 王向东,陈学斌,张爱敏.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J].农学学报,2016,6(1):96-98.

猜你喜欢
综合效益推广体系工作措施
高校系部教学管理工作之初探
如何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探析
中国西部区域基础设施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略论完善农技推广体系之对策
西海子管护站森林防火工作措施
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路及对策分析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探索
FGX—24A复合式干选机在临涣选煤厂许疃分厂的应用
低碳经济下光伏发电综合效益评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