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01-17 22:30陈天游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1期
关键词:沙丁胺醇百分比雾化

陈天游

慢阻肺作为发生率极为显著的呼吸系统性疾病之一, 疾病症状主要体现为气喘、胸闷、咳痰以及咳嗽几方面, 并且后期往往会呈现出脓性痰、气短以及血丝痰的现象, 会对患者的心脏以及肺部等关键部位造成严重影响, 更为严重患者会表现出呼吸衰竭的现象[1]。本次研究将确定最佳药物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进行治疗, 以此说明沙丁胺醇雾化治疗的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6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3例。对照组中男26例, 女27例;年龄 49~79岁 , 平均年龄 (59.49±7.35)岁;病程 16~23年 ,平均病程(18.33±2.12)年;观察组中男23例, 女30例;年龄 50~81岁 , 平均年龄 (59.52±7.39)岁 ;病程 17~25年 , 平均病程(18.39±2.4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均获得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 对于知情同意书, 所有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以及家属均完成签署。

1.2 方法 对照组临床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 主要为选择抗感染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吸氧以及电解质平衡纠正等[2]。观察组临床采用常规疗法+沙丁胺醇雾化方法进行治疗, 常规疗法同对照组;将沙丁胺醇溶液0.5 ml同布地奈德0.5 mg充分融合后对患者展开氧气驱动雾化治疗, 用药方式为口腔吸入, 治疗频率为3次/d, 治疗时间为15 min/次, 治疗1个疗程时间为5 d。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个月治疗[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pH、PaO2、PaCO2、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 )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pH治疗前为(7.36±0.03), 治疗后为(7.36±0.04);PaO2治疗前为(68.41±1.91)mm Hg, 治疗后为(73.29±3.46)mm Hg;PaCO2治疗前为 (43.57±3.31)mm Hg, 治疗后为 (38.65±2.11)mm Hg;FEV1治 疗 前 为 (1.46±0.35)L, 治疗后为(1.51±0.22)L;FEV1/FVC治疗前为(46.92±5.25)%,治疗后为(45.46±5.50)%;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治疗前为(40.80±4.46)%, 治疗后为(55.58±5.49)%。观察组患者pH治疗前为(7.36±0.07), 治疗后为(7.41±0.05);PaO2治疗前为(68.31±2.46)mm Hg, 治疗后为 (78.57±2.61)mm Hg;PaCO2治疗前为(43.46±3.35)mm Hg, 治疗后为(34.63±1.11)mm Hg;FEV1治疗前为(1.45±0.21)L, 治疗后为(1.96±0.36)L;FEV1/FVC治疗前为(47.27±4.37)%, 治疗后为(68.77±5.35)%;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治疗前为(41.06±4.54)%, 治疗后为(64.58±1.63)%。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H、PaO2、PaCO2、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H、PaO2、PaCO2、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水平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阻肺作为发生率极为显著的呼吸系统性疾病之一, 疾病特征主要呈现出持续性气流受限现象。于早期针对其呈现出的病理改变加以分析, 主要集中于气道慢性炎症加重以及肺部结构破坏几方面[4]。如果慢阻肺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阶段, 除了表现出上述特点之外, 还会呈现出严重气道感染的现象, 并且往往合并呈现出水肿、支气管黏液过量分泌、气道炎性细胞浸润以及气道管壁充血等现象, 从而患者的生活品质以及生存质量受到极为严重现象, 对此确定有效方法对慢阻肺患者进行疾病治疗呈现出显著价值[5]。

沙丁胺醇作为一种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药物, 临床医师选择此种药物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进行治疗后, 对于环腺苷酸合成促进、气道平滑肌舒张、蛋白激酶激活以及支气管痉挛缓解可以做出充分保证, 此外, 其配合布地奈德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后, 对于患者的肺功能改善可以获得理想效果[6, 7]。

本次研究中, 研究慢阻肺急性发作疾病治疗方式期间,对照组临床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临床采用常规疗法沙丁胺醇雾化方法进行治疗;最终发现, 对照组患者pH治疗前为(7.36±0.03), 治疗后为(7.36±0.04);PaO2治疗前为(68.41±1.91)mm Hg, 治疗后为 (73.29±3.46)mm Hg;PaCO2治疗前为(43.57±3.31)mm Hg, 治疗后为(38.65±2.11)mm Hg;FEV1治疗前为(1.46±0.35)L, 治疗后为(1.51±0.22)L;FEV1/FVC治疗前为(46.92±5.25)%, 治疗后为(45.46±5.50)%;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治疗前为(40.80±4.46)%, 治疗后为(55.58±5.49)%。观察组患者pH治疗前为(7.36±0.07), 治疗后为(7.41±0.05);PaO2治疗前为(68.31±2.46)mm Hg,治 疗 后 为 (78.57±2.61)mm Hg;PaCO2治 疗 前 为 (43.46±3.35)mm Hg, 治疗后为(34.63±1.11)mm Hg;FEV1治疗前为(1.45±0.21)L, 治疗后为(1.96±0.36)L;FEV1/FVC治疗前为(47.27±4.37)%, 治疗后为(68.77±5.35)%;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治疗前为(41.06±4.54)%, 治疗后为(64.58±1.63)%。两组患者治疗前的 pH、PaO2、PaCO2、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pH、PaO2、PaCO2、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水平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临床医师选择沙丁胺醇雾化方法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展开治疗, 对于患者肺功能改善可以做出充分保证, 从而促进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的病情好转。

猜你喜欢
沙丁胺醇百分比雾化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孟鲁司特结合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
雾化有害?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LED灯闪烁百分比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溴化异丙托品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在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趋势攻略之趋势线:百分比线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