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谋乡村振兴 近克脱贫攻坚
——浅析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透出的“三农”发展新希望

2018-01-18 15:30
甘肃农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三农攻坚党组织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园艺工作站,甘肃 定西 743000)

党的十九大对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概括起来就是实施一大战略,打赢一场战役。“一大战略”就是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一大战役”就是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指出“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贫困县(区)基本上都具有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地域广阔、农民占比较高、贫困程度较深的共同特性,通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要坚持一手致力脱贫攻坚,用2~3年时间完成现行标准下贫困县(区)、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摘帽任务;一手加快转型升级,用20~30年时间走出一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为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迈进埋头苦干。

一、深刻领会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其依据主要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社会化程度低;生态环境状况不尽如人意,环境卫生整治压力较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有很大不足,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的任务十分繁重;农村社会治理信息化、法治化水平较低,手段相对缺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而繁重。基于这些问题,十九大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内涵是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经济方面,过去叫做生产发展,主要关注的是农业生产;现在讲产业兴旺,指出农村的产业方向不光是发展农业,还有基于农业的各种新产业、新业态,核心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生态方面,过去叫做村容整洁,强调不要到处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就行了;现在讲生态宜居,就是要让整个乡村融入绿水青山当中,融入田园当中,能够让人们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到干净的水、看到纯净的蓝天,把农村建设成为我们祖祖辈辈的宜居家园,这比过去要求高了很多。文化方面,乡风文明的要求十多年来没有改变,但在这个方面确实还有很大差距,还需要下很大力气、花很大功夫,特别是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要求,应该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方面,过去叫做管理民主;现在讲治理有效,差别在于从强调政府的管理职能向强调全社会参与的治理格局转变,根本在于提高农村社会治理的法治化、信息化水平,法治化重在弘扬法治精神,信息化重在加大投入。民生方面,过去讲生活宽裕,也就是解决温饱向初级型小康迈进;现在讲生活富裕,是着眼于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要求,去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 363元,这是提出这个目标要求的依据所在,当然生活富裕必须以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为前提条件。

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

党的十九大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把握。一要坚持精准思维,强调好钢用在刀刃上;二要落实责任制,强调“五级书记一起抓”,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三要注重精神扶贫,强调扶贫要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四要实施东西协作,强调发达地区帮扶的重要性;五要明确总体目标,强调时间节点是2020年;六要确保脱贫质量,强调要脱真贫、真脱贫。

在抓扶贫抓脱贫的具体工作中,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入手。一要带着问题抓脱贫。二要带着“账本”抓脱贫,这个“账本”就是时间账、任务账。三要带着办法抓脱贫。四要带着感情抓脱贫,基层干部的作风状况,体现其对于“三农”工作的感情,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至关重要,要坚持正面激励与追责问责并重,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特别是要重视对基层干部的心理疏导、情感鼓励、容错纠错,通过正面激励激发担当精神,锤炼严实作风,只有基层干部的作风好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落实好工作任务。

三、农村“三变”改革为抓脱贫谋振兴带来了政策机遇

目前正在开展的农村“三变”改革,可以说是我们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重大举措,也为我们攻克脱贫攻坚难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抓手,抓好这项工作,有利于解决好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分”得彻底、“统”得不够的矛盾,从而把农村分散的资源、资金和农民统筹起来。这有利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贫困群众有股可入、有事可做、有利可获;有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也有利于引领农村综合改革,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抓好这项工作,要把握好基本内容和要求,就是把资源变资产,让长期沉睡的资源活起来;把资金变股金,让不同渠道的资金用起来;把农民变股东,让分散经营的农民合起来。这项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四、加强党的建设是抓脱贫谋振兴的组织保证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根本靠人。一方面,要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一批懂市场、懂经济、懂法治的新型农民;这两个方面归结起来要靠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来保障。为此,研究提出了抓党建、促脱贫、谋振兴的“十大任务”,即: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推行“支部+”工作模式、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方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作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强化基层基础保障、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特别是要着眼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脱贫攻坚工作大局,通过推行支部(村委)带头人率先抓产业,产业带头人优先进支部(村委)的办法,压实村级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的主体责任,并探索在贫困村专门选配抓产业的专职副书记或主任助理,以打破贫困村产业发展滞后局面。同时,可以探索设立扶贫产业园党组织,通过党组织将原来的部分行政村党组织和易地搬迁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方面力量统筹起来,形成政治龙头引领、市场龙头驱动、合力抱团发展的良好局面。笔者相信,只要我们持续推进这“十大任务”落实,就一定会把各级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真抓而不是空想,实干而不是空喊,全局上下拧成一股绳,为致力脱贫攻坚、加快转型升级、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猜你喜欢
三农攻坚党组织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清华党组织公开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