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冠心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心得

2018-01-18 14:34张桂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6期
关键词:利钠人脑尿量

张桂新

冠心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情严重, 治疗关键在于神经体液长期过度激活的有效抑制, 并预防心室重构。重组人脑利钠肽具有利尿、扩血管、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等作用, 可延缓心力衰竭进程, 维持心脏代偿。本研究探讨了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冠心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护理心得,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30例。对照组男20例, 女 10例;年龄56~77岁,平均年龄(65.21±3.93)岁。观察组男19例, 女 11例;年龄56~79岁, 平均年龄(65.45±4.5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 负荷剂量 1.5 μg/kg静脉推注 , 后以 0.0075 μg/(kg·min)持续 48 h 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面护理, 具体为:①用药准备。用药前和患者沟通, 明确药物作用机制、副作用, 做好应急预案, 备好多巴胺、血氧监护和复苏抢救准备。选择粗直血管保留静脉套管针, 维持静脉通畅, 避免和其他药物共同输注。②用药过程监护。持续进行心电和血压监护, 近路进出量。指导患者选择舒适体位, 避免快速改变体位。若出现低血压、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刻通知医生,停止用药。输注过程通过注射泵输入, 确保用量精确和给药速度稳定。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 分值越低效果越好]、疾病认知水平(满分100分, 分值越高效果越好)、重组人脑利钠肽机制认知(满分100分, 分值越高效果越好)、治疗配合程度(满分100分, 分值越高效果越好)、冠心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转归情况[优:生命体征稳定, 症状消失;良:病情趋于稳定, 需继续监护;差:治疗无效或死亡[1], 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干预前后尿量、呼吸困难评分(0~4分, 分值越高越严重[2])、BNP和左室射血分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程度、疾病认知水平、重组人脑利钠肽机制认知、治疗配合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疾病认知水平、重组人脑利钠肽机制认知、治疗配合程度分别为(31.11±0.15)、(94.13±1.53)、(94.03±6.83)、(94.44±6.24)分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5.21±1.91)、(75.62±1.01)、(82.12±3.57)、(82.13±3.52)分 ,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两组患者冠心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转归情况比较 对照组优14例, 良7例, 差9例, 优良率为70.00%;观察组优23例, 良 6例, 差 1例, 优良率为96.67%。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头晕3例、恶心3例、低血压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恶心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干预前后两组尿量、呼吸困难评分、BNP和左室射血分数比较 干预前, 对照组尿量、呼吸困难评分、BNP、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1212.30±230.25)ml/d、(3.54±0.56)分、(482.73±50.65)μg/L、(31.30±0.25)%, 观察组尿量、呼吸困难评分、BNP、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1212.13±230.21)ml/d、(3.51±0.56)分、(482.71±50.24)μg/L、(31.24±0.28)%, 干 预前两组尿量、呼吸困难评分、BNP、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尿量、呼吸困难评分、BNP、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2541.78±430.32)ml/d、(0.21±0.12)分、(212.25±10.61)μg/L 、(54.78±0.32)%, 均优于对照组的 (2122.29±250.69)ml/d、(1.92±0.25)分、(313.14±20.62)μg/L 、(44.29±0.69)%,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有效扩张肾脏和心脏血管, 有利尿排钠作用, 可对循环神经激素过度激活进行作用, 降低血压和增加尿量, 对于冠心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有良好改善作用[3-5]。但重组人脑利钠肽应用过程对配药要求精确, 需充分了解药代动力学并做好相关应急准备。在用药过程加强监护, 及时发现不良现象并给予有效处理 , 以确保用药安全[6-10]。

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疾病认知水平、重组人脑利钠肽机制认知、治疗配合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尿量、呼吸困难评分、BNP、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尿量、呼吸困难评分、BNP、左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冠心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 辅以全面护理, 可缓解不良情绪, 提高疾病认知和用药认知, 提升配合度, 更好规避不良反应, 改善病情和心功能。

[1]梁海青, 郭牧, 张云强, 等.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硝普钠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5, 17(8):801-804.

[2]郑振达, 成彩联, 曲彩虹, 等.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2015, 34(11):1231-1234.

[3] 王凤, 解朝永, 王红艳.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中国药房, 2016, 27(29):4120-4123.

[4]储毓舜, 孙婧, 张梅, 等.托伐普坦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实用医学杂志, 2015, 31(24):4126-4128.

[5]廖佳芬, 孔彬, 王磊, 等.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中国人群急性心衰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 36(3):477-482.

[6] 葛慧娟.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中国老年学, 2016, 36(3):602-604.

[7] 隋韶光, 孙雷, 刘宇飞, 等.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中国药房, 2016, 27(29):4136-4138.

[8] 周谦.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 , 2012, 27(13):1190-1192.

[9]王晓昕, 王英, 王美娜, 等.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冠心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10):908-909.

[10] 欧尽南.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中医药导报 , 2009, 15(4):80-81.

猜你喜欢
利钠人脑尿量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人脑拥有独特的纹路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让人脑洞大开的绘画方式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让人脑洞大开的建筑
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A、B及C型利钠肽原与超声心动图和心功能对比分析构建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