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对提高中职生心理弹性的实践研究

2018-01-15 07:37徐杰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弹性团体因子

徐杰

一、引言

笔者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对东莞市某职业学校540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东莞市中职生心理弹性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中职二年级学生在心理弹性总分、情绪控制和人际协助方面均显著低于中职一年级学生。

中职生作为青年学生的重要群体,其心理健康水平需要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在提高中职生心理弹性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各层次中职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团体辅导是有效路径之一。团体辅导应用性十分广泛,具有相对高效性,感染力强,效果明显且易保持,能有效克服个别咨询耗时多、受众面窄、解决问题单一等弱点。目前为止,运用团体辅导的方法提高中职生心理弹性的实践研究并不多。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本研究共调查了东莞市某职业学校二年级130名学生,筛选出研究对象共计58名,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9人,对照组29人。实验组男生15人,女生14人。对照组男生16人,女生13人。本团体为发展性同质性团体。

2.研究材料

采用胡月琴、甘怡群2008年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问卷,该量表共有2个维度,5个因子,27个项目。其中,个人力维度包2008年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三个因子;支持力维度包括家庭支持和人際协助两个因子。

3.实验设计及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

本实验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的实验设计,实验组与对照组成员都需接受前测、后测两次测验,测验内容为《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实验组团体成员将接受8次团体辅导,时间为两个月,对照组成员不进行团体辅导训练。

影响心理弹性的主要因素,确切来说包括目标关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五大因素。本研究以认知行为理论为基础,团体辅导方案包括自我认识、合理认知、情绪管理、人际支持等主题,一共为八次单元活动,课程安排如下表所示。

4.实验程序

向58名被试学生发放《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对其进行前测,对实验组的学生实施团体辅导共计8次,每周一次,每次约90到120分钟(2017年11月-2017年12月)。团辅时间定为每周二下午7、8节,活动后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另外,利用晚自习时间对部分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团体活动结束后对团体成员进行访谈,评价团体活动的效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对照组按照原有课程正常教学,活动结束后,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对这58名被试学生进行后测。

三、结果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如下:

1.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的对比研究(见表1)

表1显示:从两组的平均数差异性检验来看,结果并不显著(p>0.05)。也就是说在实施团体辅导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理弹性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这两组被试学生基本上是同质的。

2.实验组前测和后测的对比研究(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被试学生在五个因子、两个维度及总分上均比实验前有提高,实验组后测心理弹性总分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p<0.01),这说明团体辅导后心理弹性水平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其中,人际协助因子、个人力和支持力两个维度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p<0.01),目标专注和情绪控制两个因子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p<0.05),但积极认知和家庭支持则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3.对照组前测和后测的对比研究(见表3)

从表3可知,对照组在五个因子、两个维度和心理弹性总分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中职生心理弹性水平在自然状态下改变不明显。

4.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的对比研究(见表4)

从表4可知,实验组被试学生的心理弹性总分发生了极其显著的变化(p<0.001),目标专注因子、个人力和支持力两个维度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p<0.01),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三个因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p<0.05)。这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理弹性水平在实验前均无差异,但实验后两者差异显著,由此可见,干预带来的心理弹性水平的提高显著大于自然成长下的提高,团体辅导干预的主效应更明显。

四、讨论

在本研究中,对实验组中职生实施团体辅导之后,其心理弹性水平得到极其显著的提高,个人力和支持力两个维度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而对照组的心理弹性水平无显著变化,这说明团体辅导对中职生心理弹性水平的提高具有即时性的良好效果。

从实验组前后测对比结果来看,人际协助、目标专注和情绪控制三个因子得分都有显著提高,这说明团体辅导的方法对提高中职生人际交往的能力、管理情绪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团体辅导是多向沟通的过程,每个成员既是受助者又是助人者,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心理需求。在团体创设的相互信赖的氛围中,通过示范、模仿、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心理游戏等训练方法可以学到各种实用的生活技能和交往技能,由于团体和现实社会的高度相似性,成员会将在团体中获得的技能付诸实践。

但是,实验组在积极认知和家庭支持两个因子上没有显著提高。一方面,积极认知是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的认知过程,即思维的概念。思维模式的改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短期的团体辅导可能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另外一方面,受客观条件限制,团体辅导只能在学校里面进行,再加上持续时间较短,无法影响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和父母教育方式的改变。因此,团体辅导在家庭支持因子上效果不明显。

五、结论

团体辅导作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重要方式,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弹性的训练是能够有效提高中职生的抗挫能力和应激能力的。东莞市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团体辅导提高中职生心理弹性,从而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形成了一套规范可行的中职生心理弹性干预方案,为今后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弹性团体因子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基于分治法的Kubernetes弹性伸缩策略
一类常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2)
图的齐次因子分解
巧解难题二则
弹性势能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