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瘟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2018-01-17 02:12鲁照见魏杨何宗亮伍冠锁孟俊
家禽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肉鸽鸽群消毒

鲁照见 ,魏杨 ,何宗亮 ,伍冠锁 ,孟俊

(1.南京市畜牧家禽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36;2.焦作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焦作 454000;3.南京翠谷鸽业,江苏 南京 210000)

近年来,随着大中城市多元化消费格局形成并不断完善,乳鸽成为畅销食品,优质肉鸽市场渐趋活跃。但由于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技术不配套,肉鸽疫病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从业人员的经济收入和积极性,制约着肉鸽产业的发展。鸽瘟在我国已流行了近四十年,其是由鸽Ⅰ型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肠炎、下痢、神经症状[1]。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危害养鸽业的重要疫病之一,常给肉鸽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促进肉鸽产业健康发展,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养殖经验,就鸽瘟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病理变化和综合防治措施等方面做简要的介绍,以期能够帮助更多肉鸽养殖场户。

1 病原学

鸽Ⅰ型副黏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 typeⅠ,PPMV-Ⅰ)被认为是鸡新城疫病毒(NDV)的一种变异株[2,3],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强,对阳光和紫外线敏感,100℃ 1min、55℃ 180min可灭活;多种消毒剂均能使之失去感染性。OIE将NDV的F蛋白裂解位点的序列作为判定毒力的标准。其中中、强毒力NDV毒株的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112 K-R-114 Q-K-R-117 F”含有2对碱性氨基酸,弱毒株则只含有1对碱性氨基酸。国内从临床发病鸽分离到的鸽源NDV基因型主要有Ⅵ和Ⅶ基因型,而其中的基因Ⅵ型为鸽源NDV的优势基因型[4],具有传播到其他禽类并引起发病的风险。

2 流行病学

鸽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春秋季节较多。不同品种、日龄的鸽易感性有差异,日龄越小,敏感性越高,其中以乳鸽的敏感性最高。当鸽群感染本病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易与毛滴虫病、大肠杆菌病、鸽痘等疾病中的一种或几种并发或继发,造成群体死淘率升高,对肉鸽养殖业危害极大。

3 临床症状

鸽感染I型副黏病毒后,通常1~5d表现为食欲下降,嗉囊充满液体或气体,倒提口流粘液;拉黄白绿色稀粪。随着病情发展,病鸽表现为缩头闭眼,身体震颤明显,水样粪便渐变为黄绿色。发病中后期,病鸽出现痉挛、头颈扭曲、颤抖和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常蹲伏或侧卧,不能站立,排污绿色稀薄或糊状粪,最后衰竭死亡。

4 病理变化

病鸽机体脱水明显,眼睛深陷,皮肤及胫部干皱,剖检时皮肤较难剥离,肛周及后腹区羽毛常粘有黄绿色或污绿色稀粪。颈部皮下广泛性淤斑性出血,有的呈弥散性色紫红或黑红;脑膜有针尖点状血斑;肝脏肿大、有血斑,脾有淤血斑,胰腺色泽不均且有充血斑;腺胃、肌胃交界处条纹状出血,腺胃乳头出血,肌胃角质下斑状充血或出血;小肠浆膜充血,粘膜弥漫性出血;心冠状沟及心肌间小点状出血;少数病例喉头、气管粘膜充血或出血,有的管腔内充满粘液或干酪样物。

5 诊断措施

本病在临床上与禽霍乱、禽流感、禽脑脊髓炎、鸽副伤寒等的部分症状类似,故仅从临诊上来诊断本病有一定困难,需要再经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等步骤确诊。当出现身体震颤、口流粘液等典型症状时,用病死鸽脑做病料进行病毒分离,经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可确诊。

6 防治措施

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外地引进的种鸽、外出训练或飞行的信鸽、鸽场附近发生新城疫的鸡场等均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养鸽场在平常饲养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6.1 应尽量避免从外场引进鸽子,如需引进则需要隔离饲养观察15d以上,确定引进鸽群健康后方可混入本场鸽群;如鸽群需要转场或长途运输,注意给鸽群加为多维以增强鸽群抗应激能力,还要确保鸽群具有较高的抗体水平,当发现抗体水平较低时应马上接种疫苗,在接种疫苗15d后再进行转场。

6.2 饲料、饮水是本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加强饮水用具的清洗消毒和饮用水的消毒工作。

6.3 人员流动是病原重要的机械携带者和传播者,场内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更衣、洗澡、换鞋等防疫制度。因工作需要而必须多个人员入舍时,当工作结束后立即进行带鸽消毒。

6.4 鸽舍尤其是病鸽舍必须注意舍内外的清洗和消毒。对周转后的空闲鸽舍应严格按照一清:彻底清除鸽舍内粪便和其他污物;二冲:清扫后的鸽舍用高压自来水彻底冲洗;三烧:冲洗后晾干的鸽舍用火焰消毒器喷烧鸽舍地面、底网、隔网、墙壁及残留杂物;四喷:火焰消毒后再用2%火碱溶液或0.3%过氧乙酸,或2%次氯酸钠喷洒消毒;五熏蒸:完成上述四项工作后,用福尔马林按每立方米42ml对鸽舍进行熏蒸消毒,密闭24~48h,然后闲置2周。转进鸽前采用同样方法再熏蒸一次,经检验合格后才可进入新鸽群。此外,鸽舍外环境的消毒以及清除杂草、污物的工作也不容忽视。因此综合防治是防止本病发生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7 治疗措施

7.1 无本病史的鸽场,最好慎用鸡的新城疫弱毒苗,以防其毒力在鸽体内不断增强。

7.2 对轻度病鸽和可能受感染的潜伏期病鸽在严格消毒的情况下立即隔离,采取抗体疗法,同时配合抗病毒、抗感染等辅助疗法进行治疗。

7.3 发生鸽Ⅰ型副黏病毒病时,常继发肠炎等细菌性疾病,所以在使用新疫康后间隔2h适当使用抗菌药物,有利于鸽群健康。

8 总结

肉鸽养殖是具有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等特点的阳光产业。养殖业者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回报同时,禽流感、鸽瘟、滴虫病等禽类新老疾病也不断涌现,一定要做好场内的疾病防控措施,提高生物安全意识,对养殖全过程加以分类、细化和提高,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因时、因事制宜,多思考改善鸽群生长环境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规范免疫程序,保证鸽群健康生长,避免一些养殖生产中的常见疾病,达到预期的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肉鸽鸽群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基于改进鸽群算法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定位
鸽群即景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关于肉鸽规模化健康生产技术的分析
返乡大学生张波“飞鸽返巢”忙创业
一起种鸽新城疫病因分析与防治
消毒攻略大派送
肉鸽养殖技术要点
一个鸽群飞过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