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档案记录雄安发展

2018-01-15 21:24孙国俊
北京档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容城档案局新区

孙国俊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河北省档案局深刻认识雄安新区设立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同步谋划实施“雄安记忆”工程,忠实服务于这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扎实推进雄安新区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档案存史、资政功能,真实、完整记录雄安新区发展轨迹,为雄安新区发展保存完整的历史记忆。

一、未发为谋,积极筹划雄安新区档案工作

中央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如春雷惊蛰,给雄县、容城、安新送来了勃勃生机,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河北省档案局紧贴中心、服务大局,在第一时间召开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省委的重要指示精神,多次组织班子和相关处室共同研讨,研究雄安新区档案工作及相关事宜,认真组织谋划制定了“雄安记忆”工程实施方案。

“雄安记忆”工程从谋划伊始,河北省档案局就高度重视,把其作为雄安新区档案工作推进的重要平台,作为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实际行动。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高位,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全方位、全方面保存原始档案,从融入国家发展重大战略的大手笔、大布局、大历史观角度做好谋篇布局,为河北雄安新区启动、规划、拆迁、建设等全过程保存历史记忆,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历史遗产。

什么是“雄安记忆”?“雄安记忆”即雄安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全部记忆符号集成。通过文字、图表、照片、视频、音频、实物等各种载体形式,全面、客观、真实、完整地记录雄安新区建立、成长、发展的历史全貌,以读、视、听等方式原汁原味地对雄安新区发展轨迹进行全景式再现,同自然文化遗产、建筑一道,共同形成一座新城记忆的有力物证,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结合规划设计,“雄安记忆”工程将收集各门类档案资料,包括: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关于雄安新区的讲话、批示和到雄安调研的照片、视频等音像资料;中直部门和中央企业疏解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资料;重大项目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历史记录;记载雄安新区原行政区域内城镇、乡村、街道重要设施和建筑物现状现貌等相关资料;新区规划设计过程中形成的全部资料;城市拆迁施工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音像、文档资料;新区各级机关形成的各类档案资料;新区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相关资料;其他与雄安相关的记忆内容。

二、谋定而动,多项举措推进“雄安记忆”工程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雄安记忆”工程的具体实施目标确立后,河北省档案局研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方案落到实处,通过建立联动机制、加强督导、业务指导、列入绩效考核等措施,抓住关键环节,把方案绘就的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1.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省档案局印发了《关于做好雄安新区建设前期档案工作的通知》(冀档发〔2017〕23号),凝聚各级档案部门共识,对新区规划区域内档案部门推进“雄安记忆”工程提出具体要求。该通知下发后,保定市和雄县、容城、安新3县档案部门积极行动,迅速开展工作,对行政区域内各部门各单位档案情况及现有馆藏进行全面统计,开展档案资源摸底工作。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启动阶段,开展了对现行政区域内城镇、乡村、街道重要设施和建筑物等现状、现貌的拍照、摄像及相关资料的收集、保存工作,用镜头记录历史,为国家、为社会、为后世留下永久的记忆和财富。在档案查閱利用上,做好档案服务前期准备工作,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决策提供档案参考依据,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部门的“资政”作用。

2.作为一号工程,现场督导指导档案工作。2017年6月份,省档案局局长田昌明到保定市召集调度会议,听取了保定市及雄县、容城、安新等地档案部门落实“雄安记忆”工程的情况汇报,就三县完成区域内档案摸底调查统计、收集档案文献资料、档案普查清点等工作进行督导。通过调度会议,各级档案部门一是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进一步强化责任、使命、担当,担起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社会责任,学习借鉴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中关村建设中开展档案工作的经验做法;二是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克服人、财、物等方面的现实困难,摒弃“等、靠、要”思想,立足于现有条件,创新思路,大胆作为,应归尽归,尽可能多地留存档案资料;三是坚决服从服务新区规划建设大局,积极向前靠、向前看,积极向本级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对新区档案工作最大支持。同时,在确保档案查阅利用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满足各界对档案查阅利用的需求。

把雄安新区档案工作业务指导作为重要抓手。省档案局抽调档案业务指导骨干力量,由分管业务指导的刘学圃副局长带队与相关处室组成指导组,到雄安新区筹委会进行档案工作一线对接,就建立档案工作体制,健全档案工作制度,配备专职档案人员等进行业务指导。指导组送去《档案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汇编》及相关规章制度、学习资料,详细了解了新区筹委会成立以来档案资料的管理情况,指导督促雄安新区区域内三县档案部门积极行动,对本区域内现有档案资料进行摸底调查,确保现有档案和各部门的档案资料完整和安全。

3.列入局馆绩效考核目标。对“雄安记忆”工程任务目标进行量化细化,确定6项考核目标,形成“雄安记忆”工程季度任务目标,核定分值,对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下一步,省档案局将组成雄安新区档案工作专题组,赴深圳、浦东新区和苏州市就雄安新区档案工作进行专门调研学习,进一步建立完善雄安新区档案工作机制。

三、聚焦发展,用影像完整记录雄安新区全貌

河北省档案局在实施“雄安记忆”工程过程中,把影像记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用影像档案记录雄安现状原貌和未来发展,为雄安留下珍贵的历史影像。河北省档案局联合中国档案报社、档案工作者摄影研究会举办了“记录雄安新区创建留存珍贵历史影像档案”活动,分三个阶段同步跟拍摄影。分别在雄安新区开始大规模拆迁建设前、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和新区形成现代化城市规模之后,同步拍摄各发展阶段历史风貌,形成完整的不同时期新旧对照影像记录。

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摄像任务,于2017年8月和9月分两期三地开展了珍贵历史档案拍摄留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第一阶段摄像中,重点对雄县、容城、安新重要设施建筑、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进行了全面拍照,为雄安新区变迁留下影像记忆。形成了以三台镇山西村明塔、安新燕长城遗址、陈调元庄园、雄州牌楼、宋辽古战道、白洋淀诗书画院、白塔鸦鸣遗址、晾马台遗址、烈士碑等多处重要文化遗产为代表的重要影像资料档案。8月初,组织部分档案摄影专家到安新县进行了第一阶段先期拍摄工作,共拍摄留存安新现有风貌照片影像资料15000多张。9月中旬在容城、雄县两县继续进行第一阶段拍摄活动,留存影像资料21000多张。形成数量可观,影像档案全面、真实地记录原貌。

加强档案宣传工作,在《中国档案报》分三期整版刊载报道安新、容城、雄县记忆活动,刊登摄影专家的部分优秀作品,同时,在河北档案网、“河北档案”微信公众号进行同步宣传报道。下一步,将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举办雄安新区照片展览,展示不同时期雄安新区发展历程。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河北省档案局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的原则,全力服务新区建设,将继续扎实推进雄安记忆工程,从雄安新区起步到规划建设的每个环节,都留存下重要记忆,全程记录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宝贵历史遗产,以实际行动、优异成绩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

作者单位:河北省档案局endprint

猜你喜欢
容城档案局新区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行进中的历史”:北京798当代艺术展走进雄安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雄安新区”会改变容城服装业吗?
京津冀协调发展助推容城服装产业升级
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0个)
2015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发行先进单位名单
关于表彰全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
关于表彰全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