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专业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8-01-15 07:37李晓静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电路基础职业

李晓静

一、前言

在高职高专专业基础课程中,如何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融入职业能力、社会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笔者以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为例,针对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电路分析基础对于电工与电子专业来说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但对于高职高专的通信和计算机等专业来说只是专业基础课,其课时较少,对理论要求不是很高,更偏重于实际应用,其主要任务是學习电路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相关专业课奠定理论基础。

当前高职高专学生主要来源于应试教育制度下普通高等学校的“落榜生”,其数理基础能力较差,理论知识学习比较困难,而传统的电路分析课程体系理论性强,教学方法陈旧,不能满足高职高专对学生创新意识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目标。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不仅要满足高职学生就业的近期需求,还要满足学生今后生存、发展及竞争的长远需要;学生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具有岗位适应能力,实现顺利就业,而且还要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具有发展后劲,成就自己的事业。

员工的职业素养是一个企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障,是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员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实践创新价值观的内在驱动,是广大员工锲而不舍、锐意创新、勇于探索的思想源泉。

员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团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动力。

三、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渗透到专业基础技能的培养中

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体系中融入职业能力、社会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知识模块的设计到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充分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健康发展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建立起提升自己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意识。下面以电路分析基础为例,探讨高职高专专业基础课程如何在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以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设计

电路分析基础是我院移动专业和通信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根据课程的特点,从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出发,将电路分析基础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优化组合,将课程的内容按层次进行重新设计,形成“分层递进,深化拓展”的教学内容体系。

2.教学设计

(1)将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纳入基础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中

以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其重点在于通过项目实施过程学习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信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

(2)采用“一题多解,逐个击破”的教学模式

“一题多解,逐个击破”教学模式是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大胆尝试,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以解决高职学生理论学习困难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创新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突出电路分析课程的基础性和实用性

突出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必须、够用”为指导原则,具有“基础性+实用性”的特点。按照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便于自学的原则进行设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习相关专业课奠定理论基础。

3.教学方法分析

(1)讲授方式

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设计思路等,教师必须要讲清楚,讲好;同时还要开展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2)讨论方式

一题多解的命题,有趣的应用方向,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以拓宽思路,博采众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自学方式

一些数学推导,应用性、设计性例子及拓展内容(如仿真软件)交待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4)案例教学

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互动,促使学生充分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变化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创新精神。

(5)一题多解教学方式

一题多解的教学模式通常围绕某一案例、课题或某一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可以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并能在探索过程中巩固已有知识,发现并构建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提高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独立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能力。

一题多解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命题实施过程学习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自信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6)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是学生完成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各项技能训练后,运用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的综合性、系统化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团队的创新能力。

4.教学评价

电路分析基础的教学评价融入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现场答辩与现场操作相结合,学生陈述和小组评议相结合,以及个人表现、团队精神和班级任务相结合等形式,将课程考核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的创新能力和班级创新价值。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在我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探索和实践多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变得有趣和容易学了,与之前的教学模式相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作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017年荣获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四、结束语

高职高专专业基础课程的人才培养,是基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教学理念。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探索知识,提高职业素养和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大胆尝试,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郭礼华,陈锦花.角色互换的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4).

[2] 徐涵.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

[3] 刘浩.通识教育在大学中的重要意义[J].中外企业家,2016(35).

[4] 唐柳,方凤才,王向红,李平.Proteus仿真技术应用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J].广西学院学报,2012(12).

特约编辑 罗 力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电路基础职业
电路的保护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简化法”巧解电路问题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巧用求差法判断电路中物理量大小
我爱的职业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