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图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

2018-01-17 05:17河北丰润车轴山中学于小俊
学苑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作图溶解度题干

河北丰润车轴山中学 于小俊

一、作图法的概念

所谓作图法,在高中化学的解题中,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反应原理将题干中所涉及到的相应的量通过图形的方式展现出来,进而通过这些图形分析题干中的每个量以及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形成简单的数量问题。在高中的化学学习过程中,作图法的运用十分频繁,是一项重要并实用的解题方式。学生如果能够理解作图法的精髓,将作图法灵活运用于复习化学和解决化学问题中,通常能够将复杂的化学问题简单化,不仅是做题,连复杂的复习都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二、作图法的重要意义

1.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

许多学生遇到高中化学问题往往无法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不知道该如何解题,久而久之,失去了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作图法能够帮助学生将复杂的化学问题简单化,理顺学生的解题思路,将解题思路简明扼要地呈现给学生。学生在获得这种简单的解题思路后,能够对以往难以掌握的化学知识融会贯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从而恢复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作图法能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将一个个繁冗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谜题解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图法的直观能够使学生迅速掌握化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积累化学知识,提高做题质量。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属于高中自然学科当中重要的一个学科,与其他自然学科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十分高。高中生正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阶段,学生还无法形成一个成熟完善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化学的学习以及化学问题的解题过程中,无法迅速在题干中找到各种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也就无法高质量地解决化学问题。

作图法能够将题干中给出的较为复杂的化学变量,通过直观的方式将逻辑关系清晰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顺题干中涉及到的化学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高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大脑和小脑之间的合作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逻辑思维基础。

三、作图法在解决化学问题中的应用

作图法能够将化学题目中抽象复杂的变量关系直观具体地表现出来,帮助学生马上获得解题的敲门砖。例如在溶解度的化学题目的解题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绘制一个横坐标为温度,纵坐标为溶解度的坐标体系(如图所示),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代表了在该温度下溶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当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溶解曲线在某一点出现了交点,则代表了在该温度下这几种溶质的溶解度相同,并能直观地判断出在某个温度下,哪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哪种物质的溶解度小。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溶解度曲线的走势,判断出溶质在温度的变化范围内溶解度的增大或者减少,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在解决溶解度问题上的解题效率。

在化学反应平衡关系上,学生也可以通过建立坐标轴直观的表现化学反应进度。例如,在天平的两端的烧杯上各装有等量的稀H Cl,一个烧杯中加入m g Fe粉,另一个烧杯中加入ng A l,当两边烧杯中的物质充分反应过后,其中一个烧杯中仍有金属剩余,若此时天平依然保持平衡,那么求m和n的关系。此题看起来十分复杂,题干中给出的信息较少,且各个变量之间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但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知道天平两端的反应都产生了H2,为了保持天平的平衡,我们以H2的产量为纵坐标,以金属的质量为横坐标建立一个坐标体系,就可以直观地看出当A l完全反应后,Fe粉依然有剩余,此时再根据化学反应式即可计算出m和n的关系。

综上,作图法是一种常见的解题思路,它能够帮助学生在复杂的题干信息中找出解题的关键点,将看起来十分复杂难懂的化学题目简单化,不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十分有效。

[1]谢季霖.浅析图表法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7,(02):194.

[2]李嘉煜.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归纳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2):10.

[3]陈润珊,衷明华.浅析守恒法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J].江西化工,2015,(03):192-193.

猜你喜欢
作图溶解度题干
数字算式
“溶解度曲线”考点击破
巧用三条线 作图不再难
反射作图有技巧
反射作图有技巧
三招搞定光的反射作图题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溶解度曲线的理解与应用例析
CO2捕集的吸收溶解度计算和过程模拟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