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POT.TB检验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2018-01-18 04:10范美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5期
关键词:活动性结核结核病

范美琳

结核病在临床中属于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 结核分枝杆菌为诱发该疾病的主要病菌。相关统计表明[1], 我国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约500万左右, 每年死亡患者的人数约5万, 由此可见该疾病对社会有较大的危害存在。目前针对该疾病, 临床较为重视的一项问题即为如何准确、快速诊断并且对疾病的蔓延进行有效控制。临床检验痰结核菌培养与痰涂片直接镜检并使用X线辅助检查与PPD试验为目前结核病诊断标准, 但是结核菌培养的时间在6~8周左右, 且临床中有培养失败的情况存在, 加之其敏感性较低[2]。本文主要分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中使用T-SPOT.TB检验的临床意义, 旨在为今后临床诊断该疾病提供参考, 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均接受痰结核菌DNA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痰涂片检查等确诊。其中男58例, 女14例;年龄最小19岁, 最大78岁, 平均年龄(49.83±9.39)岁;临床表现:68例咳痰、咳嗽, 20例发热,8例咯血, 4例气喘;合并症:糖尿病2例, 肾病综合征2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例, 矽肺4例。纳入标准:有明显的咯血、咳嗽、发热以及胸痛症状存在的患者;影像学表现以及临床症状表现均支持结核病诊断的患者;抗结核治疗有效的患者。排除标准:经结核菌培养、组织学诊断以及标本涂片抗酸染色诊断结果均为阴性的患者;无意愿纳入本次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为所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分别开展T-SPOT.TB检验与PPD试验, 具体内容如下。

1.2.1 PPD试验 根据PPD试验的技术原理, 在左前臂掌侧中、掌侧下1/3交界部位皮肤皮内注射0.1 ml结核菌素稀释液, 将6~10 mm的皮丘形成。完成注射后2~3 d, 依据注射部位皮肤硬结的直径判断病情。

1.2.2 T-SPOT.TB检验 T-SPOT.TB检验基于γ干扰素(IFN-γ)释放试验原理, 通过结核杆菌特异性抗原, 借助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对受检人员体内是否有结核效应T淋巴细胞与释放IFN-γ水平存在进行检测, 以此对受检人员体内是否有结核杆菌感染存在进行判断。取受检人员的外周全血,使用肝素锂或肝素钠进行抗凝;抽取6~8 ml肝素抗凝全血,将血液样本保存于温度为18~25℃的环境中, 避免冷藏及冷冻;血液样本在采集24 h内送入实验室当中检验, 所有检验步骤均严格遵守T-SPOT.TB试剂盒的操作规范开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统计T-SPOT.TB检验与PPD试验的活动性肺结核阳性率。①T-SPOT.TB检验阳性判定:检验后发现, 阴性对照孔显色点数≤6个, 且检测孔的显色点数和阴性对照孔的显色点数之差≥6个。T-SPOT.TB检验阴性判定:检验后, 阴性对照孔显色点数>6个, 检测孔的显色点数较阴性对照孔显色点数大2倍。②PPD试验阴性判定:皮肤硬结纵径和皮肤硬结横径之和除2所获得的值<5.0 mm。PPD试验弱阳性判定:纵径和横径之和除2的值为5.0~9.0 mm。PPD试验强阳性判定:纵径和横径之和除2的值>20.0 mm, 或值<20.0 mm但有水泡与坏死表现存在于局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T-SPOT.TB检验中, 阳性患者68例, 阴性患者4例, 阳性率为94.44%。PPD试验中, 阳性患者56例, 阴性患者16例,阳性率为77.78%。T-SPOT.TB检验阳性率明显高于PPD试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全球较为严重的一项公共卫生问题即为结核病, 早期诊断与合理的治疗在疾病预后改善方面有关键性作用, 同时亦是对结核病播散进行控制的重要环节[3]。PPD试验、抗酸杆菌等为临床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诊断的传统措施, 其中结核菌素试验是疾病诊断的辅助方法, 但是检测中需要使用的纯蛋白衍生物为多种蛋白成分混合物, 极易受环境分枝杆菌与卡介苗影响, 进而降低其特异性, 目前临床常将该方式用于筛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抗酸杆菌检验有较高的漏诊率,且敏感性较低。由于临床中多数结核病患者不具有特异性症状表现, 加之未有典型影像学特征存在, 使得疾病诊断的难度提升[4-7]。

T-SPOT.TB检验主要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法对结核杆菌感染人员的特异性T细胞对结核病进行诊断的新措施,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T-SPOT.TB检验中, 阳性患者68例, 阴性患者4例, 阳性率为94.44%。PPD试验中, 阳性患者56例, 阴性患者16例, 阳性率为77.78%。T-SPOT.TB检验阳性率明显高于PPD试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采用T-SPOT.TB检验的辅助诊断价值较高, 可以帮助临床医务人员确定是否需要为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对疾病进行治疗。相关研究指出[5], 清除结核分枝杆菌后, 致敏T淋巴细胞可消失, 在此阶段开展T-SPOT.TB检测可以将患者机体当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是否清除进行清楚的反映, 以此判定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该项检验措施可以为无典型临床症状患者或者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病情开展诊断, 且具备耗时短的优势[8-10]。

总之, T-SPOT.TB检验作为临床中对结核感染进行检测的新型免疫学方法, 其将结核检测的阳性率提升, 可以将其用作早期诊断结核病的辅助措施, 值得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1] 陆小艳, 杨艺, 杨丹.T-SPOT.TB联合血浆细胞因子检测在活动性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21):41-44.

[2] 陈定强, 杨羚, 向波.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活动性结核诊断中的效果.实用医学杂志, 2017, 33(5):789-793.

[3] 施宇佳, 曹琦, 毛正道, 等.T细胞斑点试验在活动性结核病与潜伏性结核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江苏医药, 2015, 41(15):1798-1800.

[4] 卫卫, 肖和平, 李红, 等.两种γ-干扰素释放试验方法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中国防痨杂志, 2015, 37(7):768-773.

[5] 杨新婷, 郭超, 梁清涛, 等.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检测对老年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中国防痨杂志, 2015, 37(7):240-244.

[6] 程利.T-SPOT.TB检验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中国医药科学, 2016(1):220-222.

[7] 张艳霞.探究T-SPOT.TB检验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当代医学, 2017, 23(26):114-115.

[8] 朱太平.T-SPOT.TB检测在活动性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浙江大学, 2014.

[9] 于永敏, 任鹏飞, 陈裕.T-SPOT.TB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应用价值.医药论坛杂志, 2014(7):106-107.

[10] 霍霏霏.评价T-SPOT.TB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应用价值研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9.

猜你喜欢
活动性结核结核病
南京地区2017—2020年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变中求恒 稳中求胜——中考金属活动性顺序大揭秘
Is right lobe liver graft without main right hepatic vein suitable for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金属活动性应用举例
超声内镜在食管结核诊断中的9 例应用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