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引思,实现深度学习

2018-01-17 01:46李伟
江西教育C 2018年11期
关键词:被除数除数圆锥

李伟

“让学引思”是近年来兴起的教学理念,它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思能力的应用,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教师要更多地关注“让”和“引”这两个要素,通过构建富有启发性的探究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并在学习中不断反思,促进学习的深入。

一、妙用生活内容,实现深度学习

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引入课堂,能够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感性理解,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探究。“让学引思”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出现的思维启发点,以此反思学习过程,梳理学习任务,实现深度学习。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时,发现问题、反思解题过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如在教学《利息与利率》时,为了提升学生对利息计算公式的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在学生学完利息的基本知识之后,引入家庭生活中的理财问题,展示几个家庭理财时常见的问题,比如这些钱可以用来做什么?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储蓄钱财的作用,如为将来上大学做准备,或者可以买房或建房子等,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如何合理地花钱。接着,教师出示不同银行、不同存款年限的利率表,让学生根据相关的信息讨论如何对已知数目的钱财进行较为合理的储蓄。在学生的计算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计算结果进行反思,考虑不同的存款方案带来的不同收益以及对家庭的意义,如有的家庭因为孩子还在学习,所以考虑购买教育基金。这样的教学过程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利率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财观念。

对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离不开课堂探究载体,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引入课堂,能够让学生在反思中更感性地认知数学,并在应用中提升数学综合能力。

二、妙扣思维过程,实现深度学习

数学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通过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巧妙引导,并在引导中促进学生进行二次反思。借助反思调整学生的思维策略,使学生能够在反思中找到新的数学学习增长点,以此实现深度学习。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在除法计算中,有一条商不变基本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这条基本性质应用于没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学生一般不会出差错,但应用于有余数的除法时,学生在得出余数时,特别容易出错。如3 560÷50,学生在列竖式计算时,可以先将被除数与除数同时缩小10倍,变成356÷5,学生直接在竖式计算中同时将被除数与除数的零去掉,经过计算,它的商是71,但在写得数时,不少学生将余数10写成1。这就是学生在数学计算中暴露出来的思维盲区,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倍之后,余数应该扩大10倍,但如何让学生发现这个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计算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教师尝试提问学生:如何知道计算结果正确与否?学生说可以通过验算,并利用计算结果进行验算,在验算中,学生会发现将余数看作1时,無法得出正确的被除数。教师再次点拨学生,让学生二次反思,最终在反思中找到正解的计算方法。

三、妙借动手操作,实现深度学习

动手操作是学习小学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够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经验,学生通过操作将抽象的数学学习变成直观的数学活动,并在操作中更有效地探究知识。在学生的操作活动中,反思是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策略,它是学生亲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方法,学生要通过反思去发现操作中存在的数学规律,并在反思中调整操作方法,以此更好地建构知识体系。

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相关内容时,教师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只有对圆柱有更好的感性认知才能为圆锥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如在探究圆柱时,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物体入手,巧妙将学生熟悉的圆柱体引入课堂,并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剪一剪、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去理解圆柱的结构。当学生对圆柱有了一定的感性认知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圆锥。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公式时,教师为学生提供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通过测量水或沙子的方式去探究圆锥的体积公式。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反思,使学生能够在反思中主动发现两个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对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

总之,“让学引思”对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它能够让学生的“学”和“思”无痕地连接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更深入,反思更灵性。教师要立足数学课堂,做足“让”和“引”,使学生的学习有平台,反思有切入点,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滨淮镇第二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陈 易

猜你喜欢
被除数除数圆锥
商一定小于被除数吗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你会算吗——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
被除数可能是几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被除数可能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