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研究

2018-01-13 17:37杨金红
关键词:曲池斜线病程

杨金红

(寿光市古城街道卫生院,山东 潍坊 262700)

脑梗死的的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进而影响患者的语言、认知和肢体运动功能,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脑梗死发生后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减轻脑梗死后遗症。本课题选择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探讨针灸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2~76岁,平均(56.37±3.68)岁;病程1~15 d,平均(4.29±1.13)d。观察组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41~78岁,平均(56.43±3.71)岁;病程1~16 d,平均(4.41±1.18)d。入选患者均符合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排除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者、脑出血患者、无法有效配合治疗者及具颅脑外伤史者。本研究均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监督、批准下完成,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急性期采用尿激酶进行溶栓,静脉注射20%甘露醇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脱水质量。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抗凝治疗,采用血塞通、胞二磷胆碱静脉注射以改善患者的脑循环,此外还应进行营养脑神经、降压、降脂、抗感染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进行治疗:头针取穴为顶颞前斜线和顶颞后斜线为主,顶旁1线、顶旁2线机顶中线为辅;体针为患侧上肢取穴为内关、外关、合谷、手三里、曲池等,下肢取梁丘、穴环跳、足三里、三阴交、解溪、太冲、伏兔、丰隆、血海、阳陵泉、阴陵泉等。每日针灸一次,每次留针30 min,两组均治疗15 d,评估治疗效果。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为(68.39±3.51)分,高于对照组的(55.28±2.76)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6.53±1.27)分,低于对照组的(9.84±1.56)分(P<0.05)。

3 讨 论

脑梗死在中医学中属“中风”范畴,中医认为,该病病机为脑府失养、经络受阻、气滞血瘀、阴阳失调所致,治疗原则为祛风通络、活血化瘀、调和阴阳。针灸是祖国医学传统的治病手段,具有通经脉、调血气、平衡阴阳的功效,能够调节人体免疫力,促进组织修复。本课题通过对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内关、外关、合谷、手三里、曲池、梁丘、穴环跳、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灸,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6.53±1.27)分,低于对照组的(9.84±1.56)分(P<0.05)。通过对头穴进行针灸,能改善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状况,可促进大脑血供恢复,缩小梗死部位,促进脑神经修复;对上下肢针灸能够调理气血、疏通经络,促进神经元兴奋,增强肌肉收缩能力,有利于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为(68.39±3.51)分,高于对照组的(55.28±2.76)分(P<0.05)。

综上所述,针灸能够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曲池斜线病程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基于《针灸大成》的曲池穴穴位本意及临床应用探微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小穴位 大健康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疯狂的游戏
让人笑翻的实习医生病程记录
趣味数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