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转血矛线虫

2018-01-18 12:24韩宝颖朱东起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虫体线虫贫血

韩宝颖 朱东起

(新疆博州温泉县畜牧兽医站833500)

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反刍兽第四胃和小肠的毛圆科线虫,属于血矛线虫属。捻转血矛线虫致病力强,可以这样说,反刍兽毛圆线虫病主要是血矛线虫病。血矛线虫属捻转血矛线虫虫体呈毛发状,因吸血而现谈红色。表皮上有横纹和纵嵴。颈乳突显著。头端尖细,口囊小,内有一称背矛的角质齿。雄虫长15~19mm,交合伞有由细长的肋支持着的长侧叶和偏于左侧的由一个 “Y”形背肋支持着的小背叶。交合刺长0.36~0.5mm末端有小钩。雌虫长27~30mm,因白色生殖器官环绕于红色含血的肠道周围,形成红白线条相间的外观,故称捻转血矛线虫。

1 捻转血矛线虫特点

捻转血矛线虫产卵多,其中免疫反应这一重要因素可以使雌虫产卵数发生变化。温度、湿度和氧气是虫卵发育所需要的外界条件。草场上 (氧气一般不成问题)温度和湿度常有变化,从而影响虫卵和幼虫发育,影响感染性幼虫活动和存活期,自然也就影响宿主的感染数量,和牛、羊胃肠道线虫数量的季节性变动。幼虫一般都在土壤和牛羊粪里。环境不利时,幼虫在土壤中保护自己。条件合适时,幼虫从牛、羊粪或土壤中爬到牧草上,这就是感染性幼虫的背地性和向光性,幼虫存活时间和土壤的庇护有直接关系。据观察,低地牧场的幼虫数量在放牧结束时达最高,对幼虫数量的影响,牧场的小气候比大气候更重要。在山地牧场,幼虫数量在夏季逐渐增加,八月份最高,冬季低温抑制或延迟幼虫孵化,故牧草上几乎没有幼虫。据甘肃地区的调查 (1959~1960),绵羊的奥斯特属、毛圆属、夏伯特属、细颈属、似细颈属、食道口属、血矛属和网尼属等9个属的线虫在各种不同类型的草原上的季节动态为:春季高潮开始于3月或4~5月,4~6月达最高峰,7月后下降;有时在秋季 (8~10月)出现小高峰。各属线虫在冬季均为低潮。当年羔羊的高潮期均在7~8月间 (网尾属除外),冬季发病率较少。

在春季出现高峰期,有的专家认为是牧草上的幼虫引起,也有的认为是羊真胃黏膜内休眠越冬的幼虫。后者幼虫通过消化道到达羊体内,由于秋冬饲养管理与环境条件,机体免疫力强抑制了幼虫发育,但当春季环境变化,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幼虫便开始发育,春季出现高峰期。

捻转血矛线虫吸血导致羊贫血和衰弱。据实验,2000条虫体寄生在真胃黏膜时,每天吸血可达30ml,尚未将虫体离开后流失的血液计算在内。对羔羊的致病作用和羊机体状况有关,一些羊发生贫血后可以自愈,一些羊引起致死性的进行性贫血,一些羊不造成严重影响。贫血的发展过程初期为出血刺激引起的红细胞增多,之后出现再生,有大小不均的红细胞是多染色性,有jolly氏体,有带斑点的嗜碱性细胞,最后出现变性型,如异形红细胞,也还有斑点的嗜碱性细胞;后一种情况反映造血器官耗竭的开始。贫血引起的循环失调和营养障碍还可以导致肝脏中心静脉周围的坏死和肝细胞的脂肪变性,有时伴发铁缺乏。

临床症状及剖解变化:一般以年轻羊突然死亡为特征。死羊高度贫血,结膜苍白,下颌间和下腹部水肿,病程较长的下痢与便秘交替。解剖时血液稀薄,真胃表面有明显的成片头发丝细的粉红色线虫,腹腔积水。

2 诊断治疗及预防

2.1 诊断

通过解剖和临床症状综合分析。真胃内虫体检查可用浮集法。

2.2 治疗

可用噻咪唑,左旋味唑,敌百虫或酚噻嗪等。

2.3 预防

(1)冬季寒冷的地区可采取冬季驱虫办法,早晨放牧前给羊喂驱虫药,然后放牧,排出来的虫、卵会被冻死,防止重复感染; (2)在南方冬季不冷的地方春秋季节各进行一次驱虫即可;(3)避开幼虫活动的时间放牧,低湿地、雨后不适合放牧; (4)饮干净的流水或井水,禁止饮低洼地积水、死水。

3 讨论

2016年8月初,在温泉县查干屯格乡夏草场,爆发羊的捻转血矛线虫,死亡羊只达70多只,自治区兽医总站派兽医专家来调查,在夏草场5个羊群中,对5只死羊进行解剖,在每只羊的真胃内壁上都发现大量粉红色头发丝细的线虫,用浮集法收集大量线虫,经镜检确认是捻转血矛线虫。爆发捻转血矛线虫的原因就是这年的7、8月雨水较多,当时的气温、湿度、氧气适合幼虫发育,这是捻转血矛线虫爆发的主要原因。

猜你喜欢
虫体线虫贫血
夏季蔬菜换茬期线虫防治要注意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基于培养池阵列微流控芯片的单线虫并行分离条件考察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如何选购冬虫夏草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
我国松树体内线虫种类及其分布
儿童阑尾蛲虫感染病理诊断1例
朝鲜孢囊线虫——浙江省孢囊线虫新记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