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历史情境,提升历史教学效率

2018-01-16 21:57吴红兵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年22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生活化历史

吴红兵

【内容摘要】历史故事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价值,那么,在我们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同样需要为教学活动赋予特定的情境。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更能启发学生身临其境的历史思维,以此优化课堂的效率,提升历史的学科魅力。

【关键词】历史情境教学价值思维兴趣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课堂越来越追求高效率、高质量,广大老师也这个追求的路上不断摸索,摸索出一系列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这其中,情境教学法就是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情境教学方法,通过生动形象的具体场景,引起学生主观情绪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激活学生创造思维,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联系生活,创造情境

初中学生,形象思维发展成熟而抽象逻辑思维不足,如果老师总是一板一眼,抽象地概括历史事件,总结历史规律,这样的历史课堂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更不用说要学生们积极参与,努力探究了。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生活化的历史情境课堂,就能够让学生感到非常的亲切熟悉,感觉到历史原来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从而产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在《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并没有按部就班地讲述教材中涉及到的历史史实,而是采用了完全开放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完成单元活动《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的内容。首先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老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资料,制定导游方案。比如导游方案可以以长征中经历过的重要战役、会议为节点,在每个节点中有对战争的介绍,有对战争地风土人情的介绍等等。还可以以长征路上的重要地点为线索,每个地点必须有重要事件的介绍等等,各小组确定自己方案以后,进行展示比赛。这样的教学模式,就是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把抽象枯燥的历史事件变成现代人喜欢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对这个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接受。

联系生活,创造生活化的历史情境,让生活再现历史,让历史走进生活,这种改变传统灌输式方法的开放式教学,将“死”的历史知识,变成了“活”的生活经验,充分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规律,所以就能够让课堂气氛活跃,能够让学生思维活跃,能够提升课堂效率。

二、扮演角色,进入情境

初中历史教学中,涉及到很多的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或正面或反面,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学习历史,正确把握历史人物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历史人物,不是突兀、孤立地站到历史中间的,肯定会与一些历史事件相互联系在一起,所以,教学中,老师可以把学生带入这个历史事件之中,让学生扮演这个历史人物,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在《戊戌变法》一课的教学中,新课伊始,老师首先设置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们归纳、分析戊戌变法的内容以及历史意义。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注意向学生补充一些必要的史料,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最后,老师总结戊戌变法失败,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电影故事中的片段“袁世凯告密、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下令追杀变法人士”,重点是播放谭嗣同的故事,然后组织学生表演情景剧《刑场上的谭嗣同》,并且提出问题“谭嗣同死得值得吗”让学生辩论,在表演和辩论中理解历史,升华情感。

初中学生好玩、好新奇,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依据学生的这个特点,如果把这一课上成没有任何新意的课堂,学生们兴趣不会高涨,也走不进力图维新强国的戊戌君子们的内心世界,理解不了他们那种振新中华的高尚的历史使命感,而这种角色扮演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就能改变这一切。

三、借用实物,再现情境

历史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过去的虽然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但是总会留一些蛛丝马迹给我们后世之人,比如,历史遗迹、历史物件,在这些历史实物中镌刻着某一段或辉煌或惨淡的岁月。在历史课堂上,老师单纯地语言描述很难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画面联想,而这些历史实物却能再现那些历史画面,让学生走进那个曾经的岁月,去触摸那个时代的脉搏。

在《改革开放》一课的教学中,这一课实际上理论性、政策性非常强,但是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却不能过多地从理论上、政策上进行抽象地灌输,必须采用更形象、更生动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上课,老师给学生们展示布票、粮票这种从改革开放以前甚至到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开始,首先让学生们了解,物质不丰富的时代,曾经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在讲到城市改革全面展开的时候,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改革前青岛电冰箱厂的情况,以及经过改革的美国纽约的海尔集团大厦,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中,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将近四十年,这四十年相对于初中学生相当地长远,所以他们对改革开放并没有像老一辈人那样有深刻的体验,而老师利用历史实物创造的教学情境,就能让学生认识开放前后的巨大差异,从而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总之,在老师创造的良好情境下,学生置身情境之中,有了主观情感的积极体验,然后主动参与,深入思考,懂得探究、学会思考,能够让课堂的教與学都达到最佳的状态。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上,依据教学内容和初中学生心智特点,巧设各种历史情境,是达到历史课堂效率提升的最有效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和初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生活化历史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