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中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实践研究

2018-01-17 15:57李正熙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年20期
关键词:应用实践大数据

摘 要 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大数据慢慢走进了各行各业,中医学也不例外,它为中医学的现代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为中医基础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研究思维和技术革新。然而,我国中医学基础大数据库尚未完善,规范化的数据库尚未建立,致使大数据的利用无法充分进行。本次文章将从中医基础的大数据出发,对中医基础进行创新发展,学会从数据流通的各个环节建立中医基础大数据系统框架,使用数据挖掘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并从中发现中医基础的学术规律,养成从现代信息数据中发现学术规律的能力,并将研究得到的结论应用于今后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 中医基础 应用实践

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慢慢席卷全球,以大数据为代表,它们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大数据的特点为海量、多样、快速、灵活、真实,人们可以根据数据在相关关系的基础上进行预测。而中医学是一个复杂的领域,大数据的到来可以带领中医走向进一步的现代化,中医基础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大数据时代,可以为中医基础带来新的技术,注入新的血液,也带来了研究思维的革新。为此,我们中医学者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带来的好处,学会从现代信息中领悟到学术规律。

1 中医基础大数据的来源

我国中医基础的大数据主要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

(1)期刊文献、图书文献等是中医基础大数据的主要产生渠道。近代以来,我国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领域的论文发表非常频繁,从1936年以来,所发表文献数量达到了百万,国际会议文献论文达到了10万,与中医基础相关的论文也达到了九千多,随着中医基础学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发表的文献数量还在逐年攀升,势头强劲;

(2)临床医疗数据的主要来源于各种医疗系统,如临床电子病历等,近些年来,可记录中医诊疗信息的中医临床信息系统也开始渐渐在中医院中投入使用,结合中医传统的四诊数据和辨证论治,可以为中医基础提供更为全面的患者临床信息;

(3)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数据,这些数据主要是患者去体检时收集;

(4)从其他领域内获得的一些相关数据,比如网络信息数据等。

2 中医基础大数据的获取

知道了中医基础的来源,我们还需要知道如何去得到它,使用它,让它成为我们实验研究的有效数据,这就需要采取特定的手段来得到。众所周知,大数据获取速度快且数据准确率高,得到的数据不仅是最新的也是最真实的。中医基础也沿袭了传统的中医诊断,具有诊断的主观性。因此,在记录数据时一定要准确,用事实说话。此外,大数据还要求获取数据要全面,做到不偏不倚,这就需要有一个高级的、全面的信息收集系统做支撑,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中医基础做服务。

近年来,我国的中医学文刊数量丰富,但缺乏一个可以将之统一收集起来的大信息数据库。为此,中医基础可以模仿CDC的疾病监测系统,采用“县区-省市-中央”三级监测网络,将各个地方的数据进行上传。但目前在中国,只有医疗设备完善的医院才可以利用系统获取有价值的临床数据。此外,我们还可以将来源自体检中心、网络、媒体等其他渠道的数据與系统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接整合,建立一个多层次、规范化的中医基础信息数据库。此外,大数据的获取需要我们注意数据中的医学术语的规范化以及患者的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等。

3 中医基础大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我们建立中医基础大数据的目的归根究底就是要对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并从中发现新的学术规律。目前中医基础大数据处理复杂异构数的方法主要是数据挖掘。数据挖掘主要是指利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从海量的大数据中提取可信的、有效的、可利用的信息,它与过去我们搜索数据的目的不同,它搜索的数据是未知的。目前数据挖掘已经在中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为无监督数据挖掘与有监督数据挖掘,主要运用于证候诊断的规范化和中医辩证模型等。在中医基础中,对于某些复杂度高的数据,数据挖掘可以有效的提高中医研究人员发现学术规律的效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4 中医基础大数据的应用

把中医基础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将数据实践化,利用数据为现有的医学问题答疑,发现新的学术规律,并将规律运用到时间中,实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大数据应用的重点。中医基础大数据的应用主要在这几个方面:

(1)临床医学,根据大数据分析患者情况与某种疾病是否吻合,对建立疾病风险预测模型有很大的帮助,可以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治,同时还可以据此得出辨体用方用药的规律;

(2)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我们可以根据中医基础的大数据得出人们的身体情况以及使用的干预手段,用于指导公共卫生决策并提高健康管理水平;

(3)用于科学研究,我们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得到我国中医基础的发展现状,为未来的科研方向提供方向;

(4)可以用于产业应用,将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与可穿戴技术与中医基础进行结合,将中医基础对人们是健康管理特色理念与产品相结合,转为可使用的产品和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工作状况、精神心理状态等,实行实时监测、安全传输和智能分析,方便中医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做出指导和合理的干预,应用价值非常高。

参考文献

[1]李学龙,龚海刚.大数据系统综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5,45(01):1-44.

[2]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盛杨燕,周涛,译[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18-42.

[3]刘世平.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2.

[4]毛国君,段立娟,王实等.数据挖掘原理与算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5.

[5]龚燕冰,倪青,王永炎.中医证候研究的现代方法学述评(一)——中医证候数据挖掘技术[M].北京中医药大学报,2006,29(12):797-801.

作者简介

李正熙(1989-),男,四川省成都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

孙毅(1985-),男,四川省成都市人。大学本科学历。助理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分析。

李小辉(1990-),男,四川省达州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计算与集成、分布式计算、网络信息安全。

作者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1137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实践大数据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