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2018-01-15 21:43
关键词:心源性心内科几率

彭 亮

(青岛大学,山东 青岛 26607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心内科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68.26±3.98)岁。除此之外需要确定选取的100名老年患者在入院时均经过临床检查别确诊为心内科病症。

1.2 方法

在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时,主要从治病原因、临床危险因素以及发生时间入手。其中治病原因包括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扩张行心脏病。临床危险因素包括饮食不合理、情绪不稳定等。在入院时间方面,入院时间为2~3周时,出现心源性猝死的几率最大[4]。

1.3 观察指标

通过对心内科选取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从治病原因、临床危险因素和发生时间三方面入手,造成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原因以及三个方面造成猝死患者所占的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 果

在研究造成心内科老年人猝死原因时,主要是从治病原因、临床危险因素以及发生时间三方面研究分析的。其中在治病原因方面,由于冠心病而造成的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占25.58%,相当于在选取的100例心内科老年患者中有26例患者由此致死,而由于心脏病而引起的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占47.68%,相当于在100例患者中存在48例患者患有心脏病。其中心脏病又分为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扩张型心脏病和肥厚性心脏病。而因这四种心脏病导致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占19.77%、15.12%和12.79,也就是说在48例因换心脏病而猝死的患者中有20例患者是因患有风湿性心脏病而丧生,有15例患者因高血液心脏病而丧生和有13例患者因扩张型心脏病而去世。此外,还有占9.30%的患者因患有肥厚性心肌病猝死、占6.98%的患者猝死是由于患有肺心病、占3.49%的患者猝死是患有主动脉夹层、占2.33%的患者猝死是患有急性心肌炎、占1.16%的患者占感性性心内膜炎以及由于患有其他疾病而猝死的患者占3.49%。其中因患有肥厚性心肌病、肺心病、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其他疾病而造成猝死的心内科老年患者分别为9例、7例、3例、2例、1例以及3例患者。在从临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时发现造成心内科老年患者猝死的主要因素是情绪不稳定,再者是由于饮食不规律造成的。在通过对调查的数据分析来看,由于情绪不稳定而猝死的患者占36.05%、激烈运动而造成的猝死的患者占29.07%、因过度饮酒而造成猝死的患者占16.28%,因吸烟而猝死的患者占10.47%、因排便力度过大而造成猝死的患者占6.98%以及以其他因素而造成猝死的患者占1.16%。相当于在选取的100例心内科老年患者中有36例患者因情绪不稳定而猝死、有29例患者因激烈运动而猝死[2]。有16例患者因过度饮酒而造成猝死、有10例老年患者因吸烟而猝死、7例老年患者因排便力度过大而猝死以及有1例患者因其他原因而猝死。在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时间进行分析时,发现最易发型心源性猝死的时间段是在入院时间为2~3周时以及死亡时间在病情严重甚至恶化1 h内死亡的几率最大。对心内科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发生时间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在患者入院时间为2周以内猝死的几率占16.28%、占入院时间在2~3周内猝死的几率61.63%、在入院时间在3周以上的患者猝死的几率占22.09%。在对死亡时间进行分析时,发现在病情严重甚至恶化的时间在1 h以内的患者猝死的几率占62.79%、在1~6 h内猝死的患者占23.26%、在病情严重6小时以上猝死的患者占13.95%。而在研究心内科老年患者猝死的时间段时,发现在白天死亡的患者占27.91%,其中患者在白天上午死亡的几率占12.79%,在白天下午死亡的几率占15.12%;在晚间死亡的几率占72.09%,其中在在零点之前死亡的患者占33.72%、在零点之后死亡的患者占38.37%。因此发现心内科患者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几率最大的时间段是在入院时间在2~3周内,病情严重甚至恶化1 h内以及晚间的时间段[5]。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这也到导致我国心内科老年患者的人数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心内科老年人患者常见的疾病为高血压、心脏病等。并且心源性猝死是导致心内科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其中心源性猝死主要是指患者的心脏缺血导致的。而在病理学角度分析,心脏缺血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患者的心脏输血的正常路径被堵塞,从而使得无法正常的向心脏中运输血液。本文主要研究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原因。因此选取医院心内科1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病原因、临床危险因素以及发生的时间三方面入手,发现患有心脏病的患者、情绪不稳定的患者以及入院时间处于2-3周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猝死的几率最高。除此之外,心内科老年患者也会因为患有其他的病症而失去生命。这也说明了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原因包括多个方面,其中,病理基础是最主要的因素。因此需要医院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督和风险预防,从而降低心内科老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几率[1]。

猜你喜欢
心源性心内科几率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啁啾激光场对电离及解离的影响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治疗体会
晒后修复SOS
晒后修复S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