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引导放射治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

2018-01-17 04:23吕素珍陈芳张丽珍应晓珍
浙江实用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放射治疗栓塞肝功能

吕素珍,陈芳,张丽珍,应晓珍

(丽水市中心医院,浙江 丽水 323000)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易转移、复发,多数病例合并肝硬化、肝功能不全。本病确诊一般在中晚期,约80%的患者失去手术机会,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本病的近期疗效确切,被认为是非手术疗法的首选[1]。但单纯TACE后常有癌细胞残留,增加日后复发风险,且多次TACE后肿瘤耐药性的产生和术后肝功能受损会影响远期疗效[2]。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是将立体定向技术和适形、调强技术融为一体的放射治疗技术。IGRT通过精确的固定、定位和三维计算及显示的方法,日益成为肝癌非手术治疗方式之一[3]。2010年4月-2014年7月本院予IGRT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3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肝癌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 27~77 岁,平均(49.2±11.5)岁,均符合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2010年9月广州会议拟定的《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4],且经病理证实。其中,单发病灶17例,多发病灶13例,Child-Pugh评分A级14例,B级16例,KPS评分>60分,中位分8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

1.2 治疗方法

1.2.1 放射治疗 IGRT放疗采用Philips直线加速器8MV-X射线或Elekata直线加速器6MV-X射线,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包括美国瓦里安公司的三维治疗计划系统(ARTP)、IGRT治疗计划系统及大恒公司的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放射剂量约43.7~88.0Gy。选择1-3个等中心点,5-8个非共面照射野,使90%的等剂量曲线覆盖90%以上的计划靶区(PTV)剂量体积,通过体积剂量直方图进行评估并检查治疗方案。患者均采用图像引导下体部立体定向放疗 (SBRT),SBRT的靶目标是肝内病灶和/或门脉内癌栓,剂量 30~48Gy,中位剂量 36.0Gy,在2周内分6次照射,每次5~8Gy。

1.2.2 TACE术 采用seldinger法[5],经股动脉插管,先作肝动脉造影,然后超选至靶动脉,一次大剂量冲击疗法,同时进行肝动脉栓塞治疗。先经导管注入化疗药物,然后用碘油乳剂行周围性栓塞,再用明胶海绵行中央性栓塞。药物包括40%超液态碘化油 5~20mL、顺铂 75mg/m2、毗喃阿霉素 40mg/m2、丝裂霉素12mg/m2、吉西他滨1000mg/m2、羟基喜树碱15mg/m2,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血管,依据肿瘤大小及碘油分布情况选择及调整注入药物量。行TACE治疗1-5次,每次间隔1个月。放疗与TACE治疗间隔2周~12个月。

1.3 结果 本组30例均完成联合治疗,无严重并发症。1例因术前中度抑郁接受心理干预后完成治疗;5例出现不同程度发热,均在对症处理后好转;出现肝功能损害13例,其中2例1级胆红素升高,11例谷丙转氨酶中度升高,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肝损害在2周内均恢复至联合治疗前,未出现肝功能衰竭;全部病例均未出现放射性皮肤损害。联合治疗结束后4个月内总有效率为80.0%,中位生存时间 20.05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73.3%、40.0%和30.0%。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癌症导致患者产生巨大的负面情绪,而 IGRT与TACE新型的联合治疗模式加剧患者的焦虑心理。入院时热情接待,创造优良的环境、多巡视病房、与患者沟通倾听,了解其心理特点,满足患者及家属合理要求。术前带领患者及家属参观本院放射治疗中心,对放疗的知识进行视频健康教育。同时在放射治疗及介入治疗期间用耐心、细致的语言进行心理疏导及安慰,明确告知手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介绍成功的病例,鼓励患者与病友交流经验,使其以最佳的精神、心理状态积极接受治疗[6]。本组1例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中度抑郁,经心理干预及艾司西太普兰片口服后完成治疗。

2.2 癌因性疲乏(CRF)的护理 CRF会给患者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导致治疗中断甚至放弃[7]。IGRT联合TACE治疗加剧CRF。尽早开展肝癌治疗护理相关教育,普及CRF产生的原因和症状等,以改善患者对疲乏的应对态度。从饮食、运动、睡眠等多方面进行干预:根据饮食目标满足个体饮食需求;从短程散步开始进行有氧运动,以减少四肢乏力、下肢疼痛、呕吐等症状;从睡眠环境及睡眠时间等改善睡眠质量。必要时予以药物治疗及中医针灸治疗。本组2例在治疗期间出现中度疲乏,1例经上述非药物综合管理后症状缓解,1例加用参麦治疗后继续完成治疗。

2.3 皮肤损害的护理 放射性皮肤损伤是肿瘤放射治疗的难题。放射性皮肤损伤影响了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剂量和耐受性,严重的放射性皮肤损伤甚至导致放疗被迫中止。护士应指导患者不要自行去除身上的放疗定位红线,选择宽大柔软的棉质内衣裤,以减少衣物对皮肤的刺激。剪短指甲,勤洗手,切忌搔抓或摩擦放射野皮肤。局部放射野禁用除臭剂、香水、化妆品、风油精、酒精或其他未经医生许可的药品涂擦,避免贴胶布、止痛膏药等。不使用过冷或过热物品刺激放射野皮肤,禁止使用肥皂、沐浴露或热水浸浴,可用软毛巾蘸温水轻轻拍洗放射野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注射。皮肤脱屑切忌用手撕剥皮屑而加重损伤。应用比亚芬乳膏进行标准化皮肤护理操作流程,能更有效地减轻肿瘤患者放疗皮肤损伤发生的程度[8],同时甘油/维生素能增加放射野皮肤的保护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放疗后的皮肤损伤[9]。按照RTOG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的分级标准[10],本组未出现皮肤急性放射反应。

2.4 肝损伤护理 传统放射治疗准确性较差,肝功能损伤较大,治疗效果欠佳,IGRT通过图像引导实现了放疗靶目标的准确定位,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少,但对周围正常肝组织也存在一定损伤[11],可出现肝酶、胆红素升高表现,严重时会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IGRT联合TACE加重了患者肝损伤程度。护理对策:密切观察患者精神、胃纳及恶心呕吐症状,有无皮肤黄染表现,监测肝酶、胆红素指标,如出现肝功能受损表现,或伴有持续高热,应及时提醒医生行B超、MRI检查排除是否合并肝脓肿,根据患者综合情况判断药物性肝损害或放射性肝损害,必要时中止治疗。根据医嘱加强护肝治疗,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苷、门冬氨酸钾镁等治疗。本组30例出现肝功能损害13例,其中2例1级胆红素升高,11例谷丙转氨酶中度升高,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肝损害在2周内均恢复至联合治疗前,未出现肝功能衰竭。

2.5 疼痛护理 TACE术后肝区疼痛主要是由于栓塞部位缺血坏死,肝体积增大,包膜紧张所致。IGRT治疗后使肿瘤细胞坏死出现肝区疼痛不适。根据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11],本组12例不同程度的疼痛评分1-6分。护理上通过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时间、性质和疼痛的程度,主动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并耐心倾听。充分运用非药物疗法实施疼痛干预措施,当伴有呼吸急促时可以予低流量氧气吸入并观察病情变化。以上护理措施无效时,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予以止痛药物,如曲马多甚至吗啡缓释片等。

2.6 饮食护理 肝癌患者治疗期间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量,使治疗顺利开展,向患者讲解营养均衡摄入的重要性,作好饮食计划,保证每日的摄入量,指导其进食优质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和适量纤维素的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蛋、牛奶、豆类及其制品,瘦肉、鱼肉、各种绿色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腌制、辛辣、生硬、过冷过热、粗糙及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烹调方法宜清蒸、炖、烧、煮烩卤为主,忌用煎炸、爆炒等方法。TACE前后常规禁食4小时,术后给予半流质饮食,如面条、鱼汤、蛋羹等,少量多餐,根据消化功能逐渐恢复普通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可促进造影剂的排泄,保持大便通畅。如出现恶心、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合理用药,缓解消化道症状。IGRT前后1~2小时不要进食,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对于无法进食或进食量过少的患者可考虑遵医嘱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以维持机体代谢的需要。本组2例予肠外营养等治疗措施。

2.7 出院指导 建立护患联系单,通过电话随访、门诊随访、居家上门随访等方式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指导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制定个性化的活动方案,饮食上仍应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尤其应避免中药等治疗,以免加重肝脏的负担。运用注意力转移、癌症日记等方法缓解各种不适症状。充分运用社会支持系统帮助患者进入正常社交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联合治疗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复查肝功能1~2次,1个月后复查B超、CT、甲胎蛋白、肝功能。

3 小结

IGRT联合TACE使肝癌治疗进入一个新阶段,本组在介入姑息治疗的基础上再结合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缩短了治疗时间,避免了以往单纯放疗或介入治疗而拖延了肝肿瘤的彻底治疗。通过随访显示,IGRT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该方法不良反应较轻,一般患者均能耐受。护理上应注重对联合治疗患者依从性和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使治疗能顺利进行,使患者生存期延长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放射治疗栓塞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阿哌沙班治疗肿瘤相关性血栓栓塞的获益与风险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系列性科普
肺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及肺功能指标评估
肺隔离综合症经皮导管血管栓塞术1例
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