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探讨

2018-01-17 05:17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小学
学苑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数学模型数学知识知识点

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小学 马 芸

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模型思想的具体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这两者进行微妙的结合,能够帮助学生们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运用,来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数学问题。在我国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并不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仅仅是传统地对知识进行讲授,这样并不利于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提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模型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我们的数学知识是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熟练地运用也是我们研究数学教学的目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一个数学模型都会对应一个实际的生活模型,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生活实际进行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在一个特定的生活情景中对相应的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在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可以有效地对相关的教学知识点深入地进行学习,这样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也能够得到很好地激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比如说,教师引导学生们对“统计”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进行引用,来帮助学生们理解数学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小明和小红去买橘子这一生活实例来引导学生们对统计知识进行学习。小明和小红在妈妈的带领下去水果店买橘子,小明选了6个,小红选了4个,而妈妈选了7个,那么三个人一共买了几个橘子呢?学生们利用数学模型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之后,就可以轻松地获取到相关知识点,这样数学学习兴趣就会充分地被激发出来。

二、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们的课堂学习主体性进行保证,要想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地把数学模型思想渗透进去,就要把抽象的“数学模型”科学地过渡到现实的“生活模型”中去,引导学生主动地在生活中对数学知识进行获取。数学建模教学的第一个步骤是对生动形象的数学问题进行设计,教师要根据生活中的数学模型来把一些教学的基本素材引进教学的过程中去,有效地对教学过程进行组织。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们主动探索数学知识,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们对知识点深入地进行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从一个简单的数学例子出发,来对问题中的数学规律进行掌握,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最终获取相关的数学知识点。例如,学生们在对“同学们在一条全长为1200米的小路旁进行植树活动,每隔6米种一棵树,在道路两旁都要种植,那这条路一共需要学生们种植多少棵树?”对这个数学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们实际操作的可能性为零,所以通过对问题中的解题规律进行分析,最终解决问题才是教学的策略,这就要求学生们要主动地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才能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小学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型,像概念、公式、方程等方面的内容,抽象性是数学的显著特征之一,它本身就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在对数字等进行多次的抽象化处理之后就产生了数字模型,而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还不能轻松地对数学知识进行获取。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教学情景进行创设,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把数学模型和学生们实际思维的距离进行缩短,帮助学生们合理地理解数学知识,有效地对学生们思维想象能力进行提高。

举个例子来说,在学习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时,对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要求更高,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们进行鼓励,引导他们主动对数学图形和几何空间进行想象。像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个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引导学生们对其计算公式进行熟练的掌握,还要在学生们了解计算过程之后,鼓励学生们推算出相关的图形面积,这样才能够实现数学学习的自主化思考,锻炼学生们的思维想象能力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模型思想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对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进行运用,可以帮助学生们通过生活情景对一些数学问题、数学知识进行了解。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思想的运用,来对数学知识体系系统地进行构建,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们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模型思想,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模型数学知识知识点
AHP法短跑数学模型分析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基于电力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简述
对一个数学模型的思考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