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认识

2018-01-12 11:51阳朵红
智富时代 2018年12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体育

阳朵红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培养与健全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在构建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阐述体育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同时分析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并基于不同角度为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提出相关策略,为有效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奠定基础,进而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

一、前言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在2017年1月国务院颁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重视体育教学改革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实施等问题,为响应党中央“以德树人”的号召,核心素养一词又进入了大家的眼帘。培养核心素养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势所趋,在上个世纪末启动了核心素养框架构建工作后,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各个国家也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核心素养模型体系。核心素养的提出迎合了现阶段中国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基本发展诉求,其涉及到人文知识涵养储备、科学求真探索精神、学会如何有效地学习、如何进行健康快乐的生活、面对责任的担当、知识应用于实践以及创造与创新精神的塑造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是为培养学生在步入社会中的生存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

二、相关概念界定

1.核心素养

在教育部公布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一文中表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发展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文件中的素养是指品格和能力,其功能在于满足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而核心则指重要的素养、共同或普遍的素养而不是全面的、具体的素养。因此,本文对核心素养的定义为:广大学生在受教育阶段为了能够满足自身发展需要以及当代社会主流发展需求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2.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本文定义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涵盖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当代学生由内而外全面健康个体的塑造,营造健康积极生活方式的关键要素等。根据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灵活性与多样性、适时性和必要性的特点,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划分为三个部分,即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和体育情感与品德。

三、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1.提高身体素质,树立体育意识

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可以清晰地帮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以及体育对自身的关键作用。学生能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运动技能,科学的锻炼方法外,还能深知体育的本质功能,强健体魄促进身体健康。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有助于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推动其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在一定程度上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锻炼,促进其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并将体育意识贯彻到学生的整个发展历程中,使其终身受益。

2.树立正确价值观,引领人生发展

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阶段正处在三观建立的关键期,如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就会对未来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可以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而且可以理性客观地判断行为的对错。如在体育过程中的徇私舞弊、使用兴奋剂等行为,使得学生可以拥有自己的是非观,若学生能自我意识到正确与否,在体育比赛中秉持公平、公正、积极进取的态度,即能提高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平以及思想水平,推动学生健全人格的建立,引领人生发展。

3.增强心理调适力,塑造综合型人才

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不仅能增强体质,树立正确价值观,同时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其心理调适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中各行各业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给在校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若不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会产生各种心理疾病。因此,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对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在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的锻炼,更是在耐力、坚持、毅力等优秀品质上的锻炼,因此,通过体育运动能增强学生的心理自由度和调节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从而可为塑造综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四、基于不同角度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策略

1.基于外在角度以优化社会环境为基础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效果需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塑造也必然会受到培养过程所处的大环境的影响。从社会认同度上来说,重文轻体的思想在众多家长心里已根深蒂固。家长将孩子的文化成绩视为能否成才的唯一指标,而忽视了体育课对孩子的促进作用。实际上体育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对学生保健知识的储备、健康行为的养成、意志情感品质的塑造也有促进作用,且在繁重的文化课之余“劳逸结合”,更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此外,在教育政策环境方面,国家教育部门制定了全面科学的教育政策,每个学校的校领导等管理部门对于具体政策的落实与实施起到了关键作用。每一项政策落实学校管理部门都会严格把关,但是受“升学率”、“优秀率”等评价指标的影响,在大部分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经常出会为其它学科“让路”,现如今中考已经将体育与健康课列入考试范围,并占有一定分值,学校应该从思想上意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要真正提高该课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基于学校角度以完善课程资源为导向

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广度和厚度是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先决条件,体育课程资源储备不足或者该项目开发与利用不充分都会制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进程以及阻碍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进度。目前我国体育场地器材配备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在我国偏远农村地区,体育硬件设施仍没有得到完善。一方面是由于资金有限,难以配备全套体育设施器具,另一方面由于自然条件的风化和腐蚀使许多地区的场地器材出现老化和破损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各地方政府应该配合国家财政部门健全偏远农村学校的体育场地和器材,及时更新器材设施,实现硬件资源配备齐全化。此外,基于大数据时代,可利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体育教学打开一扇窗。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将体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创建专门的网络课程资源库,进行分类建档,供学生及时线上学习。同时利用网络平台,选取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为体育项目介绍、体育课前导入、课后补充、线上自学环节等奠定教学基础。同时,各地区之间可借助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状态,从而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

3.基于内在角度以强化教师专业素养为重点

体育教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者,是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塑造的操作者和见证者,更是一系列教学工作的执行者。所以在教师核心素养塑造方面要全面化,运动能力作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多数体育教师都能具备,但健康行为的养成和体育品德的配备尚需完善,因此要加强体育教师健康行为的养成,重视体育教师体育品德的培养,力争做到言传身教。此外,要注重教师岗上培训,优化教学设计。体育教学能力涵盖了对教育思想政策的解读能力,对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心、生理特点的了解以及教学基本功的掌握程度等。体育学科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教学手段,其中教学能力和基本功是保障课堂效果的关键。因此,针对新老教师可设定专门的岗上培训,不断深化和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和能力,才能积极从容的面对教育新环境的改变。而教学设计是教学工作开展的计劃和依据,教学要素的优化和教学设计的完善是促进课程实施和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教学目标精细化、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方法理性化、教学评价标准化,充分优化教学设计,为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体育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